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吐糟!端午話《離騷》

原來粽子是用來防盜的。

唐朝玄宗時,教皇子作文的教科書《初學記》中記載:

周處《風土記》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進筒粽,一名角黍,一名粽。

《風土記》為西晉周處所著,可見當時已有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了。那還是在1700多年前的事情。

那粽子為啥長現在這個樣子,又是如何與屈原扯上關係的呢?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吐糟!端午話《離騷》

屈原像及《漁父辭》,元,佚名仿趙孟頫

《初學記》中在上引文的注中講了這麼個離奇的故事:

據《續齊諧記》中所說,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國人很憐憫他,便於每年的五月五日,以竹筒裝米,投於水中,以祭祀屈原。(原文:

《續齊諧記》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此說若可信,則

最初的粽子並非像今天這樣,而是用竹筒裝著的,大概就是竹筒飯。

那為啥變成用葉子包米、用綵線捆著的樣子呢。這還是屈原親自的指示。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吐糟!端午話《離騷》

年方粽(左)和北方粽(右)

《初學記》繼上文說到:

在漢朝建武年間(“建武”為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第一個年號,為西元25年六月至56年四月),長沙有一位名叫歐回的人,見到了有個自稱為三閭大夫的人對他說:“見到人們的祭品,我很高興,但可惜常被蛟龍給偷走。以後可以這樣做,用菰葉塞在上面,再用彩絲捆紮上。這兩樣東西是蛟龍最害怕的。”(原文:

漢建武年,長沙歐回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回曰:“見祭甚善,常苦蛟龍所竊,可以菰葉塞上,以彩絲約縛之,二物蛟龍所畏。”

所謂“菰(gū)葉”就是茭白葉,是生長在沼澤或溪澗等淺水中的草本植物。《說文解字》中沒有收錄“粽”字,而有其異體字“粽”,解釋為:

蘆葉裹米也

。由此可見,

最初、也是正宗的粽子是用蘆葦葉包的。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吐糟!端午話《離騷》

蘆葦葉

無論是菰葉還是蘆葉,再用彩絲捆起來,為的都是防止水裡的蛟龍偷吃,也就是起到防盜的功能。這一點很重要,如果用錯了材料,蛟龍不畏懼,還照樣偷吃,那屈原還是吃不著粽子。

“離騷”竟然是這個意思!

屈原最有名的詩作就是《離騷》,後人也管楚辭這種體裁的詩歌稱為“

騷體

”,詩人的別稱也叫做“

騷客

”。

其實,這種體裁的文字我們現在人幾乎每天都在寫,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騷客”!

何以見得,這還得從《離騷》這個名字說起。

《史記·屈原傳》對“離騷”一詞的解釋是:

離騷者,猶離憂也。

王逸對《離騷》的註解中的解釋是:

離騷者,離,別也,騷,愁也。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吐糟!端午話《離騷》

《離騷》及屈原畫像

這兩種解釋的共同點是,將“離騷”一詞拆開來讀。這一點倒是符合古漢語的慣例:古代多單音節詞。但漢語中還有一種詞類,那就是

連綿詞

,或是

雙聲

,或是

疊韻

其實“離騷”一詞正是個疊韻的連綿詞,是當時楚國的方言。到了漢朝之後,便寫作“

牢愁

”。而“愁”字古音為“曹”。《說文解字》中有“

”字,解釋為:

慮也。

所以“牢愁”就是“牢慒”。三國時經學家韋昭對“離騷”的解釋是:

浶騷。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吐糟!端午話《離騷》

《說文解字》

由此可見,“離騷”這個古老的詞語,其實依然保留在現代的常用語言裡,只是稍微改頭換面而已。

“離騷”其實就是發牢騷的意思。

同樣是連綿詞,“離騷”又聲傳為“囉嗦”、“鬱陶”等詞。無論如何變樣,其本意都是心中不平、不暢快,而發牢騷的意思。

這在此印證了這個說法:古代重音不重字,凡音相同或相近,都可以替代轉寫。

上面說到《說文解字》中的“慒”字,其實現在也在用,只不過是寫作“糟”,而管“發牢騷”叫做“吐糟”。可見“吐糟”一詞也是由來尚矣。

只是古人發的牢騷能成為千古佳作,而我們今人的吐糟,也就痛快一會兒嘴皮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