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豪擲 18 億元!董明珠“造車夢”迎關鍵一步,但標的為何是銀隆新能源?

豪擲 18 億元!董明珠“造車夢”迎關鍵一步,但標的為何是銀隆新能源?

董明珠將個人股份“捐”給格力,銀隆新能源值得嗎?

作者 | 潔萍

編輯 | 文靚

董明珠折戟於5年前的新能源造車路,如今終於得以繼續。

昨日午間,格力電器釋出公告稱,格力電器已競得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隆新能源”)30。47%股權,同時董明珠還將其持有的銀隆新能源17。46%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託格力電器行使,由此格力電器獲得銀隆新能源47。93%的表決權,銀隆新能源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

無獨有偶,就在隔一天,9月1日,雷軍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上宣佈,稱小米造車迎來關鍵性里程碑,目前小米汽車有限公司已正式完成工商註冊,註冊資本為100億元,雷軍任法定代表人。

兩位“老對手”再次狹路相逢,只不過不同於以往的“製造業or網際網路”之爭,如今二者則齊齊將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車賽道,均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試圖在這火熱的產業中分得一杯羹。

董明珠將個人股份“捐”給格力,銀隆新能源值得嗎?

事實上,早在格力今年多次大手筆回購股份時,市場就有聲音猜測,這是否在為其日後進一步控制銀隆新能源做準備。

在5年前2016年10月28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上,當時格力電器涉及到收購珠海銀隆的15條議案被否決,從投票結果來看,這15條被否議案的全部反對以及期權票數均來自中小投資者。

雖然隨後格力電器也對那次的珠海銀隆收購交易方案進行了調整,但最終這場收購還是由於調整後的交易方案未能獲得珠海銀隆股東會的審議透過,而宣告終止。

今年以來,格力電器表示為了進行股權激勵,維護股東、社會、員工的利益,更是耗費近240億元分三次回購了格力電器近4。2億股,格力的實際流通股比例由此也進一步降低。

豪擲 18 億元!董明珠“造車夢”迎關鍵一步,但標的為何是銀隆新能源?

早在2015年格力電器計劃收購珠海銀隆時,董明珠就曾直言,收購銀隆的真實意圖在於獲得銀隆的電池技術。在2016年的收購交易終止後,董明珠也並未放棄銀隆,而是以個人名義投資入股銀隆新能源,最終以17。46%的持股比例成為銀隆新能源第二大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12月30日,經營範圍為對新能源相關領域技術的研究開發;鋰離子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生產、銷售;混合動力、純電動車動力總成、電機、電源管理系統及相關領域的技術開發;汽車(不含小轎車)銷售。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隆新能源資產總額約為287。6億元,負債總額約為225。9億元。在去年,銀隆新能源實現營收約43。3億元,淨利潤約為-6。9億元。

相比於5年前格力電器計劃花費200多億元拿下銀隆100%股權的計劃,此次格力電器花費約18億元就拿下銀隆新能源的控股權,可謂是划算得多。

格力電器在8月31日的公告中表示,銀隆新能源是國內少有的形成了從鋰電池材料、鋰電池、模組/PACK動力總成、新能源整車、儲能系統裝置到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回收的閉合式迴圈產業鏈的綜合性新能源產業集團。

同時,格力電器稱,銀隆新能源還擁有安全效能行業領先的鈦酸鋰電池、全球排名前列的鈦酸鋰實際電池產能和國內排名靠前的磷酸鐵鋰實際電池產能。

但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統計分析,在2020年的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排名前20位中,並沒有銀隆新能源。

一電動汽車業內人士對則新智駕表示,目前電動車市場的主流電池產品是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用三元鋰是因為其能量密度高,但是成本也相對高些,化學反應更活躍,由此風險也會大一點。小車講究空間和造型,且冬季電池要考慮耐用,所以會傾向三元鋰電池;大車如卡車、巴士講究成本、安全,有固定的充電時間,更傾向磷酸鐵鋰電池,但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能激發磷酸鐵鋰的反應面積和活力,所以也在小車方面推廣。”

根據目前各細分車型的單車帶電量,該業內人士預計2025年國內裝機量可達406GWh,2020-2025 年的CAGR會超過40%,市場規模將達到2640億元;其中三元電池裝機量達2475GWh,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達158。8GWh。

另一電動汽車業內人士也對新智駕表示,並未聽聞過鈦酸鋰電池方案。

中鐵物總鐵路裝備物資有限公司的許人傑則在2020年8月發文表示,雖然目前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錳酸鋰電池已在電動車領域廣泛應用,但由於上述電池均選用石墨作為負極,材料可燃,且充電時易產生鋰析出,造成電池內短路引發爆炸,存在安全隱患。

為解決這一問題,研發人員推出了LTO材料為負極的鋰離子電池,即鈦酸鋰電池。許人傑稱,該電池雖然能量密度略有下降,但溫度適應性、電池壽命、安全性都有大幅提升,非常適合應用於軌道交通領域。

豪擲 18 億元!董明珠“造車夢”迎關鍵一步,但標的為何是銀隆新能源?

又和小米狹路相逢,格力能做什麼?

國際上能夠批次生產鈦酸鋰電池的廠家並不多,主要以美國奧鈦與日本東芝集團為代表;國內生產鈦酸鋰電池的則有湖州微宏、萬向一二三、銀隆新能源、天津捷威、四川興能、中信國安盟固利、湖南杉杉及安徽和深圳周邊的多家規模較小的鈦酸鋰電池生產廠家。

銀隆正是在2010年耗資約4億元人民幣透過收購美國奧鈦53。3%股份,掌握了電動車鋰電池的鈦酸鋰材料生產技術。

鈦酸鋰電池的應用市場主要有電動車(巴士、軌道交通等)、儲能市場(調頻、電網質量、風場等)及工業應用(港口機械、叉車等)。

目前銀隆新能源的產品主要有商用車系列的各類公交車、專用車系列的鈦酸鋰重卡牽引車、渣土車、觀光車、叉車等,還有包括鈦酸鋰電池模組在內的儲能產品、電池產品、充電裝置和電機電控等,技術以鈦酸鋰材料生產為主,重點深耕商用車市場。

而根據中國客車統計資訊網資料,2021年1-7月國內銷售7米以上新能源客車共19373輛,7月月度銷售2619輛。其中,銀隆新能源7月銷售7米以上新能源客車為420輛,位居行業第三,1-7月累計銷售1399輛,位居行業第四。

豪擲 18 億元!董明珠“造車夢”迎關鍵一步,但標的為何是銀隆新能源?

但這兩年銀隆新能源風波不斷,董明珠與管理層的口水戰、拖欠供應商貨款、裁員、停工、騙補、IPO計劃流產等負面訊息陸續出現。2019年4月,銀隆新能源更是釋出宣告稱,其創始人兼大股東魏銀倉已逃往美國,原總裁孫國華等6人已被刑事拘留。

“因大股東涉嫌侵佔公司利益等違法行為導致的公司治理問題,(銀隆新能源)融資受限,產能未能完全釋放,近兩年出現虧損。”格力電器在這次的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格力電器作為銀隆新能源的控股股東,將透過理順治理結構,在公司治理、市場拓展、研發協同、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多維度賦能銀隆新能源,以提高其產能利用率和產品競爭力。

格力控股銀隆新能源,並不像外界猜測地那樣是跨界到了毫不相關的領域。

除空調等家用消費品這一核心業務外,實際上格力業務還覆蓋了包括高階裝備、精密模具、冷凍冷藏裝置、電機、壓縮機、電容、半導體器件、精密鑄造、基礎材料、工業儲能、再生資源在內的工業裝備這一領域,能與銀隆新能源在多個板塊進行協同。

“(格力電器)可藉助銀隆新能源的奈米級鈦酸鋰技術及現有鋰電池產能,推動銀隆新能源儲能產品在公司儲能相關的電器產品、新能源等板塊的應用,全面加速現有多元化業務發展,並透過銀隆新能源提高公司汽車工業產品在電機、控制器等汽車核心零部件行業的市場份額。”格力電器稱。

對於銀隆新能源而言,則可以藉助格力電器覆蓋全國的營銷網路和海外銷售渠道拓展境內外新能源汽車、儲能市場;另外銀隆新能源的物流車、純電動叉車等專用車輛、裝置可以服務於格力電器的物流業務、各基地生產製造活動;再則格力電器也會透過交易完成後的供應鏈管理降低其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此外,格力電器稱,雙方也可以在鋰電池相關技術、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等領域進行合作開發。

格力電器為了業務多元化和尋找新增長曲線瞄準新能源領域,但銀隆新能源的核心技術為鈦酸鋰材料的生產,在磷酸鐵鋰電池方面競爭力並不強。

鈦酸鋰電池雖然具有高安全、長壽命、耐寬溫、快充放等優勢,但由於價格昂貴且能量密度低,因此目前國內主機廠並未大規模採購奈米鈦酸鋰電池。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則曾對媒體表示,鋰電池行業本來就存在不同技術路徑的發展問題,何況鋰電池技術升級迭代也很快,是技術資本“雙密集型”的特殊行業。鋰電行業如果沒有穩定的客戶和過硬的產品,投資有很大的風險或清零的可能,而鋰電池涉及到電化學,容易學到、很難精通,有些鋰電池細分產品的一些微量元素新增結構會更復雜。

更何況銀隆新能源已經多個季度連續虧損,接下來格力電器能否順利理順銀隆新能源的經營治理結構、管理好供應鏈關係、協同好二者的研發關係以實現進一步技術迭代等等,都存在不小的不確定性。

另外目前銀隆新能源主要集中在商用車市場,但商用車市場比乘用車市場更易觸及增長天花板,即使日後銀隆新能源能夠擁有穩定的客戶,如何打進競爭激烈的乘用車市場又是一大問題。

就目前來看,格力電器與小米雖然一同站在了電動車賽道,但小米選擇自研l4級能力,收購的也是與智慧駕駛技術相關的企業,格力電器當下則更看重電池技術和協同效應,二者又已分道揚鑣,各自朝著不同方向,分開駛去。

當然格力電器也並非全無造車意圖,它和銀隆新能源的合作造車早已有之。比如在2020年11月,成都格力新暉醫療裝備有限公司就曾下線了全國首臺新能源移動P2+核酸檢測車。

豪擲 18 億元!董明珠“造車夢”迎關鍵一步,但標的為何是銀隆新能源?

天眼查顯示,成都格力新暉醫療裝備有限公司由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海廣通汽車有限公司分別持股75%和5%,後者則正是由銀隆新能源獨資100%持股。

而隨著如今對銀隆新能源的控制權逐漸釐清,格力電器和銀隆新能源也能更加專注地投入到協同業務本身。

或許有朝一日,雷軍和董明珠也會在同一個地點相遇。

END

豪擲 18 億元!董明珠“造車夢”迎關鍵一步,但標的為何是銀隆新能源?

造車,「四大派系」之爭

豪擲 18 億元!董明珠“造車夢”迎關鍵一步,但標的為何是銀隆新能源?

無人駕駛明星創企之間「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