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孩子得不到玩具就躺地上,這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跟家庭教育有關

文/婷媽

4歲的小男孩寧寧跟著媽媽一起逛超市,看見奧特曼玩具,纏著媽媽要買。可是家裡已經有兩個同類玩具了,媽媽沒有同意。寧寧見哀求沒有效果,乾脆往地上一躺,開始哭起來。眼看著旁邊聚了一堆的人,媽媽感覺很沒面子,為了離開困境,只好答應買。

孩子得不到玩具就躺地上,這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跟家庭教育有關

5歲的小男孩浩浩在幼兒園動不動打小朋友,老師提醒他很多次了,他就是改不了這個毛病。老師仔細觀察發現,浩浩不是故意想打人,有時候只是想和小夥伴打一場招呼,就拍了一下小夥伴。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手法的輕重,小夥伴以為他在打人。

……

為什麼孩子們會產生這些不良行為?根本原因是缺乏自控力。

從3歲開始,孩子們進入早教機構、幼兒園、小學,慢慢地融入集體,開始學習獨立自理,可是,孩子們不能控制對玩具的佔有慾;不能控制自己的力度……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讓人省心,是難管教的“

調皮鬼

”。 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孩子的錯,是家長忽視了對孩子自控力的培養。

自控力是什麼?簡單說來,自控力是自我控制,抵禦外界誘惑及對自身行為習慣的控制能力。

孩子得不到玩具就躺地上,這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跟家庭教育有關

自控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放棄,另一個是忍耐。

舉個例子,當孩子面對兩個玩具時,如果需要他做出選擇,他就要放棄其中的一個,這就是自控力。

美國心理學家克萊爾·考普對自我控制這個概念的詮釋,他認為這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結構,反映了個體調節自己的行為,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相協調的能力。他認為自控力對孩子今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心理學界,許多研究成果都證實了克萊爾·考普的論斷。

1、孩子小學低年級時的學習成績和社交能力與自控力有密切的聯絡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兒期的自控力,跟小學低年級時的學習成績和社會交往能力密切關係:自控力強的孩子,更容易建立友誼和保持友誼;在學習和生活上會更加自覺; 老師對他們的評價也會更高。

2、具備自控力的孩子長大後,在學習、人際交往、性格上的表現較好

心理學家米歇爾等人透過一項長期跟蹤研究發現,4~5歲時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他們進入青春期後,在學習成績、人際交往、性格發展等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在考大學前的考試中的得分也會比較高。

孩子得不到玩具就躺地上,這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跟家庭教育有關

3、自控力與學習成績及在學校的行為密切相關

另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自控力與學習成績以及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密切相關。

自控力較弱的孩子,早期就會表現出許許多多問題,比如多動症、注意力缺陷、攻擊性行為等,往後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也比較容易誘發比如吸菸、酗酒、暴力、早戀等等問題。

但是,不得不說,自控力並不是天生的。

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而其中,2~7歲是培養孩子自控力的最佳時期。孩子在這段時間會經歷許多成長關鍵期,比如自主意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邏輯思維敏感期、人際關係敏感期等等。另外,孩子的生活軌跡發生了較大改變,之前可能一天到晚都呆在家人身邊,慢慢地,他要離開家人開始集體生活,會接觸老師、同學,開啟不一樣的一起生活和學習。

如果孩子在這一階段培養出超強的自控力,那麼他長大以後也一定有超強自控力,父母也會省心很多。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2-7歲期間不管不顧,任孩子自由發展,後續可能要面對一輩子為孩子操心的境況。

孩子得不到玩具就躺地上,這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跟家庭教育有關

作為孩子的父母,你是願意辛苦操心這幾年,還是操心勞累一輩子呢?

不用多說,從現在起開始行動吧!

(圖片來源於網路)

婷媽alan,10歲女寶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贊、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如果有育兒或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我們一起成長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