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要不要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幾天家長群裡討論一個事情,要不要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不要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不要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不要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家長,大多是以訓練孩子獨立能力為出發點,摔倒了要自己站起來,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是怎樣學習的?

孩子都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模仿身邊的人的做法言語來不斷學習的。

正因為這樣,才會有因為媽媽一直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麼孩子也會這樣說媽媽;

媽媽在我摔倒的時候不拉我起來,那媽媽也應該自己起來。。。 。。。

所以不管孩子有怎樣的表現,那也都是我們教的呀。

而人具有社會屬性,會尋求幫助的人,會過的更加輕鬆自在。

米歇爾·蘇利文在TED演講中曾說:

「尋求幫助,是一種能力,並不是弱點。」

當孩子向我們求助時,一味地數落和打擊,只會讓孩子失去向外界求助的能力,要走更多彎路。

懂得尋求幫助的孩子,內心會更加強大。

這些年很多青少年因為一點挫折,自殺,自暴自棄,如果他們在逆境時懂得去敞開心扉尋求父母的幫助,老師朋友的幫助,就不必自己一人苦苦支撐,到最後再也支撐不了了,也許就少了很多悲劇。

滄海鏡曾說:

「尋求幫助也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獨自一人是很難生存的。」

有些孩子看似獨立,看似懂事,萬事自己做,萬事不求人。但其實這樣的孩子遇到問題更容易被擊潰。

要知道,真正的獨立並不代表獨自死磕,而是能做的自己做,不能做到的要適度向外界求助。

只有懂得求助的孩子,才能在風雨路上走得更遠。

懂得求助的孩子,未來更優秀

喬布斯12歲時,要設計一個機械裝置,可是一直卡在一個環節上。無論他怎麼嘗試,都還是想不通。換做其他孩子,要麼放棄,要麼一直無效死磕。

可是喬布斯卻抓起了電話,打給了當時大名鼎鼎的矽谷之父,惠普公司的創始人,比爾·休特。萬萬沒想到,比爾·休特的電話竟然接通了。

要不要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喬布斯非常激動,立刻自我介紹,開門見山提出問題:

「你好,我叫喬布斯,我12歲,是個中學生。我想做一個頻率計數器,我就想問問你有沒有多餘的器件可以給我用?」

聽了這番話,54歲的比爾·休特很欣賞喬布斯,不僅耐心解答了喬布斯的問題,還給了他標準機械樣本,邀請喬布斯來公司裡實習。

就這樣,一個孩子,透過一個求助電話,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那一年暑假,喬布斯第一次親眼看見了惠普的生產線,第一次見識到了世界級工廠的樣子。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比爾·休特成了喬布斯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

要不要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美國神經心理學家路易斯·科佐利諾說:

「一個孩子的生存競爭力,不取決於他自己能夠做多少事,而取決於他能夠獲得多少人的幫助。」

善於求助的孩子,拿得起,放得下。

這樣的孩子很聰明,處理事情從不使用蠻力,懂得借力,能隨機應變。

所以往往能抓住更多的機會,也能變得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