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什麼是新媒體?新到底新在哪裡?怎麼讓使用者成為你的“自來水”

新媒體運營是透過現代化移動網際網路手段,透過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興媒體工具平臺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透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訊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的營銷目的。從最早的紙媒、廣播的點到面,到電視的點到點,到後來網際網路的面到點,再到現在基於大資料分析下的移動網際網路的點到點,新媒體的新,到底新在哪裡 ?

新媒體最早出現於1967年CBS公司的EVR商品計劃,以區別於過往的紙質媒體,而現階段的新媒體更多的是指代變革之後的媒體形態,數字化、多媒體、網路制、個人向成為其核心,以前的媒體,是你說我聽,現在的媒體,是大家說大家聽,也就是所謂的媒體社會化和社交化。不管是舊媒體,還是新媒體,運營的目的永遠是為了產品營銷和品牌宣傳提供服務,只不過在如此眾多的資訊平臺中,如何讓你的目標使用者關注你、閱讀你、接受你、購買你,甚至變成你的“自來水”?

這是一個使用者距你只有眼睛到螢幕距離的時代,這是一個使用者吃頓飯的時間就能喜歡你或者厭惡你的時代。於是,有人發明了私域流量,這個有點“

新瓶裝舊

”的新概念。所謂的私域流量,直白點講,就是企業自主擁有的、可以免費多次利用的流量,而與私域流量相對應的就是公域流量,至於為什麼會出現私域流量這個概念,則是因為公域流量越來越貴,而且廣告的投放是一次性的,很難在短期內產生規模效應,所以企業必須學會自造流量,並且經營自己的流量,把公域流量沉澱在企業自媒體裡,構建自己的使用者陣營。所以私域流量早已有之,經營使用者是私域流量、品牌社群是私域流量、消費者心智圈層是私域流量、建立自有營銷陣地是私域流量,只不過基於技術層面更加強調了自媒體的重要!

新媒體時代的最大特徵———眾人皆媒體,變卻眾人心

不管媒介形式如何去改變,傳達的依然是內容,而內容最大的作用便是影響,最本質的要求便是吸引。新媒體的傳播三大特點,一是

圈層性

,基於社交媒體的鏈式傳播特性,使得內容影響力的輻射帶有強烈的圈層特性,在一群人中已經盡皆知的事情,在另外一群人中可能沒人知道,年齡、地域、階層、興趣等都會構成圈層;二是

隨機性

,人際傳播的“裂變效應”,使得一則訊息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充滿極大的不確定性,人人都是自媒體,爆料性的訊息在極短時間內就能傳遍全網,這是諸多現象級“突發事件”產生的根本原因,大眾在第一時間要的永遠不是真相而是談資;三是

情緒性

,情緒是社交媒體傳播的核心動力,不同的情緒會帶來不同的生理反應,而不同的生理反應又會具象為不同的應激行為,它與情緒的積極和消極無關,只與情緒的強烈程度有關。新媒體運營本質上和市場運營沒有區別,如果把媒體看成渠道,那麼內容便是產品。

新媒體的內容運營一定是以大資料思維為主導的一系列資料化動作,好的內容是製作出來的,更是可以衡量並且歸納出方法論的,但前提是是否有足夠的資料來去支援你的內容。所有的營銷和運營針對的都是人心和人性,而由於通訊技術和工具終端的影響和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新媒體的內容運營,更是直麵人性最深層的慾望,那麼內容製作的底層邏輯就是講一個故事,講一個好的故事,講一個能讓人身臨其境、深度參與的故事!假如愛情是社會的主旋律,而悲劇則是最能夠引起共鳴的,除了愛情和悲劇,一個故事裡面還需要包含希望、激情、美好、衝突、信任、好奇、兩性甚至意外等等這些最能夠吸引人眼球的因素,利用心理學,讓內容在選題方向之初就更具傳播力,使用者永遠會優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這些興趣永遠都來自最本質的慾望和需求,內容的運營在心理,而使用者的運營在心理,更在行為。成功不可以複製但可以借鑑,借鑑的不是路徑而是邏輯和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談了這麼多大都離不開內容,那麼接下來就聊聊變現規律,從點到線,再從線到面,再到最後的從面構網,網際網路的時代每個人、每件事、每個產品都是埠。而變現規律大多分為這三種,一是

產品

,獲取使用者、把控流量。透過入口及產品獲取使用者,最後靠流量變現來獲取盈利;二是

內容

,生產內容,增加使用者黏性。透過組織線上線下活動,授課,講座,培訓,沙龍,行業大會,論壇,峰會等各種形式變現,同時給使用者帶來更有價值的資訊及資源;三是

服務

,透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CRM、朋友圈、軟體API等工具服務獲取使用者資訊,沉澱使用者池,從而帶來銷售轉化。最後切記IP的打造邏輯是從

價值觀→故事→角色

,但是 IP推廣的核心邏輯是

角色→故事→價值觀

,這是人們接受事物的正常邏輯,一定是先接受人設,再去探尋人設背後的故事。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人心確實善變,意識也確實很容易受到影響。對於新媒體運營而言這些理論和案例只是輔助,最核心的要求永遠只有一點,

人情練達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