選單

《看人的藝術》—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本文字數3868,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看人的藝術》。

山姆·高斯林(Sam Gosling)美國心理學會(APA)青年心理學家年度傑出貢獻獎得主、柏克萊大學心理博士、得克薩斯大學心理學副教授。他的首部著作被知名科學雜誌New Sci entist選為年度好書,受到廣大報紙、廣播、電視等一流媒體的好評。高斯林博士的研究領域為性格差異,以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形塑對他人的印象。首次創造的“房間研究”,由整體環境、擺放物品的特點精準判斷物品主人的性格,被廣大媒體讚譽為“觀察教父”,受到廣大報紙、廣播、電視等一眾媒體的好評。

本書是作者在觀察了數以千計的房間和個人網站後總結出來的房間研究成果。所謂房間研究,就是透過觀察整體環境、擺放物品的特點等精準判斷物品主人的性格。

1

面對陌生人,如何瞭解對方

我們面對陌生人,是不是認識時間足夠長,自然就瞭解了呢?不一定吧,那既不是認識時間長短決定的,也不是話多話少決定的,那最關鍵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項專業的研究證明,瞭解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在於瞭解這個人的身份。心理學家把這裡的身份解釋成“自我的內在故事”。簡單說,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解釋。這包含了這個人的價值觀和豐富的性格特徵。要完成了解別人的任務,你就要想辦法知道對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那就是去觀察他的物品。作者給具有觀察價值的物品做了分類,分別是身份標籤、情感調節器和行為痕跡。

身份是一個人性格的核心,代表了他看待自己的方式,那麼可以展示身份的物品都可以稱為這個人的身份標籤,比如,海報、榮譽證書、照片、T 恤等等。身份標籤怎麼用?

比如,圖片。泛指照片、海報、裝飾畫或者電腦桌布等。外向型的人容易被其他人吸引,所以他們更偏愛人物類圖片,尤其是人物神態動作都更活潑、開放型的圖片;內向的人就很少擺放人物像,他們通常會選擇一些風景畫或者靜物畫,即使他們會擺放人物畫,畫像的主角通常也是鎮定的、平靜的。

第二,情感調節器,就是那種讓人產生回憶的事物,比如紀念照、婚戒或是信件等。據調查,美國8%的成年人都會在辦公室的桌子上或者錢包裡放上親人的照片或者紀念品。

在一項關於照片的心理學實驗中,研究人員讓一組參與者準備一張朋友的照片,讓另一組參與者準備一張自己喜愛的明星照片。參與者要看著照片,向研究人員生動描述他們遭到他人拒絕的一段經歷。看著明星照片的人和一般人一樣,感到情緒低落,但那些看著朋友照片的人卻沒有受到影響。經過一系列更深度的研究後,心理學家得出結論:情感調節器類的東西能夠抑制孤獨,有益健康和提高生產效率。

第三,行為痕跡。行為痕跡是最好的觀察物件之一,它是人們在做了某些事情之後留下來的痕跡,比如廚房裡的油漬。有一個經驗豐富的汽車維修師就曾發現,那些容易焦慮、害怕的人比鎮定放鬆的人更容易磨損剎車片,因為焦慮的人遇到一點點狀況都會忍不住去踩剎車。哪裡能獲得大量的行為痕跡呢?

在垃圾裡。揉成團的購物單和商店收據,能讓你知道一個人的喜好和消費情況;空藥瓶能表現出一個人的身體是不是患有某些疾病;幾張寫廢的信紙,能讓你瞭解到他的人際關係或者他在想什麼。垃圾證明了已經被使用的過去,而且因為是垃圾,丟垃圾的人不會太在意,也就沒有偽裝的動機。

2

進入陌生人的生活場景瞭解對方

單純觀察物品已經讓你對目標物件有了一定的瞭解,如果你獲得了一次走進對方家裡或者辦公室的機會,還能從哪裡獲得更多資訊呢?

1、觀察房間的整體氣氛

在一個關於員工舒適度和投入度的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在舒適環境中工作的員工會更加投入,對公司的盈利做出的貢獻也越大。而這裡的“舒適”,並不僅僅是指物質條件,人為營造的心理環境比實用性更重要。

比如,一個在辦公環境上花費更多心思的員工,給自己的辦公室放一束鮮花或者幾個擺設,這些東西和工作可能沒直接關係,但是卻能讓他比普通員工更加熱愛工作,也更能投入工作。這說明什麼?那些看上去沒有實用功能的裝飾,或者我們自以為隨意擺放的物品,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體現。物品和空間的互動形成了一個房間的整體氣氛,它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訴求,也能表達主人的性格特徵。

2、物品的擺放位置

作者去朋友麗莎家做客,房間裡的擺設和物品表示,麗莎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文藝女青年。但作者發現,麗莎明明有很多書,卻只有一本被單獨放在一個小平臺上,這本書就是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內容大概是記錄了海明威在巴黎當記者時的生活。能看得出來,它不是遺留在那裡的,而是故意放在那裡的。這種鄭重的感覺說明,這本書對於麗莎來說非常重要,肯定有一些特別的含義。

原來這本書是麗莎的前男友推薦給她的,麗莎閱讀了這本書覺得非常喜歡,當她得知海明威在巴黎生活的時候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記者,她就更感到這本書非常有意義了:一個未來在文學上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的大作家,也曾經歷過默默無聞的時間,這是她覺得最受鼓舞的地方。

這是一個重要的資訊,作者從文藝女青年的外表下挖掘出了她更深層次的價值觀。麗莎從海明威的書中受到了鼓勵,意識到卓越的成就即使在早期得不到認可,但是最終一定會受到世界的稱讚和獎賞,即使作者已經死去了,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有意義的。

那如果我根本沒有機會走進一個人的房間,那房間觀察術是不是就沒有用了呢?虛擬環境也可以觀察一個人。

比如,透過《流動的盛宴》這本書擺放位置的不同,作者發現了她更深層次的價值觀,但如果你沒有去過麗莎的房間,是不是就無法發現她在這方面的性格了呢?作者在後來和麗莎發電子郵件通訊時發現,麗莎在電子郵件的末尾簽名處,引用了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這句話是“偉大的精神總是受到平庸之人的強烈反抗。當人們不再輕率地相信世俗的偏見,而是誠實勇敢地使用他們的智慧時,後者是不能理解的”。

這個引語與對海明威的敬佩之情是相呼應的。而且在麗莎的個人主頁作者還看到,她的空間名稱不僅僅是“麗莎”,而是“麗莎是一個很重要的人”,所有這些表現都在呼應麗莎的價值觀:她很在意自己對世界創造的價值,知道在一個時間段裡,世俗意義上的成敗評價並不能對將來的價值做出準確定位,即使現在默默無聞,以後也一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3

如何避免誤導觀察的因素

有觀察就會有反觀察,會不會有人故意利用剛才說到的觀察重點製造虛假資訊,反向影響別人對他的判斷呢?答案是,有可能。在之前說的三類物品中,身份標籤最有欺騙潛能。比如,有一些人希望讓客人覺得自己愛乾淨並且品格高尚,也能透過臨時大掃除讓本來連落腳地都沒有的屋子瞬間變乾淨。

那如何才能識破這些偽裝呢?就拿想假裝愛乾淨來說,突擊打掃衛生最多能呈現出一個收拾過的房間,開啟他的衣櫃,也許衣服會多到直接掉下來。去別人的辦公室做客,如果你只是乖乖坐在桌子前一動不動,那當然只能看見一張整潔的桌面,但如果稍微低頭一看,或許就會發現桌子下面雜亂的充電線和各種落灰的快遞盒。你還可以在身份標籤之外,多觀察對方的行為痕跡,行為痕跡是很難偽裝的。比如,收集整理大量書籍,需要費好幾年的時間。

當然,你還要記得整合多方資訊。當你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熱愛運動,你要收集大量支撐這個觀點的資訊。比如,他有健身房的年卡,並且有持續使用的記錄;他的書架上有科學運動相關的書籍;他的運動裝備有使用並且保養過的痕跡;他的微信簽名是“運動讓生活更美好”,總之,資訊之間必須相互支援。另外,下意識的反應也是觀察一個人的大好機會,因為真實的個人資訊和性格往往不受控制,會自動展現出來。

作者做了一個實驗,他和同事們隨機選擇了一些個人網頁,比如部落格、臉書主頁等,然後聯絡了網頁的主人,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加入研究。願意參加的人要回答兩個問題,一個是你們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另一個是你們希望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接下來,研究人員像觀察現實環境一樣,對網站進行觀察和分析,比如研究釋出在網上的照片、轉載的文章或者釋出的心情動態等。一般來說,虛擬空間是塑造完美自己的好地方,我完全可以隨心所欲把自己化妝成任何我想成為的人,但實驗結果證明,觀察結果與人們的自我評價更接近。

而且,即使有人想在網路上把自己偽裝成理想的狀態其實也是很難的,道理和在現實世界裡觀察房間是一樣的。說完了別人可能用偽裝迷惑你,你還要小心,有時候你自己的常識也會跟你作對。當我們遇到資訊不足的時候,常識會幫我們把沒有獲得的資訊都補足。

比方說地圖炮。在一項針對31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生活節奏快慢的調查中,排名第一的是瑞士,排名最後的是墨西哥。與生活節奏相關的有很多其他特徵,比如,生活節奏越快,這個國家的人吸菸率也較高。如果你的兩個同事分別來自於瑞士和墨西哥,你當然有理由相信,這兩個人對於時間的概念是不同的,你甚至還能判斷瑞士人更可能會是煙鬼。但當你落實到對個體的判斷時,你就會發現,那個瑞士同事並不抽菸,墨西哥同事反而煙癮很重。地圖炮之所以討厭,就是因為以偏概全,用固有的常識評判了所有人。

那常識是錯的嗎?當然不是,常識也是透過無數經驗和個體特徵總結出來的結論,只不過它不能覆蓋所有個體。你應該把常識當成是一個大機率的結論,但即使是九成以上的機率,也總有一成的特殊情況。成功運用常識的關鍵在於,把常識當成是一種有效的假設,一旦得到其他資訊,便可以丟棄這些傳統的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