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那些被父母“優先”放棄的——《我的姐姐》

那些被父母“優先”放棄的——《我的姐姐》

安然與安子恆

這是清明節讓我哭得最兇的一次。

記得上一次看電影哭是《你好,李煥英》。

不知道是不是隨著年齡的推移,對於情感類的影片共鳴頻率會升高,總之,淚流滿面,兩眼通紅,鼻塞流涕異常顯著。

最重要的是整部影片從劇情到演員非常非常棒。安子恆的一句“姐姐”,讓你的心變得很軟很軟。

影片圍繞最接地氣的現狀展開,關於二胎,重男輕女,親情和責任,夢想與現實,刻畫得很精準。

不可否認,在中國,在當下,依然存在這樣的事情,也將繼續存在。

畢竟,我就是曾經被遺棄的那個,更遺憾的是,即使如此,我依然沒有弟弟,父親沒有得償所願。

安然的性格與她的經歷有關,小時候父母為了生二胎,寧願讓她扮演一個瘸子,證明女兒有殘疾才能夠被批准,可惜安然沒有配合,所以,粗暴的父親讓她吃了一頓“筍子炒肉”,把她狠狠地揍了一頓。所以,在她與父母之間一直存在一種緊張的關係,雖然沒有過多的刻畫,但影片從側面進行了諸多描述。

安然的姑媽是另外一個“我的姐姐”,也是一個為了弟弟犧牲自己前途的人,長姐如母,她從一生下來就是姐姐的身份,她沒有反抗,直到最後在與安然聊天時才意識到套娃不一定要裝在一個套子裡。姑媽念俄語的樣子讓人心疼。

安然的舅舅是一個徹底的LOSER,他的眼睛裡只有錢,即使面對外甥女想的還是要房產的一半來養安子恆,並且在一開始慫恿安然告肇事司機,提出兩人分錢,且真的自己去跟肇事司機要了兩萬元。他大概是另外一個被父母寵壞的弟弟。

在醫院裡被安然攔下的患有子癇的孕婦,她的丈夫蠻橫無理,已經有了兩個女兒,還是打算再要一個兒子,且全然不顧老婆有病,寧願保小的不保大的。這是即將會發生的悲劇,並且一直會有這樣的人。

我會忽然想起魯迅在描述國人看人砍頭的場面,那些看熱鬧的旁觀者,那些人血饅頭的傳播者,他們的思想是不是也是固有的。

重男輕女,一個家只有生了兒子才能傳宗接代,頂天立地,光宗耀祖,而女孩從來到這個世界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要去犧牲和承擔。

好在,安然不是。

雖然生活拋給了她一把爛牌,但她依然努力抗衡,用力地去生活。

她生活裡唯一的亮色大概就是愛情,那個高高帥帥的男孩,溫柔,體貼,細心,包容,一直陪伴著她,直到父母車禍後弟弟的出現,直到見對方家長,直到後來的一切。

慢慢地你會發現,他們的三觀是不一樣的。

男友安於現狀,順從權勢,努力平衡,溫柔且媽寶。關於去北京考研究生的事情,安然在劇中問了三次,都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她只能放棄,哪怕五年,終究還是不能強融。

去男友家吃飯時,對方的媽媽姿態高高,已經將他們的未來安排好,結婚生子。好讓他們能儘快擁有一個小孫子,給他最好的成長環境。

而這些並不是安然想要的,就像她跟安子恆解釋為什麼要跟男友分手:

“因為他想一直吃麻辣燙,而我想去大海里頭衝了個浪。”

“為什麼不先吃麻辣燙再去衝浪呢?”

“因為人生太短了,大家都很忙。”

我相信這是最好的分手理由,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因為真的不合適。

在每一次衝突的時刻,男友都不是站在她前面的那個人,而是扯住她後腿的那個人。

她需要改變現狀,完成自己的夢想,而當年她報考的是北京一所大學的臨床醫學,卻被父母偷偷改了志願,成為川內的大學,護理專業。就是為了讓她留在身邊,早點工作賺錢。而過戶給安然的房子也是因為父母當年要離婚的結果。

所以,你看,這麼爛的牌局,這麼奇葩的家人。

安然上大學,父母才有了弟弟,他們從未見過面,就像是人群中的陌生人,但因為血緣他們被聯結。弟弟也沒有錯,他的出生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但他的生活真的是安然從未享受過的。

他們在父母墳前聊天,弟弟愛吃父親做的紅燒肉,安然從未吃過。弟弟從未捱過打,家裡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安子恆天真的說,我們說得好像不是一個人。

這就是父母的偏愛,雖然他們可能不想承認,但在心裡秤早就失衡了。

一開始的車禍現場警察問安然是他們的什麼人,因為除了打過的電話外,沒有任何痕跡證明安然是他們的女兒,全家福裡沒有她。只有在整理遺物的時候她看見了有她照片的掛牌。

她在記憶裡努力尋找被愛過的痕跡。

她也在重建與弟弟之間的感情,那是一種斷不了的親情,血濃於水。從一開始的互相敵視,視為累贅,到最終慢慢地接納,愛著。她沒有辦法去恨安子恆,雖然是他奪走了父母的愛。但他也是無辜的。

安然努力地,拼命地準備著考研,與男友分手,辭職,把弟弟交給舅舅。

但她發現在舅舅身邊的弟弟已經變成了一個像他一樣的賭徒時,她意識到不能這樣不負責任,一定要給他一個更好的環境。而此時弟弟也彷彿明白了安然的想法,他重新聯絡了那對想要收養他的夫妻。

一個小孩在面對種種變故時,忽然之間就長大了。懂得了體諒。劇中,安子恆喊的每一句姐姐都讓人心動。包括背的那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不要太著急。他希望姐姐能等等他,但安然告訴他,我的人生不是隻有你一個人啊。而安子恆說,可我只有你了。

那一刻,眼淚已經完全止不住。安然的每一次流淚,安子恆的每一次靠近,都讓你的心起起伏伏,動盪不安。

幸運的是他們還擁有彼此。

影片中足球也出現了多次,這是安子恆的最愛。

而安子恆也像一個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最終安然還是沒有簽署那份合同,這是她的親弟弟,她不能不見他,不知道他的生活狀況,哪怕當下她不能夠給予他想要的生活,但她依舊可以努力去實現一切。

北京,研究生只是一個開始。

父母當年對待她的一切恰恰造就了安然獨立的性格,她做的所有也是期待有一天可以得到父母的肯定,並不是只有男孩才可以做到,她能夠做的更好。

內心深處她愛著他們,那件不肯丟的皮衣身上殘存的味道,那些舊物件,那些回憶,以及——-安子恆。

一切的一切會隨著死亡終結。

一切的一切也會隨著生活而繼續。

我們能做的除了抱怨還有改變的能力,讓自己強大,獨立,成為更好的自己。

哪怕拿了一手爛牌,也要打得漂亮。

非常推薦這部電影,張子楓讓我覺得驚喜,妹妹長大了。

而安子恆也可圈可點,讓我的眼淚都拋灑出去。

但願,影片裡的故事不會再發生,男女平等不再是一句口號。

讓我們成為自己,實現自己,努力升級!加油,林奕揚!

那些被父母“優先”放棄的——《我的姐姐》

打的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