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打破愛的枷鎖,讓愛擲地有聲

打破愛的枷鎖,讓愛擲地有聲

一個花季女孩離奇地死亡,讓一個看著和諧的家庭面臨解體,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活在了愧疚和傷痛中無法自拔,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讓我們抽絲剝繭,看個究竟。

1

詹姆斯是一個美籍華人,他的父輩是淘金偷渡進入美國的,從小到大,無論他怎樣努力,他一直感受到的就是當地人對黃種人的歧視,讓他無法融入美國社會。

瑪麗琳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她一直想要擺脫她母親的影響,成為一個醫生(當時的美國,醫生大部分是男人)。但是當詹姆斯和瑪麗琳相愛後,瑪麗琳還是活成了她母親的翻版,成為了一個家庭主婦。

詹姆斯不希望瑪麗琳婚後去工作,他認為女性出去工作,會讓人覺得他沒有能力養活家庭。

瑪麗琳雖然為了愛情妥協,但這讓她壓抑而痛苦,她心裡的做醫生的夢想還是沒有放下,但她沒有和丈夫說出她的痛苦,而是選擇了離家出走,出去備考醫生。但沒有想到,她懷孕了。

獨自在外幾周後,出於對詹姆斯和孩子的記掛,讓她更加痛苦,她又選擇了回家。而詹姆斯在她出走和迴歸中,一直都沒有表達自己的脆弱和對瑪麗琳的需要,對於瑪麗琳為何出走,他沒有和瑪麗琳交流,他只是覺得,回來了就好。

同時,由於母親的離家出走,讓兩個孩子誤以為是自己的錯,這極大地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由於懼怕被拋棄,害怕家庭解體,大女兒莉迪亞處處討好媽媽,凡是媽媽喜歡的,她就喜歡。無論母親希望她成為什麼,她都選擇默默接受。她看醫學解剖書,努力學習物理化學,她收下一本本媽媽送給她的,希望她讀、而她毫無興趣的書。

瑪麗琳也因為大女兒的投其所好,情緒更加穩定,她將偏愛和關注盡數給了莉迪亞。莉迪亞一方面享受著媽媽的愛,一方面又被她的期待壓得痛苦不堪。同時她還要承受哥哥和妹妹因為父母對她的過度偏愛所致的嫉妒。

可是,無論她怎麼努力,她的成績也達不到媽媽的期望值。這種期待和壓力壓垮了她的精神……

這就是《無聲告白》一書的主要內容,《無聲告白》是華裔作家伍琦詩的處女作,小說一發表,立時就登上了2014年亞馬遜年度圖書榜首位,擊敗斯蒂芬。金和村上春樹等99位大牌作家,橫掃歐美所有榜單。

為何《無聲告白》這本書如此受歡迎?因為它準確地戳中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痛點,我們的看似溫馨的家庭,也許是最傷人的。

打破愛的枷鎖,讓愛擲地有聲

2

為何家會傷人?“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定的牢籠,其恐怖在於,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著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無聲告白》裡莉迪亞的故事,是成千上萬家庭的縮影。有多少父母是打著愛的名義,要求孩子活出他們沒有完成的人生。

就像莉迪亞,表面上她是最受父母關心的女兒,家庭的重心都在她的身上。她的哥哥和妹妹還因此而嫉妒她得到的愛。實則,父母對她的愛是有條件的。她只是父母藉以實現他們期望的工具而已。

“這種父母不止剝奪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實際上,他們對孩子的真實感受也常視而不見。他們習慣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卻以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實感受。他們這樣做,會導致孩子嚴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覺,令他們不從自己的身上尋找認識自己,而是從別人對自己的定義中尋找答案。結果就是,他們迷失了自己。”著名的心理學家武志紅這樣分析這種家庭模式下,孩子受到的傷害。

打破愛的枷鎖,讓愛擲地有聲

3

有條件的愛,是一種枷鎖,它鎖住了孩子對自我的探索,對個性的發掘。非常可悲的是,這種家庭模式,一直存在於中國的家庭教育中。

很多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成績十分看重,孩子可以不勞動、不交友,只要保證成績就好,這造成了很多的社會問題。

前幾天,一個朋友打來電話,說她讀高一的女兒堅決不肯上學了。她女兒平時很乖,學習中游偏上,平時也很勤奮刻苦。朋友和老師溝通,也沒有任何頭緒。

女兒沒有早戀、沒有校園霸凌,不知何故,突然就厭學了。朋友在電話裡泣不成聲,說從小培養這個孩子,盡心盡責,現在孩子這樣,這是怎麼了?

朋友的女兒處於青春期,正是敏感、自尊的年紀,他們渴望得到世界的尊重,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但現在學業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很多孩子每天睡眠時間都只有不到六個小時,寫作業都要寫到近十二點,早上五點半就要起來。

當父母沒有體諒孩子的不易,只關注成績的時候,孩子就很可能出現厭學、早戀、焦躁、失眠等情緒,嚴重的甚至還可能厭世。

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小區內,一學生留下字條後跳樓。字條上寫著:“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絕望”等文字,讓人特別心痛。

打破愛的枷鎖,讓愛擲地有聲

據《 2019 中國抑鬱症領域藍皮書》近幾年的調查研究顯示,有近 3000 萬兒童和青少年曾或正遭受情緒障礙的困擾。青少年抑鬱症終身患病率已達15-20%,接近於成人,而有關研究也認為成年期抑鬱症在青少年時期已發病。72%的患者確診年齡在 25 歲之前,在此次調查中,大部分人的初次確診時間集中在中學、大學和工作階段。

朋友家的孩子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學業較重、壓力過大導致的厭學。作為父母,只能先暫時讓孩子休學,做好親情的陪伴,再找心理醫生予以疏導,讓孩子安全度過這個時期,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上學,否則將會讓孩子的病症加重。

就像《無聲告白》裡的莉迪亞,假如哥哥內斯在覺察莉迪亞的焦慮時,能夠重視起來,幫助妹妹從焦慮不安中走出來的話,就有可能避免最後的悲劇。

打破愛的枷鎖,讓愛擲地有聲

4

其實,從現代心理學來看,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應該讓他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達,而不是讓他活出我們大人的模樣。

紀伯倫曾寫過一首詩《論孩子》,這首詩的題目雖為《論孩子》,具體內容卻是論父母之道的。父母們常忽視了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培養獨立人格。他們總喜歡干預子女的一切重大人生選擇。

本詩指出孩子是獨立的,是與父母平等的個體,父母只能給孩子以愛,卻不能代替他們思想、靈魂的形成。

紀伯倫的詩曾寫道:“你們的孩子,

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

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

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

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

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

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

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打破愛的枷鎖,讓愛擲地有聲

5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去經歷,有自己的路去走,如果你的夢想沒有實現,請不要將它寄託在孩子身上。而是應該從現在開始,努力去實現你的夢想。

種一棵樹的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從現在開始做起,永遠都不算晚。

我最喜歡的摩西奶奶,77歲開始學畫,80多歲開始辦畫展,100歲還曾寫信鼓勵了一個“已經三十歲,不知道辭職從事寫作對不對”的糾結的日本人,他的名字叫渡邊淳一。

不要為別人,而要為自己而活。

打破愛的枷鎖,讓愛擲地有聲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按照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伍琦詩這樣告訴我們。

放棄從外界尋找認同,真心地接納和擁抱自己,才能告別過去,找到真正的自己。

願你的愛擲地有聲,而不是無聲告白。

打破愛的枷鎖,讓愛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