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在1500多萬人口的柬埔寨,中資企業也有用工荒

近年來,中國企業因為本土用工荒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外遷東南亞國家,如越南、柬埔寨等,成為熱點經濟話題。其實,在1500多萬人口的柬埔寨,中資企業也有用工荒。中資企業在柬埔寨的用工荒主要呈現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是較難招到符合要求的工人,尤其是技術性和複雜工種。在柬埔寨,要招聘到符合企業需要的工人是一件相對比較困難的事,不像在中國——有相對“豐富”的人力資源供企業選擇。柬埔寨人力資源普遍存在兩大問題:技能欠缺和職業精神。譬如車工、注塑上下模師傅、車銑刨技工等,這類工人在柬埔寨很難招聘到,中資企業通常從國內帶師傅過去,花時間培訓當地員工。柬埔寨本土員工對職業化問題基本上沒什麼概念,懶散和自由又隨性慣了,標準化的工業生產製造所需的職業精神,他們是比較欠缺的。柬埔寨本土員工對於一技之長的渴望並不強烈,但面對批評教育卻又很敏感。工作中上司或者師傅說話語氣稍重一些,他們會採用曠工、不來上班甚至離職等“軟”行為來表示抗議。有時候,中方中層幹部批評基層中方幹部和柬方普通員工,中方基層幹部會吸取教訓,直面問題,思考如何改善,而柬方普通員工會不來上班,也不請假,以此表達自己的不滿。如果企業及時找他們回來上班,他們也會扭捏地回到崗位。如果不理會,過幾天,他們會回來要求結清薪資。當然,柬埔寨也有非常上進的員工,相對而言他們底子比較薄,崗位帶教師傅付出會更多一些。

在1500多萬人口的柬埔寨,中資企業也有用工荒

第二是每月發薪水後一個星期內,人員流動性特別大。企業發薪當天,他們要求不要加班,就是上正班效率也會低下,他們要有時間去花錢。每個月發薪後的一兩週時間,是企業最難受的。在柬埔寨,通常每月發薪後,以一個村為單位員工集體曠工。因為上下班是以村為單位集體租車上下班。手中有錢,及時消費。辛辛苦苦一個月的薪水,“必須”在一兩週內花掉。那種“消費快感”很爽。至於接下來還有兩三個星期沒有錢花的窘迫,遠不如體驗大手大腳花錢的“痛快”。沒錢日子他們“少吃”“忍飢挨餓”,扛不住也會舉債。計劃性和安排未來對於他們來說是極少想過的問題。發工資後的第二天車間通常出勤率不到五六成。慢慢地又會回來上班,因為,錢花光了,必須再來工作賺錢。企業最心疼的是熟練的老員工,好不容易培養出來,如果這幾天內被其他好朋友拉到另外的工廠去上班,他們也就過去了。哪怕過去的新公司派的活兒不屬於他的技術專長,他們也會跳槽。譬如,熟練的車工,可能去電子廠做流水線工人,工資少了似乎不在乎。破解之道就是,企業要及時發動柬埔寨當地管理人員,深入員工所住的村去找他們,一般三天之內就會全部回廠上班。

第三是平時晚上加班和節假日加班幹活有條件。平時晚上加班,要在當天上午通知,他們會利用中午吃飯休息時告知司機。否則,加班後他們沒辦法回家。柬埔寨員工不習慣住在企業提供的集體宿舍,他們的理由是“想媽媽”,本地幹部說是要拿到每個月十幾元美金的交通補助。他們會集體租車並超載來降低交通成本,讓交通補助每月多出幾美金收益。法定節假日調休,中國內地非常盛行,一天法定假湊成三天小長假,三天假湊成一週長假。刺激消費,大家也樂意集中玩個痛快。逢假必調,約定俗成。企業把這一管理思維帶到柬埔寨卻遭遇“軟抵抗”。如:2019年柬埔寨有28天法定休假日。企業調休,他們通常不予理會。按照柬埔寨假日休假,企業調整他們也休,都得支付薪資。不然,柬埔寨和國際工會組織會介入。中資企業只好“入鄉隨俗”按照本國法規執行。

好在經過十幾年的磨合,中資企業在柬埔寨的用工荒有所好轉,希望這種勢頭保持下去。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