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江蘇鹽城大豐:《沙家浜》排演口述系列 十七歲的“沙奶奶”

張惠娟:

1954年生於江蘇無錫。1970年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白駒鎮排演的《沙家浜》中沙奶奶的扮演者。1969年12月,隨曾在無錫商業系統工作的父母下放到大豐白駒公社團愛六隊插隊。1970年6月在白駒綜合廠工作。1979年3月調至無錫絹紡廠工作,歷任車間副主任、書記、廠紀委副書記。2002年至2018年在無錫市南長區五星家園第一社群工作,擔任社群黨總支書記、社群居委會主任、社工站站長,2004 年正式退休,退休後返聘。2007年至2017年當選為無錫市第十四、十五屆人大代表。

江蘇鹽城大豐:《沙家浜》排演口述系列 十七歲的“沙奶奶”

我從小出生在無錫北門附近,那時萬前路周邊文化氛圍濃厚,離家不遠就有兩個戲館——當時叫“中央戲館”和“泰山戲館”。我自小受父親、姑姑的影響,有事沒事就喜歡唱兩句,當時姑姑在戲館票房賣票,為小不點的我開了不少“方便之門”,從小能夠經常溜進戲館看戲,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讓我有了對戲劇的那種“感覺”和“靈氣”吧。記得有些戲,只要聽幾遍基本就能哼哼了,唱詞、唱腔也能八九不離十。1969年我和小我兩歲的弟弟隨父母來到了白駒公社團愛六隊務農。那時,兩個哥哥已早於父母和我分別在大豐農村和射陽一家農場務農。我們一家4口到達團愛大隊後,弟弟上學,母親這時已年過40,在家做家務,家中的勞動力就是我和父親了。雖然當時我也不過17歲,且作為家裡唯一的女孩,從小比較受父母寵愛,但我性格獨立,好勝心強,骨子裡有一種不服輸的韌勁。正是帶著這股韌勁,一到農村,我就與父親一起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下田幹農活,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在生產隊勞動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和父親很快與農民們“打成一片”了。我種過小麥,播過棉種,在水稻田裡插過秧,甚至還與父親一起上過河工,田裡的活差不多都幹過。那時我人雖小,卻毫不吝嗇自己的力氣,掙得成年人的工分。生產隊也照顧我這個唯一的女知青,讓我空餘時間給大夥兒唱唱戲。這樣,在田頭、打場,大家夥兒三三兩兩地席地而坐,我扯開嗓子就唱了起來,農民們淳樸,不管我唱得咋樣,都說好聽,這樣沒多久,我會唱歌的名聲就傳開了。這裡就要說起當時在團愛大隊的醫生胡立中老先生了,行醫口碑甚好的胡老先生家在白駒鎮上,他平日裡接觸人多,自然聽聞了我唱歌的情況,是他向公社宣傳隊推薦了我,真的要好好感謝胡老先生這位伯樂了。

宣傳隊領導第一次到團愛大隊探訪,我不巧外出,沒見著。過了兩天,胡老先生將我帶到了鎮上,由他的女兒昌媛姐(她後來也在劇中扮演一位“民女”)帶著我一起去劇組進行了面試,面試應該就是看形象加表演吧,記得劇組領導當場就讓我唱了幾段,不記得是唱的啥了,反正,這個考核關我是順利通過了。沒過幾天,我就接到通知去劇組報到,與此同時,劇組也表示,我將被安排到鎮上的企業工作,這讓我們全家喜出望外,沒想到唱歌還能唱出招工的好事。

進入《沙家浜》劇組後,分配給我的角色是扮演沙奶奶。後來我才知道,劇組考核我時,看到我那股勁兒,人也長得小模小樣,基本上就敲定由我來演沙奶奶了。這事挺有趣的,當時我虛歲不過17歲,雖然自我感覺演沙奶奶唱腔沒多大問題,但這個年齡與沙奶奶角色年齡相差實在太大,我還了解到雖然白駒鎮宣傳隊只是一個社級業餘文宣隊伍,但多數演員都已經有十多年的演出史,劇組幾個主要演員都有很好的演出功底,配角也各有文藝特長。比如,扮演胡傳魁的陳相濤大哥,上世紀60年代初就在宣傳隊參加演出,後來參軍,在部隊裡也有多年的演出經歷,轉業後成了宣傳隊當之無愧的隊長;扮演指導員郭建光的陳如祥大哥,扮相俊朗,一看就是演“好人”的;扮演阿慶嫂的王月鳳大姐是宣傳隊的副隊長,更是宣傳隊的臺柱子。在劇中,所有與我有對手戲的演員,年齡都比我大,所以,我成了劇組裡年齡最小的演員,扮演的卻是劇中年齡最大的角色。我知道,要演繹好沙奶奶這個角色,對於黃毛丫頭的我,首先需要克服畏懼心理,還必須將沙老太的風格、氣場表現出來,才不至於拖整個劇組的後腿。壓力大啊!就在排練期間,我和另一名知青楊國毅(阿慶嫂B角扮演者)招工的事項落實了,我們都被安排在白駒綜合廠,沒去上班,直接進了劇組,帶薪參加排演,這個不同尋常的安排和待遇,讓我們心存感激。也成了我們不負眾望、排演好節目的動力。在排演中,我最大的問題是需要學會“演”。這也是我與劇組的大姐、大哥們的最大差距。我自小喜歡唱歌,也參加過市少年之家合唱團的演唱,但表演卻是一張白紙。記得劇組人員去鹽城京劇團觀摩學習時,我特別專注沙奶奶肢體表演,帶去的小本子記錄得滿滿當當,回來再在排練中細細揣摩角色。在劇組同志們的精心配合和幫助指導下,對角色的理解和表演終於有了感覺。這裡要說到劇組扮演B角胡司令的冷耀煌先生,當時他是白駒信用社的主任,大家稱呼他冷行長,但他在劇組中不但不“冷”,還特別熱心,在排練中對我進行了許多幫助和指導,對我能把握角色功不可沒。

江蘇鹽城大豐:《沙家浜》排演口述系列 十七歲的“沙奶奶”

《沙家浜》插圖八:

從小在無錫少年宮演唱的張惠娟在白駒團愛六隊插隊時經常在田頭演唱,自此,“小姑娘歌唱得好”的美名遠揚。

為了演繹好《沙家浜》中可敬可親的奶奶形象,進一步貼近角色,我們也是動足了腦筋。記得在演出第七場“斥敵”時,刁德一高喊一聲:“把她帶上來!” 為了更好地體現沙奶奶在出場時既有英勇不屈、剛正不阿的氣勢,又不失被關進牢房受盡折磨後渾身傷痛的形象,我在沙奶奶褲腿的綁帶上做起了文章——原先綁在褲腿上的繃帶綁得不緊,走起路來沒啥感覺,我將繃帶勒得緊緊的,頓時從小腿麻到大腿,感覺走起路也不利索了,得了,要的就是這種感覺。這一出場,沙奶奶拖著沉重而堅定的步伐,踉踉蹌蹌,邊走邊唱到臺中亮相,這時,我自己的感覺有了,觀眾也產生了強烈的認同,表演自然也就成功了。

經過近兩個月的艱苦排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劇組的第一次彩排就一炮打響了。到現在我都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我在臺上表演,看到整個劇場都是黑壓壓的一片,劇場的大梁上都站滿了人,劇終後,觀眾們報以雷鳴般的掌聲,久久不肯離去。這讓我們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在隨後的日子裡,《沙家浜》在鎮上的劇場連演了好多場次,演出成了當時白駒公社及周邊地區的一件文化盛事。劇組還專門組織去了大豐萬盈、小海等地巡演,慰問在那裡下放的白駒知青。外出演出時,劇組實行了準軍事化的管理,一聲令下,大家打起揹包就走,大夥兒同吃、同住、同演出,每到演出時,無論行程多麼辛苦,演出條件多麼簡陋,大家都將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以飽滿的熱情演好每一場戲,這臺上的認真演出與臺下的全神貫注交織在一起,令人難以忘懷。

《沙家浜》的演出成就了我,讓我這位“17歲的沙奶奶”在白駒公社、在小鎮上有了點“名氣”,也讓我在鎮上“沾”了不少光。每每走在街上,我能感覺到人們對我讚賞有加,這讓我多少有點“滿足感”。不過,我內心知道,那是小鎮居民對我的厚愛,我也應當回報這份厚愛。記得有次去飯店買餛飩,店裡的營業員們把手中的活停下來,大家集中在飯廳,熱情地邀請我先唱一段樣板戲選段,看到這份熱情,我清了清嗓子,站在那裡就來一段清唱,在場的營業員和顧客們開心地哈哈大笑,並報以熱烈的掌聲,我自己心裡也是樂滋滋的。有次去鞋店修鞋,師傅們也熱情地要求來一段,我也照樣滿足了他們的要求,最後鞋子修好,師傅們也不用我付錢了。

每每想起當年在白駒鎮的經歷,《沙家浜》的演出給我提供了那麼好的機會,也讓我體會到古鎮上父老鄉親的淳樸和善良,能夠得到他們的厚愛是我的榮幸。為此,我非常感恩這段經歷,感恩那些曾經給予我幫助和關心、支援我成長的所有夥伴們。

光陰似箭,距離當年的演出,已經50年過去了,而我對那段經歷仍記憶猶新。演出結束後,我在白駒綜合廠(後改為白駒紙箱廠)工作了近10年,在那裡又參加了許多文藝演出,受到了更多的關照,也得到了更多的鍛鍊,這為我回到無錫後在工廠工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17歲時我能夠與年齡大許多的劇組人員成為同事、繼而招工進廠,是我隨父母自無錫下放的不幸經歷中的幸運,在水鄉古鎮充滿文化氣息的氛圍裡得到滋養,上世紀70年代末回到無錫後,我在業餘時間,還繼續參加了廠裡、公司、社群各種文藝宣傳和演出活動。這不,現在退休了,我還在市老年大學的錫劇班唱歌呢。

江蘇鹽城大豐:《沙家浜》排演口述系列 十七歲的“沙奶奶”

《沙家浜》插圖九:

沙奶奶演唱的《軍民魚水情》影響力遠遠超出了舞臺,也從舞臺一直唱到了白駒鎮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