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尋找最美鄉村】端陽艾草、山野艾草、紅十字藥箱,一杆杆秀的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艾

一杆杆頎秀的艾草在端陽的和風裡搖曳,散發出特別的藥香味兒,誘我鄉思悠悠。眼前不由浮現出小艾姐姐窈窕的身影,她揹著那隻紅十字小藥箱,身後一根油光閃亮的大辮子盪盪悠悠,笑語盈盈向我走來,走進我年少時懵懂的夢裡,成為一段難忘的溫馨記憶。

上世紀七十年代,小艾是我們村裡的女知青,後來被推選為村裡的赤腳醫生。她的小診所和我家緊鄰,我那時七八歲的樣子,常常跑去看稀奇,有時也給小艾幫個小忙,彼此熟悉了,也常帶我當嚮導去山野採草藥。母親讓我叫她小姨,小艾笑嘻嘻地說:“這個弟弟長得白生生的,個頭兒竄得快要趕上我了,俺比他也就大上十來歲,還是叫我‘小艾姐姐’吧。”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艾

在所有中草藥中,小艾姐姐最喜歡艾草,或許是她的名兒裡有個“艾”字吧。清明過後,我們在田野山間、房前屋後,採割來一捆一捆的艾草,攤在小院子裡晾曬,留作做艾絨,給鄉親們艾灸療病。小艾姐姐常給我講艾草的知識,從她那兒我知道,艾是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冬枯敗,春來又生,蓬蓬勃勃,生生不息。

古人很早就種植這種散發著特殊馨香氣味的草藥,其種類繁多,比較出名的有北艾、海艾、蘄艾、祁艾四種。我們邊割艾杆邊摘艾葉,搓成一團團細軟的艾絨留作炙烤之用,小艾姐姐咿咿呀呀給我哼唱起《詩經·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艾

記得小艾姐姐誦讀得非常好聽,清亮的眸子裡滿含著深情,聲音像山泉水一般清脆清甜,可那時的我不懂古詩裡的意思。小艾姐姐一張滿月似的笑臉上,現出了陶醉的樣子,“姑娘去采葛喲,一日不見她的面,好像隔了三個月啊!姑娘去採蕭喲,一日不見她的面,如同三秋苦難熬啊!姑娘去採艾喲,一日不見她的面,如隔三年那麼長啊!”

她邊喃喃解釋詩中的意思,邊摩挲著我的頭,輕嘆一聲說:“采葛、採蕭、採艾,姑娘勞動的身影是多麼美麗啊,讓痴愛她的小夥兒久久難忘,一遍遍深情吟唱……。你還小著呢,長大了,戀愛了,就懂了!”

小艾姐姐還採摘清明艾,摘了清亮亮、鮮靈靈的青艾葉,榨出青汁兒,用以和糯米麵、小麥面,裡面包了豆沙餡或碎花生餡兒,給我做艾葉青團吃。蒸出的艾葉青團一個個碧綠綠、圓亮亮的,咬上一口,沙沙的糯糯的,透著一股艾草的清香味兒,特別好吃。小艾姐姐說,艾草溫經、暖胃,可祛風驅邪,小孩子多吃點有好處。看著我香香甜甜吃青團,小艾姐姐用淡淡憂鬱的口吻說:“其實,我和你們一樣,也是地裡一棵草,一棵柔柔弱弱、安於現狀的艾草啊!”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艾

接著,她又吟出了一首古詩: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小艾姐姐自言自語道:“這是北宋大文人蘇東坡的一首《浣溪沙》,他在異鄉的小路上,踏著柔軟的青草,掠過微雨洗禮過的莎草,懷想著自己的家園。春野裡的桑麻欣欣向榮,閃爍著晶瑩的露珠,暖風送來艾草撲鼻的藥香,沁人心脾。是啊,不管怎樣,我們都是一介草民哪!”我默然聽著,雖不諳世事,可似乎理解她的處境,懂得她的憂傷。

轉眼端午節來到了,我來陪小艾姐姐過節。我們早早採來青色的艾草,割來劍形的菖蒲,斜插在小診所的屋簷下,以驅崇辟邪、保佑平安。心靈手巧的小艾姐姐還用碎花布頭綴補成包包,填充艾草和菖蒲、香附子、薄荷、金銀花幾種草藥,給我縫做香荷包。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艾

我以為是女孩兒的物件兒,不願意戴,小艾姐姐好哄歹哄要我戴上,說是端午節戴香草荷包益處多著呢,不僅可吸汗爽身,還能祛病強體。她一反多愁善感之態,心情大悅,給我唱起了宋代無名氏的一首歌謠:“門兒高掛艾人兒,鵝兒粉撲兒,結兒綴著小符兒,蛇兒百索兒。紗帕子,玉環兒,孩兒畫扇兒。奴兒自是豆娘兒,今朝正及時。”我雖似懂非懂,可從小艾姐姐甜潤悅耳的聲韻,從她白蓮花一般的俏模樣,讀懂了輕煙似的憂愁裡那種淡淡的歡喜。

我們開始喝香蒲酒、雄黃酒,吃粽子、端午糕。漸漸地,小艾姐姐有些微醺,把酒當歌,唱出了一首古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她幽幽地說:“這是晚唐詩人殷堯藩的《端午日》,不是很出名,可我喜歡詩裡繚繞出的陰鬱情調,韶華易逝,去日苦多啊!”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艾

小艾姐姐起身跑到院子裡,摘了幾朵灼灼石榴花、燦燦蜀葵花,她自己將紅豔豔的榴花簪在鬢間,讓我把光彩彩的蜀葵綴在她的辮梢上。小艾姐姐轉身,做了個樣板戲裡小鐵梅的動作,笑眯眯地問我:“小弟弟,姐姐俊不俊、美不美?”不待我回答,她又自說自話:“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唐·殷堯藩《端午日》

還有,南宋項安世的《思歸絕句》說:

‘艾葉翻翻白,榴花疊疊紅。

年華驚客枕,心事逐郵筒。’

姐姐老了,這青春年華啊,終將要老死在這窮鄉僻壤的廣闊天地麼?!”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艾

後來,我長大了上了學,很少去小艾姐姐的診所,再往後我到公社讀初中,更是難見小艾姐姐一面。及至我到縣城讀中師,那個有著艾草一樣藥香味的姐姐,給我中草藥知識和古詩詞啟蒙的小艾姐姐,悄沒聲息地離開了。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從《詩經》裡走來的香草姐姐,你還好嗎?我想念你!

-作者-

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