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美國火上澆油式勸架,一邊呼籲巴以停火,一邊向以色列兜售武器,難道忘記自己的美聯社怎麼被炸了嗎?5月17日美國向以色列出售超過 7。35億武器,還稱自己正在透過外交渠道,試圖結束雙方的衝突。難道現在勸架已經流行遞刀了嗎?為什麼美聯社遭到以色列轟炸,美國依然願意將武器賣給以色列呢?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1947年11月聯合國透過巴勒斯坦分治方案,決定在該地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和一個阿拉伯國家,還打算將猶太教和耶路撒冷,視為“聖城”的耶路撒冷實施共管。由於決議對土地的分割有利於猶太人,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強烈反對,不過最後以色列還是成功建國了。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然而就在建國前夕,美國正式知會以色列,如果以色列宣佈建國,美國會承認以色列,但絕不會給予其任何援助。當時的以色列只有幾十萬猶太人,沒有軍隊只有民兵,因此大部分以色列官員反對建國,只有本古裡安強烈要求建國。他堅信以色列地處亞歐非三大洲要塞,只要以色列能夠站穩腳跟,美國不支援他們,自會有其他大國主動支援以色列。畢竟出一份援助物資,便能換取對中東這片土地的影響力,怎麼算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後來到了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佈建國,幾個小時後,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埃及、等國都對以色列進行了宣戰,戰爭持續了數月。一開始阿拉伯聯軍佔據上風,可誰料以色列越打越勇,儘管付出了慘重代價,但以色列仍舊贏得了勝利,還順便佔領了大片土地。這次戰爭期間,美國確實保持了中立,對交戰雙方都實行了軍事封鎖。不過還有一個國家主動幫助了以色列,這個國家就是當時實力強悍的蘇聯。戰爭開始後,蘇聯賣給了以色列不少武器,而且還透過捷克幫助以色列訓練出了第一批空軍。既然以色列最開始是蘇聯的小弟,那為什麼後來又和美國攪在一起了呢?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原來就在以色列建國後,埃及發生政變,新政權封鎖了蘇伊士運河,禁止以色列船隻經過,以色列決定反擊。1956年在英法兩國的幫助下,以色列進攻埃及,奪得了蘇伊士運河的通行權,這就令美國和蘇聯不高興了,畢竟這場戰爭表面是以色列和埃及之間的戰爭,但實際上是英法和美蘇之間在爭奪中東的控制權。這次戰爭使得以色列同時得罪了美國和蘇聯,於是法國成為了以色列主要合作伙伴。太平日子沒過幾年,埃及切斷以色列供油管道,敘利亞還時不時向以色列境內扔炮彈,更可怕的是幾個國家還打算改變約旦河流向。一旦約旦河改道,以色列必然會被渴死,當時以色列希望透過談判解決問題,可蘇聯能給它這個機會嗎?他不斷地向埃及洗腦說:“以色列準備發動戰爭了,你也趕緊準備吧!”就是在蘇聯的一步步教唆下,反以同盟更加團結了。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他們不斷向邊境增兵,當時以色列的狀況可以說是十萬火急,更要命的是為了防止以色列主動出擊,法國和美國直接放狠話,倘若以色列膽敢先動手,法國馬上停止所有軍事援助,而美國則直接炮轟以色列。可是如果不戰以色列必死無疑,戰了反倒有一絲生還機率,當時以色列決定破釜沉舟賭一把。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1967年6月5日早晨,以色列空軍傾巢而出,幾個小時後,埃及幾百架戰鬥機覆滅,敘利亞、約旦空軍也被消失殆盡。之後的幾天,以色列陸軍三面出擊,將埃及、敘利亞、約旦打得丟盔棄甲,6月11日戰爭結束,而這次的戰爭也被稱為六日戰爭。這次的戰爭讓猶太民族重新控制了耶路撒冷的聖殿山,或許大家會好奇美國不是說過,以色列敢主動發動戰爭,他就要炸了以色列軍隊嗎?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那六日戰爭時期,美國在幹嘛呢?其實當時美國確實想炮轟以色列,可惜當時美國軍隊最快反應時間只有4天,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戰爭早就結束了。六日戰爭過後,以色列一時聲名大噪,今後任何一個大國想要控制中東,都無法繞開以色列。而美國也徹底意識到,與其迫使以色列和其他大國結盟,還不如將它拉到自己陣營,更何況若論實力,中東哪個國家能比以色列更靠譜呢?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1962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和以色列外長舉行會晤,雙方一致認為,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有著特殊關係。之後肯尼迪還表示,美國將擔負起保證以色列領土完整的義務。那麼美國人是如何履行義務呢?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自從美國決定扶持以色列後,美國經常對以色列實施軍事援助,尤其是到了六七十年代,美國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數額,高達上億美元。此後的以色列每年平均能從美國人那裡,獲得26億美元的援助,以色列徹底抱上了美國的大腿。而美國在中東地區,也安插了一枚強有力的棋子,後來在美國的幫助下,以色列贏得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的勝利。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不過這次戰爭也使西方國家,認識到了阿拉伯國家的力量,從而改變了西方國家的中東政策,於是美國便改變偏袒以色列的立場,逐漸開始改善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之後以色列和美國簽訂了《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和其他兩個戰略協定。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以色列很大程度上會在中東活不下去,畢竟以色列當時得罪了不少中東國家。甚至有以色列高官宣稱,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以色列的生存和繁榮將會面臨崩潰。而當時美國總統里根也曾說過,唯一堅決站在我們一邊的國家是以色列,里根在參加美國猶太人的傳統節日時還說:“如果以色列被迫離開聯合國,那麼美國將同以色列一同離開。”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不過到了奧巴馬執政時期,一切都發生了悄然的轉變。自從奧巴馬上臺之後,主動收縮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開始積極地向阿拉伯世界示好,尤其是在對待巴勒斯坦的問題上,奧巴馬還曾說過:“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家,是我的承諾。2013年奧巴馬訪問以色列時,還強烈要求,以色列尊重巴勒斯坦民眾的自決權。奧巴馬的這番話,無疑是在打以色列的臉,2016年聯合國透過決議,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巴勒斯坦,被佔領的土地上修建定居點。而這項決議投票表決時,奧巴馬政府卻投了棄權票,這讓以色列惱火不已。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急劇下降,而伊朗也開始在中東擴張,以色列失去美國的全面支援,便暫時蹦躂不起來了。後來特朗普繼任總統後,開始親近以色列,但是在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影響下,美國政府依舊延續了奧巴馬,在中東地區“不介入”的政策。不過在巴以問題上還是相對偏袒以色列的,或許大家會好奇美國偏袒以色列,僅僅是因為想在中東佔據一席之地嗎?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其實美國是一個以外來移民為主體的國家,歷史上長期四散飄零的猶太人,也是美國移民的一部分,早在1645年就有25名猶太人,去往美洲進行定居。而美國則是1776年成立的,經過上百年的時間後,美國已經從昔日的英國殖民地,發展到了世界頭號強國。而美籍猶太人也已有幾百萬人,儘管猶太人還未佔美國總人口3%,但他們在美國的影響力,卻是非同小可。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猶太人自古以來都十分聰明,尤其是在經商方面,據統計有58%的美籍猶太人擁有大學文憑。這個比例,讓美國本土居民都自愧不如。猶太人較高的教育水平,再加上經商天賦,讓他們在美國許多領域,都擁有了話語權。其次猶太人的參政意識也很強烈,只要美國大選,有投票權的猶太人,幾乎都會投下自己的一票。以至於雖然猶太人佔美國人口比例不多,但他們依然可以掌握選票的20%,這也是美國政客無法忽視的力量。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並且猶太人還在美國組成了一個美國以色列人委員會,每年可以輕鬆籌集上千萬美元活動經費,他們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組織,鼓勵美國政府和民眾向以色列提供物資支援,更重要的是猶太人還掌控了美國的媒體輿論。大家或許也很少聽到猶太人的負面報道,並且要想在美國新聞界立足,就要支援以色列和猶太人。因此美國親近以色列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美籍猶太人依舊是美國人,他們之所以能讓美國做出有利於以色列的決策,本質上其實還是因為這種決策,符合美國和以色列的共同利益。而且如果以色列觸碰了美國利益,他們還是會站在美國這一邊的。

巴以衝突不斷,拜登“火上澆油式”勸架,以色列為何如此硬氣?

1991年伊拉克炮轟以色列,為了保證美國孤立伊拉克戰略需要,一向強硬的以色列並未還擊,海灣戰爭結束後,以色列又在美國的督促下,不情願地參加了中東和平會議。雖然捱打不能還擊有些惱火,但是美國的後期大量援助,也讓以色列覺得很值。綜上所述,一切都是利益使然罷了,至於以色列炸美聯社大樓,除了大樓被毀,美國政府並未有任何損失。相反還可以讓美國在輿論上贏得一份說辭,大家對於美國火上澆油式勸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