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今天想講一個挺讓人難受的話題:

為什麼大人總是聽不到孩子的哭聲?

起因是一則看著讓人心碎的影片:

河南一個 10 歲女孩的狗被賣了。10 元錢。奶奶擔心狗咬人,控制不住。

這條影片在網上刷屏,完全是因為女孩的崩潰哭聲。

能看到她用盡了全力要留下狗。

捶奶奶表示不滿。

把錢扔還給狗販子。

當一切不可阻止時,她坐在地上大哭。

這條狗陪了她 2 年,也許是她親密的朋友。

也許剛剛的離別,是她過往 10 年的人生裡,經歷的最悲傷的離別之一。

今天我就想講講這份傷痛。

女孩的哭聲,就像一把鉤子,把那些有過同樣童年經歷人的委屈和失望,全鉤出來了。

幾千條評論裡,人們回憶起自己 7 歲養的狗,5 歲養的烏龜,和 12 歲養的貓。

它們都被家長強制性地送走,或被其他方式處理。

這就是一場被強加的永別。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當眼淚堆積在一起時,才會讓人深刻體會到:

即使當初的小孩長成了大人,

眼淚也沒被遺忘。

相信你也和我一樣,一直有個疑問:

大人為什麼假裝聽不到孩子的哭聲呢?

還是他們真的聽不到?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如果孩子有最討厭的成人用語,下面這些話應該是 top 10 :

“我是為你好”

“你考那點分數有資格養嗎?”

還有一種常用的安撫方式:

“你會忘的。”

孩子的喜好是不被信任的,往往被歸為:

一時興起。

我想起電視劇《父母愛情》裡,女主安傑是個尊重孩子意志的母親。

但面對孩子痴迷養狗的行為,還是無法理解,

“不就是兩隻狗嗎?

過兩天就忘了?”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兒子堅定地迴應:

“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這句話就像“狠話”,用了“一輩子”,但往往被當作“笑話”,

不可信。

我聽過一句挺刺痛的話:

大人和孩子的悲歡,常常並不相通。

你應該也看過最近被熱議的一位撕兒子漫畫書的媽媽。

她用幾百字詳細記述了過程,就像一次普通的親子日常分享。

但這些日子在網路瘋傳,人們的留言裡,有悲傷、有憤怒、有難過。

有幾個細節我很難忘記:

她明明知道孩子被情節吸引,但她不允許。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她開始是藏書,沒藏住,接著是撕。

撕的理由,她自己說是,

“借題發揮吧。”

孩子考試考了 A ,但有兩個錯誤。她生氣,惱怒,一把抓住那本漫畫《阿衰》,開始撕。

“孩子追著不讓我撕,我就撕的粉碎有一部分扔到垃圾桶,

有一部分直接扔到馬桶裡沖走了。”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然後就是孩子的哭聲。

一直哭,哭到晚上寫作業。

她說,聽到哭聲後悔了。她允諾孩子,重新買兩本《阿衰》。

但她違約了。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最後的結局是,

“孩子再也沒提過。”

一切都在沉默中結束了。可很多人還是被這份沉默刺痛:

這無異於對孩子的一場小型暴力。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我搜了搜這個媽媽和孩子的其他互動。分享裡基本都是孩子,她關注著孩子喜歡的校車,記錄孩子寫的作文,很用心。

她說,“永遠理解(孩子)”。

她也說,“不要根據大人的想法去隨便批判。”

孩子感受到理解了嗎?

我看到她分享的一篇作文,也許她還是認為這是一個普通的日常吧。

來自她的兒子,是一封絕交信:

“媽媽,你聽我說。

我現在,已經想好了我和你絕交。

我一直都想報復你。”

“你是一個好的,也是個壞的。”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孩子的眼睛能識別悲傷,

孩子的眼睛也能識別謊言。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所以今天我必須說,無論大人的出發點是什麼,

孩子承受的痛苦,都被嚴重低估了。

這是我見過最殘忍的一場哭泣,來自日本一檔綜藝節目《news every》裡。

36 個孩子被安排養 2 只小豬幼崽。

一開始大家都嫌棄,豬好臭,又醜。

但時間培育出親密和信任,

他們愛上了小豬,當作親密的夥伴

,給它們洗澡、餵飯,最愛的,就是去籠子裡給它們梳毛。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他們還給小豬起了好聽的名字:

“彩奈”和“戶松”。

但誰也沒預料到——

這是一場成人的預謀。

5 個月後,“彩奈”和“戶松”將被送往屠宰場,在孩子們的目送下。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我至今還沒明白這項安排的意義。

有人說,是為了教會孩子珍惜食物。“彩奈”和“戶松”最後作為豬排,又回到了孩子的餐桌。有人說,是為了讓孩子提早認識世界的殘酷。

但我想沒有一專案的,能夠忽略掉孩子們經歷的噩夢般的悲傷。

他們捂著眼睛哭,不敢看。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他們抱在一起哭,捂著耳朵哭,不敢聽。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他們絕望地癱在“彩奈”和“戶松”的住處,

被迫接受一場永別。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我想起另一場被迫接受的永別,同樣讓人心碎。

在英劇《良醫》裡,主人公是個患自閉症的小男孩。

能給他安慰的,是他的兔子。

他的爸爸討厭他怪,討厭他不像個正常孩子, 一把拽過兔子,扔在了牆上。

結局是,他的弟弟帶他,和兔子的屍體,

永遠離開了家。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弟弟告訴他,

“這一切都不會重演了。”

多年後,他成了一名醫生。應聘入職時,他平靜地講述那段永別的悲傷:

“那天,

雨的味道像冰淇淋一樣,

我的兔子在我眼前去了天堂。”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孩子什麼都記得。

那天雨的味道,那天刺骨的悲痛,

全都會被記住。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我還是想再問一遍那個問題:

大人是真的聽不到孩子的哭聲嗎?還是假裝聽不到?

我想給你看一段,我收藏夾裡一段捨不得刪的影片。

來自韓劇《請回答 1988 》。

一群衚衕裡的叔叔阿姨,最惦記的,是一個小孩子不再相信聖誕老人的失落。

他們開著嚴肅的討論會,費勁周折,在一個沒有雪的冬天,給一個 4 歲的孩子,堆了一個冰雕的雪人。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當第二天雪人因為下雨融化了,他們很難受,最擔心的是:

“珍珠會很失望吧?”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他們嚴肅地對待一個孩子的悲傷。

他們小心翼翼地珍視著一個孩子的情感。

最後我還想和你分享一個細節,來自那個撕掉漫畫書的媽媽。

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她的那篇日記,每一段開頭,

都是一個愛心。

總共 8 個愛心。

她的眼淚刷屏了,你卻假裝看不到

但我想多年後,他的兒子長大,回憶起那個時刻,

應該只記得心碎。

可是,

讓一個孩子免於心碎,

不該是一個成人世界最底線的善意嗎?

文章來源:

新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