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在農村,端午節外嫁女能不能回孃家,外嫁女能不能吃孃家粽子?

我國農村的端午節這天,有的地方的俗語說:“端午吃了孃家粽,一個親人也不剩”,但有的地方說:“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孃家”,這是為什麼呢?

在農村,端午節外嫁女能不能回孃家,外嫁女能不能吃孃家粽子?

仔細比較兩條俗語的含義,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俗,這個地方說,外嫁女在端午節這天不能吃孃家的粽子,分明就是不讓嫁出去的女兒回家過端午節。而在端午節接外嫁女回孃家過節的地方,大多地方是可以吃孃家粽子的,沒有任何禁忌。

1、端午節的別稱又叫女兒節

我國的端午節的名稱很多,有端五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天中節、正陽節、女兒節等有二十多個。說明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在古代的時候,地方不同,節日的風俗就不太一樣。其中“女兒節”這一名稱,現在人很少說起,因此,現在很多人就不太瞭解。其實在我國很多地方的端午節的習俗中,還殘留以“女兒”為主的民間習俗,只是現在的人不太注意罷了。

據《康熙大興縣誌》記載:

“是日少女須佩靈符,簪榴花,已嫁之女亦各歸寧。”

明朝時,湖南湘臨羊樓司有一位叫沈榜的舉人,在任順天府宛平知縣時,寫了一部《宛署雜記》,書中有:

“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清朝乾隆年間潘榮陛所著的《帝京歲時紀勝》一書中,在“端陽”條下也說:“呼是日為女兒節。”

也就是因為這種原因,端午節在古代民間又被稱為“女兒節”。

在農村,端午節外嫁女能不能回孃家,外嫁女能不能吃孃家粽子?

“歸寧”,舊時,通常指已婚婦女回孃家看望父母,也有的說出嫁的婦女回孃家,讓父母看自己在夫家過得很好,以安父母之心,這些學術上的爭論,且不去管他們。這裡根據句中的意思,應該指已婚婦女回孃家與父母過端午節,為當時民間一種端午習俗。

大興縣就是現在的北京市大興區,位於北京市南部,是距離北京市區最近的郊區,在元明清三代被稱之為“天下首邑”。宛平縣也是現在的北京市歷史上存在的一個縣。其地方風俗在古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對其他地方風俗有一定的影響。

我國古代一共有三個節日被稱為“女兒節”,即上巳、端午、七夕。除此以外,還有地方性的女兒節,如四川廣元女兒節,苗族姑娘節等。

2、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孃家

“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孃家”,這句俗語,從一些民俗資料顯示,出自湖北秭歸。事實上,過去古荊楚之地,也就是現在的湖北、湖南及周邊一些地區,都有類似俗語中的說法。這裡重點說說我所瞭解的湖南農村姑娘回家過端午節的習俗。

在農村,端午節外嫁女能不能回孃家,外嫁女能不能吃孃家粽子?

由此可見,端午節被賦予了“女兒節”的民俗內涵,不僅在北方有這種現象,就是在屈原故里湖北,以及屈原被流放的湖南也同樣存在。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湖南的一些農村,雖然民間節日眾多,但人們感覺最為隆重的就是春節和端午節。端午節僅次於春節,親朋之間的來往比春節還要熱鬧,範圍更廣。

從理論上來說,春節和端午節,外嫁的女兒必須回孃家。然而,女兒剛出嫁時,春節期間的初二,有的地方為初三、初四,要回孃家,但是,時間久了就不一定了。一是生兒育女後,不方便了,二是成家立業後,春節要接待客人,女主人走不開。一般由丈夫把子女送到外婆家裡,丈夫還要立馬趕回家,外嫁女根本脫不了身,回不了孃家。

端午節就不一樣了。湖南湘中地區的風俗,女婿在端午節前一兩天,要給岳父“送節”,俗稱“拜端午”,也就是給長輩送節禮。端午節前一天,或者當天清晨,主要是看路程遠近,外嫁女的兄弟要把她們接回孃家。這就是俗語所說的“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孃家”。

過去湖南的一些農村,如果一些外嫁女年紀大了走不動了,或者還年輕,又剛生小孩,不便走動,那就由外嫁女的兄弟把粽子和一塊肉,送到外嫁女家裡來。

也就因為這樣,湖南一些農村,把過端午節說成是“過端午接”。“接”就是接客人到家過節的意思。

在農村,端午節外嫁女能不能回孃家,外嫁女能不能吃孃家粽子?

更為有趣的是,在古代,湖南的一些地方,比如湘西南一帶,為了便於親戚之間的來往,讓端午節過得更熱鬧,也是為了能讓外嫁女安心回到孃家過節,各大姓氏之間,把端午節分開過。

比如說,有的大姓過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有的大姓過五月十五,稱為大端午節,不有一些姓氏過五月十三和五月十四。還有一些地方,村與村之間也分開過端午節,一般從五月初五開始,到五月十五結束,在這十天內,每天都有村莊過端午節。

舊時農村規矩,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女兒外嫁必定是他姓人家,只要把端午節分開過,就可以滿足大部分外嫁女回孃家過節。後來,端午節不僅限於外嫁女回孃家過節,同時還要把親戚朋友接到家裡來過節。因此,這些地方的端午節比春節更隆重和熱鬧。

在湖南農村,這種不同姓氏和村寨之間,不同的日子的端午節,還被賦予了對屈原紀念意義。據說,屈原在汩羅江投江的訊息,在湘、資、沅、澧四水流域內,各個姓氏和村寨接到的訊息時間不一致,有的要快一些,有的要慢一些,於是,各姓氏和村寨就把接到訊息的那一天定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由此才有了不同姓氏和村寨過端午節的日子不一樣。

在農村,端午節外嫁女能不能回孃家,外嫁女能不能吃孃家粽子?

3、端午吃了孃家粽子,一個親人也不剩

“端午吃了孃家粽,一個親人也不剩”這句農村俗語,比較讓人費解。農村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難道只允許家裡的兒子,或未出嫁的女兒吃,不允許嫁出去的女兒吃,這是什麼樣的規矩呢?

這句俗語,不同的地方,因習俗不同,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是外嫁女回孃家時間的說法。

舊時,端午節是春節後,外嫁女回孃家的第一個節日,她們回孃家時,在日子上就有講究。一些地方有“初一十五不出門”的習俗,那麼回孃家過端午節的時間,一般在初二和初三,最遲也不能超過初四。

按農村包粽子的習慣,一般在初二和初三要洗粽葉,並清洗粽葉,初四上午就要把粽子包好,並在下午要把粽子煮好。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要把糯米煮爛,才能使粽子細膩柔軟,入口可化。過去農村一般用柴火煮粽子(還沒有高壓鍋),得慢慢地煮,這就需要時間。一般來說,初四下午開始煮粽子,要到晚上睡覺時才能停火,然後燜在鍋裡,到初五早晨才開鍋。

在農村,端午節外嫁女能不能回孃家,外嫁女能不能吃孃家粽子?

事實上,這是舊時農村人家,希望嫁出去的女兒在端午節以前回到家裡,幫忙包粽子,與親人團聚。如果到了端午節那天才回孃家,就幫不上孃家的忙,只吃現成的,這樣就會家裡的親人越來越疏遠,“是親不是親”了,孃家一個也不親了。

這是人們對外嫁女的一種告誡,對孃家親人要有一個好的態度,端午節只能提前回孃家,不能到在端午節那天才回孃家,更不能推遲到端午節過後才回孃家。

舊時,我國民間有一種“躲端午”的習俗,就是接新嫁之女,或者已嫁之女回家過端午節。也有的地方指把未滿週歲的小孩接到外婆家過端午節,未滿週歲的小孩到外婆家,肯定要小孩母親陪同。這種“躲端午”的習俗,要求必須在端午節前回到孃家,和外婆家,否則就起不到“躲端午”作用。

二是外嫁女回孃家要帶粽子的說法。

有一些地方習俗,外嫁女回孃家前,要在夫家把粽子做好,回孃家時,要帶上粽子,送給孃家的親人。

在農村,端午節外嫁女能不能回孃家,外嫁女能不能吃孃家粽子?

糯稻是我國最早的水稻,也是最原始的水稻品種。粽子是糯米做的,而糯米煮熟後,是相互粘在一起,無法分離,特別是糯米做的餈粑,更是如此。在古代民俗中,糯稻和糯米做的餈粑象徵著親情不可分離。比如,農村祭祖時,貢品就少不了糯米做的餈粑,餈粑表示祖先與後人的血緣關係。這是水稻種植區遠古先民對糯稻崇拜的遺存。

如果女兒回孃家,要帶上足夠的粽子,分送給親人,表達自己對親人的心意。端午節那天,外嫁女只能吃從自己夫家帶來的粽子,這樣又表達了對丈夫的親情關係。如果回孃家不帶粽子,表示與孃家不親,而端午節吃孃家的粽子,又表示與夫家不親。如此,不就是“一個親人也不剩”了嗎?

三是端午節外嫁女不能回孃家的說法。

這種說法,在我國農村只是極個別地方的習俗。意思是說,端午節外嫁女不能回孃家。“吃孃家粽”指女兒回孃家。如果外嫁女不能回孃家,就會給孃家人帶來各種災禍。這樣,孃家人就再也不能與外嫁女來往了,也就是“斷親”,與孃家斷了親,不就是“一個親人也不剩”了嗎?

從這種地方習俗來解釋,明顯帶有迷信色彩,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其目的就是為了嚇唬外嫁女,讓她們不要在端午節那天回到孃家。

在農村,端午節外嫁女能不能回孃家,外嫁女能不能吃孃家粽子?

總而言之,我國地方民俗,既具有多樣性、地方性,同時也具有變異性。也就是說,某一型別的民俗,在流行傳播過程中,受地理環境、歷史時代、民族文化傳統等諸多因素影響,其內容或者形式會發生變化。我國各地豐富多彩的端午節風俗和文化內涵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