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金庸浩然正氣,古龍奇險詭譎,是什麼造就了武俠宗師的生花妙筆

武俠宗師的千古爭論,愛金庸還是愛古龍,把你的理由說出來

新派武俠小說,其始發端當推民國作家學者

李壽民,他從小隨父雲遊,曾三上峨眉,四上青城,在處女作《輪蹄》中首用“還珠樓主”筆名,人遂名揚天下,可惜蜀山未完。

當代武俠作者,則非金古梁溫四位大師,分別是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雖然以上幾位,都或多或少受到還珠筆法影響,而可稱作繼任宗師,只有金古而已矣。

金庸浩然正氣,古龍奇險詭譎,是什麼造就了武俠宗師的生花妙筆

武俠痴迷者們,有人喜歡仿寫金庸,有人喜歡仿寫古龍,但是前者的中正大氣和宏偉格局學不來,後者的冷酷孤僻和對人性深刻認知,又達不到那種境界。大師就是大師,可仰望而不可企及。

金庸在他94歲的時候,帶走了整個江湖;古龍在他48歲的時候,結束了天馬行空的詭譎筆觸。不知兩位大俠在另一個世界裡,是否有所交流。

金庸浩然正氣,古龍奇險詭譎,是什麼造就了武俠宗師的生花妙筆

金庸的劍,古龍的刀

刀劍之二物,刀被稱為“百刃之膽”,因其雄渾豪邁、揮如猛虎和大開大合的風格而著稱於世, 劍則號稱“百刃之君”,以穿、刺為主,劍走輕靈,攻敵破綻,連綿不絕卻風度翩翩。說起來,刀才是漢族正統產物,劍非中原發明創造,然而從三代至秦漢以降,劍的實戰作用逐漸被刀替代,劍變成了代表統治階層尊嚴、地位的象徵用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推崇。由於這種分別,加上幾千年儒家文化的灌注,刀劍又有了“君子”、“俠士”之別。

金庸先生無疑是武俠之劍的代表,文筆雍容而富有典雅之氣,十五部小說洋洋灑灑,堂堂正正,自有一股大開大合的王者氣象。古龍先生則更像是一把的刀,作品文筆霸氣四溢,帶著不容置疑和挑遜的強大氣場,筆法偏執帶著執著,即使採用的基本句式,短小精悍,節奏感強烈,也都與眾不同。

金庸先生無疑是個學者,他的作品中飽學天下的人物不少,耳熟能詳的比如碧海桃花的有魏晉遺風的奇人黃藥師,還有那位聾啞谷看守棋局的聰辯先生蘇星河,在他筆下,像梅莊四友、函谷八友之流,竟是“附庸風雅”,已經落了下乘。金庸先生筆下,琴棋書畫、陰陽五行皆可作為武學淵源,比如黃藥師的碧海潮生曲、黃鐘公的七絃無形劍、衡山莫大先生的瀟湘夜雨“琴劍合一”,更有將情懷納入的事例,比如劉正風曲洋厭惡世俗險惡,將全副心境融入一篇《笑傲江湖》;被惡徒暗算跌落懸崖的逍遙子,孤注一擲擺下珍瓏棋局,卻又擾動天下武林人物心緒;木桑道人外號千變萬劫,既是武功的讚譽,也是痴於對弈的暗喻,練就一手“漫天花雨”,也是從棋盤中得來。

金庸浩然正氣,古龍奇險詭譎,是什麼造就了武俠宗師的生花妙筆

古龍先生筆下,沒有諸多花招套路,有的只是在千難萬險中學會的求生之道,都是在性命須臾之間千錘百煉的人生領悟,他的筆下人物,頂級高手的共同之處,都沒有什麼武功套路,即便有套路,臨敵之際不過一招一式,電光閃耀間勝負已分。比如月圓之夜的紫禁之巔,葉孤城和西門吹雪在皇宮頂上決鬥,制勝的絕招在心境,而不是招數;靈犀一指,萬無一失,陸小鳳的成名絕技也只是兩根手指,無論何種攻擊,用兩根手指可以輕鬆破解,反敗為勝,化解危機,卻沒有什麼固定招式;傅紅雪的出手不凡,絲毫不受身有殘疾的影響,沒有多麼複雜的招式,每天練拔刀千次,只要出招就是一招斃敵,絕不會再用第二招,速度快就是他們的秘訣。

作為君子劍,金庸小說追求的戰鬥,最佳結果是“

點到即止

”,泰山比劍時面臨危局,嶽不群即主張,“

五嶽劍派合而為一,本意是減少門戶紛爭,以求武林中同道和睦友愛,因此比武只可點到為止,一分勝敗便須住手,切不可傷殘性命

。”岳家小姐巧計打傷莫大先生,卻捱了惺惺作態的嶽掌門一巴掌,只因說好“點到為止”。雖說君子劍到底是個偽君子,然而他的主張卻代表了江湖規則的正統,而受到群雄尊崇。

作為俠客刀,古龍作品卻充滿各種戾氣,但凡比武多為性命拼鬥,一招之下勝負立分。龍鳳環與小李飛刀,宿命的決鬥,沒有人看到過程。結局當然是上官死在小李飛刀下,就連阿飛也很想知道,李尋歡是怎麼發出致命一刀,但他沒有問,因為他知道李尋歡不會說。原文寫道,“

那一瞬間的光芒,那一刀的速度,根本就沒人能說得出

”。羅生門式的寫法,原就是古龍先生擅長。

雖說金庸是劍,古龍是刀,然而文筆情節上說,金庸的厚重磅礴與古龍的輕靈變幻,反而生出出乎意料的美,楊過華山之巔見到的玄鐵重劍,探花郎克敵制勝的小李飛刀,是劍有刀之魂、刀有劍之靈,箇中奧妙,非宗師大家難以駕馭。

金庸浩然正氣,古龍奇險詭譎,是什麼造就了武俠宗師的生花妙筆

金庸的正,古龍的奇

金庸先生之文墨大開大合,情節設定如同長風破浪,層層疊疊,連綿不絕,總有佳境抬望眼;古龍先生之控筆筆走偏鋒,故事鋪陳好似詭譎迷霧,若隱若現,似夢似幻,奇絕處自有柔情。

武俠文學一脈,因為上世紀某些不可言說之客觀因素,列入不良作品遭到歧視和封殺,大陸地區失去土壤,能夠留存併發揚的,唯香江可稱最佳。而新派武俠中,宗師級別非金庸古龍莫屬,其他名氣再大、作品再好,也只能屈居末席。

如果把文學創作看作一場長期戰鬥,那麼“奇正之變”的運用,則是作家文筆控制的頂級藝術。孫子曰,“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孫子兵法·兵勢篇》)。金古二人恰好代表了武俠創作的“奇正”,而金氏正氣開合,與古龍偏師取勝,皆符合兵法之道。

既是武俠小說,就以招數對戰論之。

金庸筆下的俠客對決,一啄一飲皆有因果,一招一式都有來處

比如《雪山飛狐》中的胡苗頂級對決。胡一刀大戰苗人鳳。只是一場世家恩仇,卻被筆者擴寫成一部小說,各種糾葛纏繞其中,仇恨矛盾穿插其間,娓娓道來。四大衛士中,胡一刀最強,也熟悉四家前世因果,本來不想將醜事宣揚,奈何苗人鳳受人蠱惑定要“報仇”,還打出了“打遍天下無敵手”這個招牌。此後,胡一刀千里奔襲仗義替苗家報仇,最後胡苗不打不相識成為知交。

最後的結局,胡一刀中毒而死,這毒劍是被人抹到苗人鳳劍上,陰損之人就是田歸農,而胡夫人將孩子託付給苗人鳳後自刎殉夫,“

我這幾日,親見苗大俠大仁大義,知道這孩子是託付得過了,我就不多吃這二十年的苦頭了。

一場決鬥撐起一部小說,一連串細節豪氣充溢,俠客們瀟灑倜儻,已到極點。雪山飛狐,苗胡大戰,沒有其他小說高深玄幻的武術,但讀來卻是心潮澎湃,是因為胡苗二人非只是武功第一,更在氣度奪人。這就是金氏武俠的大開大合,君子氣象。

金庸浩然正氣,古龍奇險詭譎,是什麼造就了武俠宗師的生花妙筆

古龍筆下的高手拼鬥,簡簡單單一招之間,勝負生死立時決斷

古龍小說改編電影不少,很多大牌導演都喜歡古龍的本子,只因為古龍手下的高手對決,把三百五百的回合制,轉化為心理博弈之後的一招制敵。古龍俠客們出手之前,心理天人交戰早已勝負分別,而在電影,展示心境總比長篇大論來得簡約簡單。

來看《天涯·明月·刀》,號稱“天下第一快刀”的傅紅雪,遇到了另一位青年高手阿飛,他手中緊緊握著自己的刀,而對面的阿飛,只是坐在桌子旁邊,吃飯。故事描寫至此,兩人的高下,讀者已有初步結論,胸有成竹的人才會鎮定自若。

傅紅雪殺人無數,身上的殺氣逼人,而阿飛除了眼前的飯,桌子上只有一根一尺多長的樹枝,就是這樣一根樹枝,竟然制住了“天下第一快刀”。周邊的夕陽西下,落葉蕭蕭,肅殺悲涼之氣更烘托了全場緊張氣氛。一個刀手瞪著一個吃客,這種看似滑稽的烘托矛盾寫法,是古龍先生慣常使用的。經歷生死無數的傅紅雪,就這樣失去了拔刀勇氣,看上去不可思議,讀起來卻又情理使然,為什麼,因為看客們都知道,只要一拔刀,傅紅雪的咽喉立刻就會被對方的樹枝洞穿。實際怎麼樣呢?倆人並沒打起來。

大篇幅的氛圍烘托,大段的心理描寫,看到底實際上面對面的兩個人都沒有絲毫動作,然而讀者們都要大呼過癮,並隨之緊張,這種對武功的描寫,就像西部牛仔的持槍對決,無論高手低手,對戰時只是在毫釐之間,這是當時武俠小說家們極少使用的,或許是古龍故意為之,也或許是古龍不會描寫招式對決。效果確實達到了。

金庸浩然正氣,古龍奇險詭譎,是什麼造就了武俠宗師的生花妙筆

金庸的茶,古龍的酒

寒夜客來茶當酒。金庸筆下的茶,就像古龍筆下的酒,既是豪俠們不可或缺的,更是作者自身的寫照。

]1985年9月21日,嗜酒如命的熊耀華(古龍原名)在臺灣去世,年僅48歲。一代武俠宗師就此殞命,令人唏噓不已。酒成就了一代文風,也害死了這位文壇奇才。古龍小說與酒相伴相生,他的故事可以沒有時代背景,但不可以沒有酒和女人構築的精神世界,悲劇色彩成為通篇主基調,就是古龍成熟的標誌。

據說,古龍先生曾經賒欠稿費喝酒,他句子的短平快,也是為了湊稿買酒,他筆下的許多著名人物,李尋歡、陸小鳳、楚留香、蕭十一郎、胡鐵花、孟星魂……無一不是嗜酒如命的狂徒

,無論這些俠客多麼名震江湖,多麼武藝高強,在一杯水酒面前,立即顯出“江湖寞落”的頹態

,文如其人,這些形象就是古龍

精神世界的真實寫照。

用古龍先生的話說,“

我愛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喝酒時的朋友,還有喝過了酒的氣氛和趣味,這種氣氛只有酒才能製造得出來。

”看來,酒是他生命的催化劑,也是他解除悲涼寂寞的藥。而在《七種武器》裡,古龍解釋得更加透徹,“

酒是種殼子,就像是蝸牛背上的殼子,可以讓你逃避進去。 那麼,就算有別人要一腳踩下來,你也看不見了。

”寫書是為了喝酒,喝酒,是為了逃避,一個死迴圈,唯有讀者們一飽眼福,在古龍的痛苦中享受武俠盛宴。

據說,在古龍臨終前,臺灣著名作家、學者林清玄去看他,古龍送他一句話,“

過去開杯痛飲,是要掩飾內心的空虛,現在看到陌上的花,也可以醉了

。”離開酒的古龍,是失去了靈魂的古龍,一個星期之後,他就去世了。

金庸浩然正氣,古龍奇險詭譎,是什麼造就了武俠宗師的生花妙筆

與古龍的世俗江湖不同,金庸身上更多的是儒雅,茶恰好是這種溫文爾雅的代表。2003年,金庸先生在家鄉浙江杭州組織“金庸書友會”,並在西湖畔創辦金庸茶館,並以此為名出版《金庸茶館》雜誌。發刊詞中,金庸寫到,“

小至九歲,老至八九十歲,大家都可來泡一杯龍井,指出金庸小說中的錯誤,我和各位書友談天說地,高興之極。既交朋友,又遣雅興,豈不快哉!

”瀟灑豪情溢於筆端。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好茶從來都是名士大俠喜愛之物。比如《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初見黃蓉時,“

只要了四碟精緻細點,一壺龍井,兩人又天南地北的談了起來

”;《倚天屠龍記》裡,趙敏將張無忌等明教高手請到綠柳山莊飲茶,“

說話之間,莊丁已獻上茶來,只見雨過天青的瓷杯之中飄浮著嫩綠的龍井茶葉,清香撲鼻

”;

《鹿鼎記》中陳圓圓招待韋小寶時,“

那道姑引著他來到東邊偏殿,獻上茶來,……,一陣清香撲鼻,碗中一片碧綠,竟是新出的龍井茶葉

”;

《笑傲江湖》裡令狐沖見到任盈盈時,“

一個老翁從右邊小舍中走出來,笑道,小朋友,請進來喝茶。綠竹翁從一把陶茶壺中倒出一碗碧綠清茶

”。許多描寫,都少不了龍井一味,綠竹小巷裡,綠竹翁捧出的,著麼也是一杯龍井茶嗎?

金庸江湖的俠客們是瀟灑而不羈的,但是查良鏞作為真實人生,生命中卻又有著諸多難以彌補的遺憾,父親死於非命,兒子自殺身亡,心愛女神嫁作商人婦……,對於這些人生變故,金庸的回答是,“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看不開也會發生,不接受也要接受,人一走茶就涼,人生如戲,鬧完了散場。2018年10月30日,金庸逝世,享年94歲。

金庸浩然正氣,古龍奇險詭譎,是什麼造就了武俠宗師的生花妙筆

原創作品,版權屬於頭條號"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歡迎關注。

文章相關圖文資料,均來自網際網路公共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