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人生過滿,不如“少”點

人生過滿,不如“少”點

文字丨 大耳

文章首發丨推麼推

莫言說過:“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車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

人這一生,想要的東西很多,遺憾的也不在少數。

跟人拼房子大小,拼手裡的錢多少,拼孩子有多優秀,拼朋友圈認識誰。

隨著年齡越長越懂得,比來比去,人生拼得不過是一個“

”字。

少點慾望,少點攀比,少點計較,才會幸福,活好當下。

少點慾望

豐子愷說:“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人生如流水,終有盡頭,放不下的,只能苦了自己。

宮崎駿電影《千與千尋》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在慾望的趨勢下,千尋的父母在湯屋小鎮被美食誘惑,終日停不下來饕餮大餐,最終,變成了兩隻不會說話的肥豬。

控制不了慾望,就會被慾望主宰。

前段時間,幾個朋友坐到一起喝茶閒聊。

有人提議,不如每個人講一件最近特別值得高興的事情。

一時間,大家討論起來。

有人說,自己剛在市區繁華地段添置了大房子。

有人說,自己花了幾十萬買了款新車。

有人說,自己剛剛提了主管,工資漲了不少。

這時,朋友老何卻說:“我這幾天最高興的事兒,是我家樓下早餐攤的老闆每次都給我的煎餅果子裡多加一根香腸!”

擁有幸福感真的很難嗎?儼然不是!

慾望太滿,步子也就沉重。

房子再大,睡覺只需一張床;車子再貴,也只是代步工具;職務再高,只不過是一個稱謂。

正如伊索所說:“許多人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擁有的也失去了。”

孩提時,我們會為糖果多少而苦惱。

青年時,我們會為愛情真假而苦惱。

中年時,我們會為名利高低而苦惱。

老年時,我們會為健康與否而苦惱。

外在的滿足永遠無法填滿慾望的溝壑,內心的充實和豐盈才會讓生命永葆鮮活。

當你知道自己究竟為何而活時,也就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少點攀比

曾在一本書裡看到一段話:“不要掂量太重,你簡單了,世界才會簡單。”

深以為然。

朋友圈的肥媽是一個150多斤的中年婦女。

她是大家公認的走步達人,為了每天能登上朋友圈的微信運動封面,她每天至少都要走三萬步。

起初以為,肥媽是為了瘦身。

後來,她卻告訴我們,她就是享受登上封面被點讚的感覺。

好景不長,正當大家望洋興嘆她每天步數時,因為運動過量和骨質疏鬆,肥媽的膝關節出現問題,並做了手術。

運動是為了健康和快樂,但使其成為打敗別人的武器,難免會作繭自縛。

一個人最高階的活法,是做減法,放下虛榮的面子,才能成就豐盛的裡子。

動畫片《一禪小和尚》有句臺詞:“不必總去攀比角逐,你不爭自會有屬於你的世界。”

少點苛求的世界才廣闊,多點快樂的生活才平順。

有個僧侶向禪師參禪學道,始終不得要領,十分苦悶,決定去遊學。

禪師不解,問道:”為何學不到東西就走呢?“

僧侶說:“我雖刻苦努力,但仍是隻小麻雀,其他人卻早已成為大鵬鳥,展翅高飛了。”

禪師笑了笑說:“大鵬鳥又如何?難道可以擺脫苦和死嗎?“

僧侶不語,放下行囊繼續認真修行。

一山總比一山高,跟別人比,永遠無法平和地看待自己的境遇。

慾望少一點,腳步就輕盈。

知足多一點,清風自然來。

少點計較

知乎上有則話題:跟別人盲目較勁,是怎樣的感受?

有人答:像走進迷宮追敵人,本想打敗對方,卻把自己困住了。

人生如拼圖,計較太多,反倒失去樂趣,只需耐心拼到最後,才能看清全貌。

正如周國平所說:“浮生若夢,何妨就當它是夢,盡興地夢它一場?”

這輩子,最難能可貴的是放下計較,坦然快活地在世間走一遭,不留遺憾。

之前看到一則故事。

一位旅行者到某偏遠地區旅行,在村子裡看到一個人的衣服上打滿五顏六色的補丁。

旅行者很是不解,於是問明緣由。

對方卻說:“不要小瞧這些有顏色的補丁,每一個都代表著村子裡的人犯下的錯誤,我的存在就是讓他們銘記。”

旅行者繼續追問:“那為何你的腋窩下的補丁用的是並不顯眼的白色?”

此人回答道:”那是我的錯誤,我把它們放在我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讓它被遺忘。“

人世間,所有的煩惱皆來自錙銖必較。

與其放大別人的弱點和過錯,不如取人之長,容人之短。

一個人的幸福,並不不是得到的比別人多,而是計較的比別人少。

少些矛盾才會順遂,少些怨氣才擁有福氣。

林清玄說過:“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請少一點慾望,多一分自在。

請少一分糾結,多一分豁達。

請少一分算計,多一分圓滿。

人這一生,沒有絕對的完美,每一刻都值得珍惜。

作者簡介:大耳,媒體人,自由撰稿人,一個以筆為生的人,曾在多平臺發表過文章,堅信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