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專訪|《三十而已》製片人:我們的立場,對出軌零容忍

《三十而已》播出後,關於王漫妮、顧佳、鍾曉芹三位主要女性角色的討論不絕於耳。

這是一部久違的女性群像劇,和《二十不惑》屬於同一系列,也是同一個公司——檸萌影業製作。

兩部劇的總製片人都是陳菲和徐曉鷗。

和《歡樂頌》等都市女性群像劇不同,《三十而已》在劇情的現實感上進行了一次迭代。

專訪|《三十而已》製片人:我們的立場,對出軌零容忍

不再將衝突對準貧困女性的原生家庭問題,而是借人物處境反映了近兩年輿論場對女性新的討論點。

比如職場女性、全職太太、新型戀愛關係、喪偶式育兒等等。

王漫妮是典型的滬漂,揹負著父母催婚、高房租和職場競爭等多重壓力,年近三十,看上去還一無所有。

專訪|《三十而已》製片人:我們的立場,對出軌零容忍

顧佳是委曲求全的全職太太,為了兒子去到好的幼兒園拼命打入上流社會,還要幫老公收拾公司的爛攤子。

鍾曉芹是平庸的大多數,本地人、不愁吃穿,工作上不努力也不拖後腿,到什麼年紀幹什麼事,早早結了婚但心理上還沒長大成人。

專訪|《三十而已》製片人:我們的立場,對出軌零容忍

她們三個代表了三種完全不同的女性群體,每一類人都有各自的煩惱。

《三十而已》將社會上這三類女性遇到的所有困境裡討論度較高的幾個設定在了她們身上,所以劇集播出後,幾乎每天的劇情都能引發話題討論併產生共情。

有職場女性的艱難,全職太太的辛酸,隨著劇情開展,還會有婚內出軌、不婚主義等更具討論性的話題出現。

但這些話題的設定並不突兀和狗血。

有和劇中王漫妮同樣職業的奢侈品店工作人員,說王漫妮職場部分的所有劇情百分百真實。

專訪|《三十而已》製片人:我們的立場,對出軌零容忍

也有網友貼出生活中的貴婦聚會圖,大家發現竟然和顧佳要打入的太太圈聚會一模一樣,人手一個愛馬仕,站C位的人包包也最高貴。

專訪|《三十而已》製片人:我們的立場,對出軌零容忍

如何讓討論度高的話題恰到好處的發生在幾位女主角身上,是對幕後主創的一大考驗,如何讓劇情走向最終高於現實卻不崩塌,也與主創人員的格局與審美高度相關。

帶著這些問題,Ifeng電影獨家專訪了《三十而已》的總製片人、檸萌影業總裁陳菲。

專訪|《三十而已》製片人:我們的立場,對出軌零容忍

在創作上,陳菲說《二十》和《三十》都是角色人設先行的思路,做的就是“特殊”。

希望藉由三位主角在特殊困境中的心路歷程找到和觀眾共同的情感連線,引起大眾共鳴。

但陳菲同時否認了這是一部醜男圖鑑,女性題材的創作出發點還是在女性,創作當然會有側重點。

但《三十》裡的男性角色仍然是力求豐滿的,女性也不會大開金手指或全然正確,她們的歸宿各有不同,有好有壞。

對於檸萌今後的創作方向,陳菲說會長劇與短劇並重。

短劇的成功已有多方驗證,檸萌會利用自己製作現實題材劇的優勢,在今年發力純網短劇,開闢新的賽道,比如兩性情感、懸疑現實等題材這是檸萌堅決要深耕的一個方向。

Ifeng電影對話陳菲:

Ifeng電影:和《二十》相比,《三十》的劇情衝突更強,女主人設也更特殊,它的創作思路大概是怎樣的?

陳菲:《三十》和《二十》在創作上類似,跟我們之前做小系列的純現實主義思路不太一樣,是特殊人設先行的創作方法,尤其是《三十》。

在定位這三個人的時候,透過描募特殊的人設、特殊的職業人生關卡上特殊的困境,這是我們創作方法的起點。

但是主人公面對困境的選擇、勇氣以及成長,人物的情感邏輯追求現實真實,希冀讓廣泛觀眾產生強烈共情。

這樣的創作方法非常難,因為這兩部劇展示的都是極致和真實之間的矛盾,這是現實題材中非常重要的一對矛盾,它的配比和取捨需要特別考究。

就組對立關係就像我們編劇張英姬講的,寫重了狗血無常,寫輕了不痛不癢。

Ifeng電影:因為感情邏輯位元殊職業更容易引起共鳴,那《三十》會更注重情感細節,弱化職場部分嗎?

陳菲:我們沒有弱化職場,因為人在二十歲和三十歲面臨的人生命題本身就是不一樣的。

二十歲的時候,你的事業是第一優先順序。

因為大四邁向社會的時候,情感很可能不是第一需求,職業才是,所以《二十不惑》裡較大篇幅是四個女生對自己的人生定位、職業的追尋。

但三十歲的女性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問題呢?職業當然是重要的部分。你在職業上有沒有進階有沒有遇到瓶頸。

但同時是在情感上,你是不是要選擇邁入婚姻,是不是要成為一個母親,怎麼平衡事業和家庭育兒的關係,這是女性在30歲難以迴避的問題。

所以你可能覺得它呈現在這方面的困境、問題上要多一些。

其實《三十而已》的三個女主,我們給每一個人都鋪展開寫了職業線。

顧佳是階段性全職太太,本來安頓好兒子她是要重回職場的。實際她和丈夫是創立了共同事業,甚至她在掌舵公司經營。

所以當她後來發現煙花廠的風險太大,自家事業好比坐在火藥桶上,就想去開拓一個全新的事業方向,這是她事業線的邏輯。

而王漫妮是一個未婚未育的女性,事業是當下她唯一的抓手,她在三十歲想成為主管,是一個階段性對自己事業成果的交付。

她同時也想要尋覓良偶,邁入婚姻生活,但事業也並不想偏廢。

當她經歷了情感的破滅以後,短暫的繳械投降後又重振旗鼓,她覺得還是要靠自己,找了新的事業起點重頭開始。所以她的事業線也非常重。

鍾曉芹是一個鈍感比較強的,沒有什麼太多目標的人。她在30歲的時候首先面臨的是缺乏交流的婚姻寂寥中要不要生育。

後來孩子流產以後,她發現自己不能再接受一成不變的生活,要重新追尋新的自我,也找到了一個新的人生技能點就是寫作,並且透過寫作實現了他們家庭經濟地位的逆轉。

其實三個人的事業線都很完整,但為什麼會帶給觀眾的感覺是情感佔比重。

可能是因為情感的撕裂是更濃重的,女主在情感上被欺騙、被傷害的感覺是會留給觀眾尤其女性觀眾,更強烈的情感衝擊。

Ifeng電影:為什麼要給每一位女性安排那麼多的情感困境,比如顧佳,她已經在喪偶式育兒中了,後面還要經歷老公婚內出軌,特別慘,會不會擔心有些懸浮?

陳菲:我覺得現實題材劇創作的初衷就是直面問題不粉飾。

既然要探討三十歲的女性不同的人生狀態這個話題,那麼在這個階段,我們都是想要去提煉概括和表達她們所面臨的各種困境。

一個四十集的長篇劇集,為什麼不盡量地去表達呢?

透過主人公直面那些困難、問題所作出的選擇,能夠更好展現人物的成長。

而且我覺得在當下的婚姻狀態中,出軌這個問題有一定的現實性。我們不是爽劇或虐劇的創作方法,雖然我們是用特殊人設抵達真實共情,但它依然是一個現實題材。

現實題材就是要直面現實生活當中的痛點、問題、困境,然後引發大家的討論、思考、共情,最後透過主人公的選擇和成長,讓大家獲得力量。

觀眾現在看劇集,對於資訊量的要求是很大的,你如果給他看事件密度不夠的劇他很難滿足。

三十的做法我們認為是符合當下觀眾觀劇的心理節奏,以及對資訊接納的需求。

張曉波導演這次還有一個非常創新的嘗試,在很多集片尾都有城市中第四個三十歲的女性。

她的生活碎片狀態沒有臺詞只有配樂的呈現,像散文詩那樣,試圖給觀眾更豐富的心靈體驗。

檸萌的每一次創作,我們都會去考慮怎麼去達到觀眾在內容消費上對於新和極致的體驗。

Ifeng電影:《三十》裡每一位女主角的老公或男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集當代女性最討厭的男性特點之大成,有人說這是一部當代醜男圖鑑,你是怎麼看的?

陳菲:我們沒有這樣的用意。創作有側重和取捨。

《三十》是女性題材劇,我們主要的立足點和視角是女性,寫的是這三個女人在30歲剖面的人生狀態。

但不管在社會關係還是在家庭關係、情感關係中,她們的另一面是男性。

所以女性和男性其實是這個劇中的兩個面、兩個立足點。

劇中的女性也都是不完美的人設,而男性我們也努力的刻畫呈現,沒有刻意居高臨下貶損男性。

比如陳嶼心地純良,他為這個家做了很多事,但是不擅溝通表達,好多男性會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是比較能引發大家共鳴的。

但隨著劇情展開你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實誠的人,在處理生活危機的時候,能直搗問題核心去解決。劇集中後部他實現了成長,還面臨新的考驗。

鍾曉芹成為作者以後,他們家的經濟地位出現逆轉,當女強男弱的時候,他怎麼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建構這個家庭一個新的平衡,他做出了很好的範例。

這個人物其實是偏正面的,還有鍾曉陽,王自健扮演的張志,都是有缺點也可愛的普通人,和女主的衝突矛盾並不是黑白是非的問題,而是合不合適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許幻山最終是出軌的,在我們的立場,對出軌零容忍。

但在前半部分,他是一個尊重妻子,在事業上對太太有所依賴的人,家裡琴瑟和諧。

而在顧佳短暫沉迷於太太圈,希望走人生捷徑的時候,許幻山的立場一直是批判的,清醒的。

這是交織的寫法,我們也試圖呈現出比較客觀全面的人物,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每一個男性角色的弧光落點都是不一樣的。

陳嶼就一個從問題爆發到最後成長成熟的狀態,而許幻山則是看似完美卻走向幻滅的過程。

Ifeng電影:創作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這部劇裡給每個人的歸宿設定相對來說是比較美滿的,現實中很少有人會是這樣的結局,這是所謂的高於生活的部分嗎?

陳菲:我覺得人物的起點首先是不完美人設,她們都有人性上的弱點。

有自己真實的慾望,也會沉迷、淪陷、繳械投降,我們沒有美化,反而是真實展現人物的困境,讓大家看到。

其實王漫妮那條線是非常痛的,觀眾看完可能會被虐到,它沒有符合觀眾對這個人物要一路開掛、開金手指的設想。

顧佳也是,看似她在太太圈進階好像有點開掛了,但很快就掉進坑裡被騙,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包括在婚姻上的代價,家庭也破滅,她最後失去的是很多的。

但我們做的這部劇是一個大眾產品,檸萌在現實主義題材上的初心就是溫暖現實主義。

直面問題的同時希冀撫慰觀眾給與溫暖和希望。

在這個過程中直面了痛點、焦慮,把問題展現,但給觀眾提供主人公的選擇方案,不一定對,是一種可能性的探討。

這樣的方案是不是能夠提供一種心靈的慰藉,撫平焦慮,提供勇氣,讓觀眾能夠從中獲取力量,才是我們創作的本心。

不管是“小”系列還是女性系列,檸萌的現實題材都是這樣的出發點。

Ifeng電影:除了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最近短小精悍的網劇也比較流行,之後檸萌會不會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陳菲:會的,這是我們今年的戰略重點,其實已經醞釀兩年了。我們今年會推出一個新的賽道,專注純網短劇集。

規劃了幾個題材賽道,有懸疑現實,有青春言情,有兩性話題,其中都市男女的兩性視角,這個是檸萌相對比較擅長的,我們正在做相關選題的儲備。

純網短劇已然是一大趨勢,我們的長劇集定位的是大眾臺網向的使用者人群,我們的短劇集定位的是圈層使用者。

我覺得現在圈層使用者有足夠的基數和內容消費需求,一個新銳的內容,從圈層突圍成為大眾爆款,這個路徑和可能性也被反覆驗證過了。

作為內容創作者來說,永遠是求新求變,更新銳、更極致,短劇集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這是檸萌堅決要深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