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老師在課堂上,為何從不講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小孩?你看看小孩叫啥

小時候的故事總是篇幅短小,道理明確,小小的故事,卻包含了大大的道理,比如所說曹衝稱象,講述了一個天才少年的聰明才智;孔融四歲讓梨,則是在道德上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品格;學習《憫農》,更是明白了,勞作不易,要珍惜糧食。

老師在課堂上,為何從不講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小孩?你看看小孩叫啥

可是故事的後續卻鮮有人知,曹衝13歲就英年早逝,曹操因為天才兒子死了,怕今後沒人能治得了他的好友周不疑,於是將其也殺死;四歲讓梨的孔融,最後也被曹操以“欲圖不軌”、“招合徒眾”等罪名將其誅殺;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曾寫下“粒粒皆辛苦”的李紳,最後卻成為了一名魚肉百姓的貪官。

當年那些故事,我們終究只看到了開頭,沒看到結尾,甚至在學習的時候,老師也未曾向我們提及,後來這些人怎麼樣了,就算提及,也只是說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部分,比如說當年的孔融當了北海丞相;那個鑿壁偷光的小孩,靠知識改變了命運,當了大官……因此,我們也不知道,當年司馬光救小小孩的是誰,救了人之後,背後還獲得了什麼利益。

老師在課堂上,為何從不講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小孩?你看看小孩叫啥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出自《宋史》,內容大致為:司馬光七歲,就如同一個成年人一般,天賦異稟;一群孩子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人都嚇跑了,司馬光卻勇敢地抱起一塊大石頭,將水缸砸破,救下了落水之人。

這個小小的故事,講述了一個聰明好學,沉著冷靜的孩子,遇事不慌,有勇有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故事雖短,道理卻深刻,且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也教育了一群懵懂的孩子什麼是沉著冷靜,救人於危難之間。

老師在課堂上,為何從不講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小孩?你看看小孩叫啥

故事背後的故事,所救之人不簡單

但是,故事的背後卻沒提及被救的孩子是誰,長大後我們再次查閱資料才知道,被救的小孩叫做上官尚光,是司馬光小時候的玩伴,後來此人還成為了北宋著名的史學家,為了報答司馬光的恩情,他搬家到了城西龍堤南坡之後,還修建了一座“感恩亭”。

老師在課堂上,為何從不講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小孩?你看看小孩叫啥

不過在當時還有一個巧合的事情發生,那就在發生這件事情之後,司馬光的父親就升官了,之後更是做到了封疆大臣,很多人都推測,這和司馬光砸缸救人有關,父親也因此受益。不過,將這些後續的故事講出來的結果是什麼?那就是,不僅喧賓奪主,影響了課文字來要宣揚的思想,還加大了孩子對故事的理解難度。

老師從不講他的原因

老師之所以沒有說那個小孩是誰,其實就是,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主旨,文章想要給小孩子宣傳的就是見義勇為、沉著冷靜的良好道德品質,若是加上後來的故事,豈不是喧賓奪主,加大孩子的理解難度。

老師在課堂上,為何從不講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小孩?你看看小孩叫啥

其次,孩子還小,理解有限,分析能力有限,若是在故事的後面還要加上這些複雜的人際關係,孩子們也理解不了,甚至在理解的時候出現偏頗,說出來了也只會增加文章的篇幅。

還有一點,課堂時間有限,老師更應將這些寶貴的時間有用來強化主旨,比如說例句同類型的例子,讓孩子們更好地瞭解文章說了什麼,明白自己要是遇到同類型的事情該怎麼做,而並非花費課堂上寶貴的時間和經歷,來講述晦澀難懂,或者和文章主旨毫不相關的其他事宜。

老師在課堂上,為何從不講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小孩?你看看小孩叫啥

綜上所述,秉著對孩子負責的態度,老師更應該將正確的知識傳達到孩子的腦海中,而不是增加他們理解的難度。而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本是就有嚴密的邏輯,清晰的主旨,包含了深刻的道理,老師能夠將文章用孩子們能夠理解的語言講透就行。至於旁徵博引,也應該往和主旨相關的地方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