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見了“面”,差點沒出來

見了“面”,差點沒出來

1、關於抖音

最近找工作,東面面、西面面,明顯感覺到有作品的好處。因為之前做過公眾號運營,寫寫文章漲漲粉絲,一段有意思的經歷,一場為了理想做的努力,不少留下的作品開始發揮點餘熱。

貌似只要是區塊鏈相關都很順利,基本面試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上班的水平,簡歷很簡,面試很短,好在有作品,將原來寫的相關文章拿出來。而其他的新媒體運營,特別是短影片,簡歷投過去就嚮往海里丟一粒沙子,連噗通一聲都沒有。

終於面了個短影片,感覺不是扔沙子而是把自己扔進去,不會游泳的我,遊是遊不出來,寫寫才能出得來。

面試的一個小時裡,有兩個問題讓我印象深刻,1、“不管策劃、剪輯、拍攝等,純粹只討論流量,如何給我們的抖音號引流?”2、“兩個人,做的抖音一模一樣,如果使用者就是喜歡別人,不喜歡你,如何讓使用者轉頭喜歡你?”急智,我不是很擅長,倒是讓我思考了不少東西。

抖音的本質還是內容,只是內容越來越短,因為人的天性,文字、圖片、聲音、影片,對於其中資訊的感知能力是逐漸增強的。影片,包含了之前的所有,是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資訊載體。

​刷了那麼多抖音,剛開始不停做加法,各行各業的大 V 都會關注一下。等過了一段時間,像美妝教程、手機攝影教程、影片教程的出現,讓人索然無味,反倒是有故事、有反轉、有知識的抖音號,經常翻看,碎片時間的碎片刺激,得提供不一樣的新鮮東西。

美妝教程,到底滿足使用者的什麼需求?雖然我不是女性,透過觀察身邊的朋友,基本沒有照著美妝影片化妝的,化妝是個技術活,花費時長肯定不是 15 秒解決的,有那麼多的長影片或文章可以滿足。那是購物的需求嗎?社交需求?暫時沒想到答案。

手機攝影、影片教程也類似,能火的肯定是簡單易懂學得會。複雜,條件不允許,使用者也不樂意。抖音的餵養方式,在推薦的短影片中,發現說的都差不多,可能只是換了個人物、場景,內容變化不大。說明,這些就是相關教程的經典,如果讓我做一個教程抖音號,肯定是要來一遍。

學習別人的短影片製作,算是簡單的捷徑。但是,需要賦予你個人的風格,固定的口頭禪、故意的吐槽點、洗腦的背景樂、夾帶的個人私貨,建立在影片資料積累的基礎上的。隨著抖音的大火,如果個人去找新的切入點,實力不允許,就像做到高質量日更的個人,沒有團隊是不行的。

2、關於常識

回到第一個問題,如何引流?如果是避開內容的話,當時的回答,那就是常規的套路,市場上已有的接著做,經典的東西永遠不會過時,經典的短影片形式當然有更長久的生命力,特別是經過市場認證的。如果沒有效果,回到起點,將內容的細節做到更好,內容呈現、標題文案、上架時間、追逐熱點等,資料反饋有效,就高頻復現,嘗試構建系統輸出。這其中的無數細節,都需要試錯、驗證和實踐。

原來總是追求標新立異,突然腦袋中蹦出個想法,到處查詢瞭解,發現現實世界竟然哪裡都沒有發現,就認為有機會可以試著做一做。現在想想,多麼幼稚的想法,首先作為一個普通人,不會擁有超脫時代的知識和認知,有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點子,越是專業人士想出來的越是不可行。

真情不常在,套路得人心。套路,就是常識的集中化表達,將我們視而不見的常識以高濃度的資訊量和手段展現出來。健康常識,做到充足睡眠、經常運動、合理飲食。把這三點做好,基本就會很健康,但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沒幾個人能做到。為什麼?講究效率,追求速度,最好今天懷孕,明天就能把娃給生下來,一天也等不得了。

寫作,不長不短也有四五十多篇,於是有朋友向我討教,怎麼開始寫作?我說,就一個字,寫。不管邏輯、結構、表達等,一直寫,沒時間,每天寫個 100-200 也是可以的。別看我說的這麼斬釘截鐵,其實我都做不到這一個字,但是這就是常識。

今天看到池建強老師的演講影片分享,世界上一直存在一條路,讓我們的能力從平庸到傑出,這條路漫長且艱辛,只有少數人願意走下去,所以優秀的人永遠是少數。我覺得這條路就是常識。另外推薦池老師的公眾號“Mactalk”,還有池老師的兩本書《跨越邊界》、《人生超程式設計》。

3、關於使用者心智

至於第二個問題,如何讓不喜歡你的使用者喜歡你?當時的回答是沒有,使用者的心智很難改變,不喜歡你就是不喜歡你,就不是你的目標使用者。如果一味迎合,想討所有人喜歡,無數失敗的商業案例在那裡躺著。

小米,取得名字就很講究,是我們常見的五穀雜糧的一種。出現小米,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價效比。這麼多年過去了,一直想進入高階機市場,求而不得。因為,他將價效比發揚光大,牢牢佔據了使用者的心智,喜歡的人群也是因為價效比,而是高階大氣上檔次。不喜歡的高階人群,不管小米七十二般變化,仍然不會接受高階小米機。

作為市場的跟隨者,不可能去重新開闢一個全新的品類,成本時間等代價太大。只能在領導者的夾縫中尋找細小的空位,如尺寸空位、年齡空位、性別空位等。如果做得是一個貓的抖音賬號,貓的形象是聰明、溫順和貪睡,要是來個湯姆貓那樣,會不會有趣點。

關注抖音的市場動作,官方對於抖音的闡釋是:每個使用者在抖音上留下的每個影片,都會成為歷史的底本,最終彙集成人類文明的“影片版百科全書”。所以,抖音原來的宗旨“不是所有內容都值得被看到”,轉變為“不是所有內容都值得被每個人看到”。雖只是多了“每個人”,但後者是站在使用者的心智角度,讓使用者更多的分享推薦,而不是演算法餵養。誰更好點?猶未可知,但是,讓使用者參與進來,用影片記錄生活,然後被看到、被關注、被點贊,會更有意思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