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個人的相信,到一群人的信仰|他們都是《革命者》

一個人的相信,到一群人的信仰|他們都是《革命者》

曬下票

電影還沒上映的時候,行政就拿著表單找過來:看嗎?

“看啊!”

於是半包場,拉了整個團隊過去看,期間聽見身旁都是孩子媽的老同事窸窸窣窣,走出影院時目睹一群紅眼眶的同事集體找垃圾桶扔紙巾。

看,這就是你們眼中理性至極的律師。

你說這電影有多慷慨激昂嗎?倒也不是,從一開始的黑白開場,到結尾烈士們在李大釗先生就義後高唱《國際歌》,除了最開始為報童討回公道的那一段表達,剩下的所有運動都附帶這流血,始終讓人讓人如鯁在喉,憋不出氣來。

一部電影我可以期待它的結局,但《革命者》不是,它是歷史。

《革命者》的主線是李大釗先生無疑,但其中穿插了無數人的光影:令人不知如何評價的張學良,稱李大釗先生“此人不除,後患無窮”的蔣介石,丈夫最後一面也沒見成的趙紉蘭,跟李大釗一塊懷錶送來送去的陳獨秀,吃飯一定要吃肉的青年時期的教員……

還有更多淹沒在歷史洪流裡的路人,他們的命運早已鐫刻在石碑上,板上釘釘,即便電影在最後讓他們都露出笑臉,也依舊無法抹去那些真實的苦難。

電影一開始,便在倒計時李大釗先生的絞刑執行時間,數字的壓迫感實在過於明顯,導演可以用隱晦地表達一筆帶過獄中的殘酷,卻無力改變赴死的結局,加上片尾走馬燈般的展示了建黨百年的事蹟,一切只讓觀眾更加無力。

因為電影結束的時刻,中國人民的苦難才開始沒多久。

站在此刻看過往,“百年黨史”不過四字,站在過往看未來,“未來”是不知何時能到達的夢。雖然烈士們抱著犧牲的信念前行,但他們難道不希望看見這盛世嗎?

前段時間,《覺醒年代》爆火,連帶著把合肥的延年路推上熱搜。為了陪同調解,為了調取材料,亦或是其他原因,在合肥工作生活這些年,無數次開著車透過繁華大道,卻從沒在意過這三個字,直到7月1日那天在周邊辦事,特意繞道前往,才發現這條路我早就用雙腳丈量過無數遍。

一個人的相信,到一群人的信仰|他們都是《革命者》

行程匆匆,拍攝時他人入鏡,望同悼念者見諒,侵刪

曾經沒有在意過的小路,如今鮮花滿地,歷史的回饋承載著後輩的敬仰,革命題材的電影,也許不是為了讓我們熟悉歷史,而是在平凡生活遭遇挫折時,能生出點不平凡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