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根據最新的統計,我國的平均年齡已經到77歲,這是個什麼概念?

我國一直都有人到七十古來稀的說法,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從我國古代的說法來看,人生到了40歲,就基本沒什麼疑惑了,從側面說明我國古時候人們的年齡都比較小,根據《生命與災禍》中林萬孝的的統計,古時候平均年齡最大的朝代是清朝,平均年齡33歲。

所以古時候很多人到了40歲都看淡了生死,能夠到70歲的人都很少很少,所以叫古來稀。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而現在人們的平均年齡達到了77歲,一方面說明我國的大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醫療水準也越來越高了,另外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嚴重性。這其中帶來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長壽老人越來越多。

古時候,有點條件的人家裡有到了60歲的老人,都是辦個重大的六十大壽,到了70歲就辦七十大壽,搞得相當隆重,而現在的人呢,到家裡有60歲70歲老人的時候,就和平常一樣,很少有人去搞那麼隆重的生日宴了。

在我們村裡,有個老人,姓張,都70歲年紀了,可以說是到了享受老年生活的年紀了,但卻還在盡孝,照顧自己92歲的父親。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一、70歲張大爺的為難事

在生活中,很多晚輩都會祝福家裡長輩身體健健康康的,長命百歲,這也是很多人用來祝福老人的祝詞語了,但老人要真到100歲的時候,家裡的晚輩,心裡只會發愁了,而不會有多少喜悅。

村裡的張大爺就是這個情況,儘管自己父親沒有到百歲年紀,但也是92歲了,關鍵是張大爺92歲的父親,前幾年因為老伴去世,突發腦中風,癱瘓了,好處是老人意識清醒,能夠和人正常交流。

按說,張大爺現在70歲了,身體就算是還算健康,能夠生活自理,作為子女的也會擔心老人的身體,在村裡其他鄰居家,子女都開始照顧老人了,但張大爺卻不一樣。

雖然張大爺70歲了,比起他的晚年養老生活來,還有另外一個事情比較重要,就是照顧自己癱瘓的父親。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本來張大爺還有兩個弟弟,都早已經在外面生根立業了,可能由於張大爺是老大,也住著父親的房子,所以兩個弟弟都沒說過主動來照顧癱瘓的父親,全部都交給張大爺了。

但張大爺住著的房子,雖然是父親年輕時候建的,但也就是土基房,到了雨天還會漏雨那種,條件比較艱苦。

好在張大爺的兒子比較出息,在縣城買了房子,娶妻生子,算是比較好的了,張大爺的兒子也很關心張大爺的身體,說了好多次讓張大爺搬過去城裡一起住,也算是盡孝道了。

但張大爺考慮了許久,也和父親溝通了許久,最後還是決定不去了,因為張大爺的父親一方面癱瘓了,不方便搬動,另外一方面老人在這個家已經幾十年了,現在都92歲了,更不會想著離開這個家了,父親不走,張大爺也沒辦法,自己只好留下來照顧癱瘓的父親。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畢竟70歲的張大爺是自己的父親,從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省吃儉用拉扯長大的,現在92歲長壽的父親癱瘓了,總要有人照顧才是。但對於一個70歲的老人而言,要照顧一個癱瘓在床的老人和照顧一個嬰兒,完全是無法比擬的。

對於張大爺來說,也算是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了,雖然自己70歲了,但還能夠生活自理,只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照顧父親了,作為一個70歲的老人來說,這又是一個新的挑戰,每天都要學習如何去照顧一個老人。

雖然張大爺很努力了,但自己的父親要求很多,這讓張大爺每天忙裡忙外的,也只是剛好滿足父親的要求。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大家都知道,很多老人因為沒經常洗澡的原因,身上都會有一股難聞的味道,而張大爺的父親不喜歡這個味道,要求張大爺每天都要給他洗一次澡,被褥已基本上一個月換洗一次,所以張大爺的父親身上還是挺清爽的。

另外張大爺雖然癱瘓了,但是不喜歡天天躺在床上,除非是下雨天,不然每天都要讓張大爺推出去曬太陽,呼吸下外面的空氣,也順便讓張大爺幫忙伸展一下手腳,避免肌肉萎縮,但隨著父親年齡的增加,張大爺自己也身體衰弱得很快,到後來也不能夠每天都出去曬太陽了,父親還時不時的對張大爺發脾氣。

好在張大爺的父親並沒有大小失禁,不用隨時兜著尿不溼,要大小便都可以提前和張大爺講,所以這個也算是少有的一點好處吧。親戚朋友來看父親的時候,都誇張大爺照顧得很好,很乾淨很衛生。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雖然張大爺將自己父親照顧得很好,但畢竟禁不起年齡的侵蝕,隨著年齡的增加,張大爺在照顧父親的時候,也越來越力不從心,好多次老伴和兒子都發來影片,讓張大爺看看孫女,讓張大爺回去休息幾天,帶帶孫女,張大爺也很想回去享福,但看著床上的父親,最後還是沒回去。

總不能將床上的父親遺棄掉嘛,那畢竟是自己的父親,兩個弟弟不照顧,只能是自己做哥哥的來照顧了,自己也不能就這樣走了。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想著老伴在城裡溫馨的生活,看著自己現在的生活,張大爺身體很累,而心更累,這樣的日子,完全看不到頭,連續照顧父親好幾年了,換成其他人,誰也做不到這種幾年如一日的細心照顧。

當然,張大爺也想過找個保姆或者護工來照顧父親,但想到自己現在的生活,想到兒子現在的日子,想著還是不要給子女找麻煩的好,自己多出一點力,就是為子女減輕一些負擔,這樣的日子自己努力的去扛。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二、寫在最後

對於張大爺來說,他完全可以為父親找個護工,也可以將父親送到養老院去,這樣自己也可以解放出來,去過溫馨的生活,但這也不是張大爺的本心想要的生活。

畢竟老人都是很念舊的,一個人照顧老人這麼多年了,突然換個環境換其他人來照顧,還真的很難接受,接受不了,老人就會發脾氣,最後弄的幾方都不愉快。

另外,張大爺也是要用自己的事蹟,為後人做一些榜樣,希望子女未來也能夠這樣照顧自己,但未來難以預料,誰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學著照顧老去的自己,還是學弟弟不去照顧老去的父親?這些都世事難料,那個時候,自己該何去何從呢?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其實,我覺得,有時候,長壽不一定是好事,就像張大爺的父親一樣,雖然長壽了,都90多歲了,但天天躺在床上,每天看著一模一樣的東西,吃著差不多的飯菜,看著一樣的人,是誰都會受不了。

如果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有身體的保障,沒有質量的保證,那麼長壽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受罪,生不成,死不了的日子,最難受了。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最主要的是,自己無法照顧好自己,還給子女後代帶來很多麻煩。

相信很多農村人都有那麼一股倔勁,哪怕自己多苦多累,都不想麻煩別人,因為麻煩了別人就相當於欠人情了,就算是親情也是一樣,所以很多老人都不願意給子女帶來麻煩,害怕子女認為自己是個麻煩的人而遠離自己。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對於老人來說,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死,也無法控制自己是否得病,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晚年。

子不嫌母醜,母不嫌子貧,哪怕子女再貧困,都有照顧老去父母的責任,不管怎樣,都要保證有父母一口飯吃,保證父母有屋子睡覺才行,這也是最基本的盡孝了。

沒有健康身體的長壽,真的有意義嗎?

我認為沒有意義,這些癱瘓在床的老人,如果沒有人好好地照顧他們,那麼他們也就剩下一副軀殼了。

農村70歲老人照顧92歲癱瘓父親,家有長壽老人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但,誰都想自己有個高質量的晚年生活,可那些農民為家裡操勞了一輩子,誰的身上沒有些傷病,這些只是年輕時候身體好的時候沒有爆發出來,等到老了扛不住了就都爆發出來了,所以很多農村老人,晚年的時候都是一身的病痛。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人子最基本的底線,我們沒辦法控制老去的父母不生病,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在父母身邊的時候,陪在父母身邊,讓父母覺得還是有人在關心自己的。

老人最怕的就是親朋好友的離開,當大家都離開了,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那才是最無助的時候。

所以希望所有父母在老了的時候,都能夠被子女溫柔地對待,讓自己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