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拍行說不出口的真話(二):聲勢浩大搞徵集,目的是吸引買家

時近春未,幾大拍賣行先是高音喇叭喊的山響,接著又是敲鑼打鼓的南北吆喝。不明就裡的觀眾們翻箱倒櫃地尋找壓箱底的寶貝兒,屁顛屁顛地蜂擁而去,希望王寶訓的繡球落到自己頭上。結果是年年看人入洞房,偏偏自己非新郎。難不成那飛上枝頭的薛仁貴,真的是天上飛來的金鳳凰?非也非也,只因為經歷千餘載滄海桑田,寒窯苦守十八載的王寶訓早也逼良為娼,濃妝豔抹地向富豪權貴們頻頻傳送秋天的波菜。好了,言歸正傳。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拒之門外幾乎是廣大藏家揮之不去難以啟齒的羞辱,卻不知冠冕堂皇的徵集活動不過是拍賣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如同自我標榜讓天下沒有難做生意的傑克馬,肚子裡盤算著讓天下人離開淘寶就沒有可做的生意。拍賣行的賣字,已經明白無誤的告訴你,我是賣東西的!我就是賣東西的!!不為了賣東西,我早上起床腦袋被門擠了,真金白銀地為你作嫁衣???可架不住這賣字前面還有一個拍字管著,不能把拍賣中介的法律規定當成一張白紙,更重要地是可以在買家前面裝出優雅體面的逼格:我不是在為自己賣東西,我只是為買賣雙方撮合成交而已。可憐的藏友啊,你以為自己是在送貨,卻不知是在搶拍賣行的生意,是在與虎謀皮!明白這一點兒,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大拍行的徵集地,總是在東部沿海幾個發達城市晃來晃去?一言以蔽之,那是看中人家鼓嚢囊的腰包!要說文物資源的豐富,莫過於陝西湖北河南了,你什麼時候見過他們去西安武漢洛陽搞徵集了?山西煤老闆財氣熏天的時候,好像有拍行不辭辛苦的去過太原,不過不是去徵集,而是去拍賣。不是去割韮菜,而是去宰雞,山西煤老闆也因此被行內人譏為“肥雞”。武漢好像也搞過一次拍賣,因成交差強人意就沒再去了。要說藏品來源,幾大拍行佔盡天時地利,早在全民收藏意識還沒覺醒的時候就己經開始瘋狂掃貨,幾十年囤積的庫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門外託關係送拍的更是能排到八寶山,人家根本不缺你那點兒東西。徵集現場偶而也有少數被看中的,藏家要求上大拍,徵集人員卻只籤小拍合同,起拍價定的也不高,與藏家的期望值相差甚遠,還語重心長地循循善誘:定價低才會吸引更多人的觀注,低開高走他不香嗎?坊間流傳的拍行以小拍吃貨,幾年後自己再上大拍封面的傳言,我是寧信其有也不信其無的。寫到這裡,你是否想起那個盡人皆知的書畫專家劉巖?華豫鑑寶現場以18萬低價誘使寶主賣出《漢陽嵩柏圖》,半年後這幅畫在保利以8千多萬高價拍出。二者操作異曲同工,不同的是,劉巖喪失一個鑑定專家的良心和底線,已經淪落為詐騙犯並最終受到應有懲罰,但拍賣行的買賣合同則充分體現商品時代的契約精神。商業活動以賺錢為最高道德,人家這種低買高賣的操作和所有的生意都一樣,無可厚非。看到這裡,你還會去徵集現場送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