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近6米高“真”衛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它是上海研製的初樣星

珠海航展上看“真”衛星,今年可是頭一遭。

正在舉辦的本屆珠海航展上,來自上海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將一顆身高近6米的真實衛星搬到了展會現場,一改往屆珠海航展只能看到衛星模型的展出模式,這成為珠海航展創辦以來展出的第一個衛星實物展品。

近6米高“真”衛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它是上海研製的初樣星

風雲三號E星的初樣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圖

這個身材高大的真傢伙,就是2021年7月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風雲三號E星的初樣星。風雲三號E星由八院抓總研製,是我國第二代低軌氣象衛星系列風雲三號的第5顆衛星,也是世界氣象衛星家族中的首顆晨昏軌道衛星。

世界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氣象衛星

低軌氣象衛星的首要任務,是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滿足時間和空間要求的全球觀測資料,提高預報時效和精度。

目前,歐美業務低軌氣象衛星觀測時間集中在上午10點、下午2點附近,與我國相同,每6小時觀測同化時間窗內全球總有2-3條軌道的衛星觀測空白區,無法提供全球覆蓋的初始觀測。

為滿足觀測需求,世界氣象組織在《2025年全球觀測系統展望》中提出了建立上午、下午和晨昏軌道3顆衛星組網觀測的概念。風雲三號E星的成功發射,彌補了衛星觀測軌道(早5:30和傍晚17:30)的缺憾及觀測資料的不足。

八院透露,風雲三號E星在軌測試工作已於7月23日正式開始,預計2021年底完成衛星系統測試工作並交付使用。目前,風雲三號E星已與風雲三號C星和D星組網執行,我國也因此成為國際上唯一同時擁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條軌道氣象衛星組網觀測能力的國家。

近6米高“真”衛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它是上海研製的初樣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圖

國內首次實現全能譜太陽觀測

太陽輻射是地表能量的來源,是驅動天氣、氣候形成和演變的基本動力。隨著全球氣候演變,太陽輻射的變化特徵以及可能產生的氣候效應也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

為充分利用晨昏軌道可以長時間連續觀測太陽的優勢,此次風雲三號E星還裝載了太陽輻照度光譜儀、太陽X-EUV成像儀、太陽輻射監測儀(國際比對型)等3臺不同載荷開展太陽觀測,分別從光譜、成像、輻射總量等不同方面對太陽進行全方位同步觀測,將為科學家理解地球氣候和天氣變化的原因和驅動力提供更加全面的資料。

其中,太陽輻照度光譜儀是E星新增的有效載荷,可透過紫外、可見和紅外3個通道,每日對太陽光譜輻照度進行測量,獲取太陽光譜輻照特徵,捕捉太陽活動對光譜輻照度的影響;太陽X-EUV成像儀利用太陽輻射的X射線波段和極紫外波段輻射,對太陽實現長期、連續、高時間分辨的全日面和低日冕成像觀測,獲取太陽高解析度影象,為更準確的空間天氣預報提供參考;太陽輻射監測儀透過監測太陽輻照度的變化,捕捉太陽活動訊號,相比上一代產品,新增瑞士DARA輻射計,首次實現了中外儀器在軌同步觀測。

在一個月前的9月2日,風雲三號E星首批高精度、多波段太陽影象已正式向外界釋出,展現了太陽大氣不同層次、不同位置的物理狀態,據此可以更好地監測和預報太陽的活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