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後蜀太子孟玄喆:經歷亡國喪父之痛,終成一代文武全才

公元965年正月,宋朝平滅後蜀的主帥王全斌攻克天下第一險關劍門關,後蜀樞密使王昭遠徹底喪失戰鬥意志棄軍逃亡。

在這之前,後蜀的皇帝孟昶為了能在劍門關擋住宋軍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後蜀太子孟玄喆率軍前去增援王昭遠。

後蜀太子孟玄喆:經歷亡國喪父之痛,終成一代文武全才

面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面對前方十萬火急的戰事,這位後蜀的超級官二代帶著嬌妻美妾一路上是遊山玩水好好地欣賞了一番川東北的風景,等他到了綿州(今四川綿陽)的時候得到劍門關已經被攻破的訊息。

這下他是不敢再往前了,他第一時間想到了就此聚兵防守。可是,一個晚上的左思右想之後他又變了主意:王昭遠那個瓜娃子帶了那麼多人而且他還有劍門關作為天險,可這樣他都還是沒有把宋軍擋住,我手頭這麼點點人又能幹個啥子?

第二天一大早,這位頭號官二代扔下城裡的駐軍和老百姓自己帶著一部分人就跑回了成都。這一路上他並非光顧著逃命,因為他突然智力爆表了一回,他命令手下將沿途所看到的房子和倉庫都給燒燬,而他給出的解釋是:我們要堅壁清野。

遺憾的是,這個所謂的堅壁清野只是他個人的行為,他這麼幾個小火堆與其說是堅壁清野,倒不如說他是在點著玩兒。

就在孟玄喆回到成都不久,王全斌的主力大軍也到了成都城下,孟昶開城出降,後蜀就此滅亡。

後蜀太子孟玄喆:經歷亡國喪父之痛,終成一代文武全才

十四年後,北宋舉傾國之力發動統一戰爭的最後一戰——平滅北漢。趙光義率領中央禁軍出開封,然後到達鎮州(今河北正定)。為了防止遼國人趁機從幽州南下救援北漢,趙光義決定在鎮州留下重兵以阻截遼軍,而他選擇的這個負責在此防備遼軍的宋軍主帥說出來或許會讓人大跌眼鏡,因為他之前的身份以及他之前留給世人的印象實在是與他現在的身份反差太大了,這人就是後蜀皇帝孟昶的長子、後蜀的前太子孟玄喆。他此時的身份是駐守鎮州的宋朝定武軍節度使,關鍵在於這不是一個榮譽性質的虛職,而是一個實打實的帶兵武將。

時光荏苒,十多年前的那個玩世不恭只知道享樂且在書法上造詣頗深的超級公子哥在經歷了亡國以及喪父之痛的磨礪之後已經完成了人生的蛻變,他再不是從前的那個浮浪公子哥了。

後蜀滅亡後,孟玄喆先是在貝州任地方官,為政十餘年間政績頗佳。趙光義登基之後,孟玄喆被調往鎮州出任武職,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他又被加開府儀同三司之權。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這個可是後來的趙普都沒有享受到的特權和待遇。

北漢滅亡之後,孟玄喆隨同趙光義的北征大軍進逼幽州並負責主攻幽州的西面城牆,其餘三位負責攻擊幽州城的分別是:定國軍節度使宋偓、河陽節度使崔彥進以及彰信節度使劉遇。

宋軍兵敗高粱河之後,孟玄喆率軍駐紮定州,他很有可能參與了後來的那場讓韓匡嗣徹底被耶律賢打入冷宮的滿城之戰,而在與遼軍的徐河之戰中他更是與名將李繼隆和範廷召、孔守正等人一起大敗遼國的曠世名將耶律休哥並以軍功被封為滕國公。

後蜀太子孟玄喆:經歷亡國喪父之痛,終成一代文武全才

孟玄喆晚年因病而轉任地方任職於滁州,在任上亡故,終年55歲。

遙想當年,趙匡胤親征北漢路過鎮州時曾下令由他的結義兄弟韓重贇在此地負責阻擊遼國人的進犯,而趙光義選擇的這個人是孟玄喆。向來挑剔的趙光義能將如此重任交給孟玄喆足以證明此人的能力,也足以說明孟玄喆的個人蛻變有多麼的徹底。

有一個問題:如果命運使然,那麼你是選擇做孟玄喆還是選擇做李煜?同樣是身負亡國之殤,同樣是家破人亡,同樣是在“仇人”的屋簷下苟延殘喘,可李煜卻和孟玄喆走出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有句話叫做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得適應環境,意即所謂的適者生存弱者淘汰,但我在這裡不是想為孟玄喆高唱讚歌,而是說李煜其實完全可以選擇另外的一種活法和人生,以他的才華他絕對可以在中國的文學或者文化史上留下更為絢麗的印記。

後蜀太子孟玄喆:經歷亡國喪父之痛,終成一代文武全才

說到痛苦,難道孟玄喆就不痛苦嗎?與其說李煜有情有義,倒不如他在命運的磨難面前不堪一擊,世人有誰不是在帶著傷痛行走於人世之間?但是,有的人選擇負重前行,而有的人選擇就地躺下任憑摧殘,直至生命之火在悲天怨地中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