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今天一位朋友和我聊天,談到了佛教的話題,他問我:“我知道佛教是教育人向善積德的,還具有很高的智慧。我想信佛,但我覺得如今的佛教界似乎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我學佛依什麼來判斷真假、正邪?怎樣才能不走彎路,不走邪路?” 我告訴他:“要以佛說的四依法為準則。” “什麼是四依法?” 他問,我告訴他: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教給了弟子

四依法

第一是依法不依人;第二是依義不依語;第三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是依智不依識。

“能逐一說說嗎?”他迫切地問。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當然可以。但我認識淺薄,只能略說供你參考。四依法的第一條是:

依法不依人

。佛祖圓滿成佛後具備了大智慧,所說的一切法都 是從佛的性德里面流露出來的,是最真實圓滿的。佛滅度後,弟子們將佛所說的一切法進行集結,記錄成文字,就形成了現在的佛經,佛經就是學佛人的教科書。 為什麼不能依人?因為一般人修得雖然好但沒有成佛,性德未能全彰。即便是修成等覺菩薩也還有一分無明未破,他所證的性德沒有佛的德性圓滿。因此,在‘法’與‘人’的選擇上,要依法不依人。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現在是末法時期,魔強法弱。一些 所謂的學佛人業障深重,不深入經藏,對佛教根本不瞭解。雖然天天趕法會、跑道場、拜高僧,表面上看似學佛了,但還是迷惑顛倒、依人不依法,這就出問題了!所以一定要記住佛的話,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法就是佛教經典,要以佛經為依據,對佛經裡面所說的這些理論、方法、境界,我們要深信不疑,要依教修行。現在有很多人批評佛祖、毀謗佛經,甚至還要改編佛經,這些人都是邪師,一定要認識清楚,千萬不能上他們的當!”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如果是有名氣的僧人說的話跟佛經內容不相同,也不能相信了?”他又提出一個新的疑問。

“名僧不一定是明師,他也是人,佛祖是真正的明師,當然要依法不依人。不過,對於僧人我們要格外尊重,他們是代佛說法的專職老師,所講的內容應該與佛經的內容完全一致,但有時由於我們對佛教的認識不足或修行的境界不夠,常常會起分別心,誤把法師的開示與佛經內容相對立,這就是我們自己錯了。這個問題要特別注意避免,遇到法師所講的內容有聽不懂的或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虛心向法師請教。如果經過探討,他人所講的內容確實與佛經不同,那就以佛經為準。做到依法不依人。”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我明白了,法師或者居士講經,是幫助我們詮釋佛經理。無論是講經人還是聽經者,都應以佛經為準。你剛才把佛經稱作學佛人的教科書,我很認可”朋友說。

我聽了,點頭讚許。“第二條是

依義不依語

。'義'是佛講的意思,'語'是語言,記錄下來就是文字,文字是語言的符號。所以我們要依義不依語。語 的多少沒有關係,只要意思正確就行了,這是一個重要的標準。佛教徒誦經之前唸誦的《開經偈》是武則天皇帝所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誦經、講經、聽經的目的,都是為了理解佛的‘真實義’。‘依義不依語’的目的是為了破眾生的執著,是教我們不要執著文字相,不要執著言說相。例如,有人見到了《妙法蓮華經》,就望文生義地說,‘這部經是專門講蓮花怎麼生長的‘, 這就完完全全錯解了佛經的本意!”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朋友很恭敬地說:“佛經博大精深,每一句經文、每一個字都意義深廣,萬萬不能亂猜,胡亂解釋。”

“對啊,依義不依語很重要!”我接著說,“第三條是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簡單地說,能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迴,了生死出三界的經典,這叫‘了義經’;如果這個經典沒有辦法幫助你這一生超越六道輪迴,這個經典就叫‘不了義經’。經典如此,法門也是如此,不能超越三界生死輪迴的法門,是‘不了義的法門’;能夠超越三界生死輪迴的法門,這叫‘了義的法門’。‘了義’與‘不依不了義 ’也是相對的。”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我好像明白了,佛陀一生講經說法,也是根據眾生的根性,由淺入深,先說不了義經,再說了義經。我打個比方:就像中學的課本相對於小學的課本就是了義的;中學課本相對於大學的課本就是不了義的。”朋友很興奮地說。

“你很有智慧!”我誇朋友說,“那麼,第四條是

依智不依識

,智是智慧、理智;識是感情 、情識。學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感情, 還在六道輪迴中!依理智,才能超越輪迴!所以,平日生活修行中要有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這就是依智不依識。我們能守住佛的遺教——四依法,就如同在佛的身邊沒有兩樣。所以學佛的人能守住佛的四依法,就能辨別真偽,在成佛的道路上不走彎路。”

和朋友探討佛說的“四依法”

“我明白了!”

我的這位朋友善根深厚,悟性很高,我建議他在適當的時機,去寺院皈依三寶,成為佛弟子,他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