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近些日子,隨著白俄羅斯放大招,海量的中東移民拿著白俄發給的簽證,壓境波蘭—白俄羅斯邊界,試圖進入波蘭,再一路奔向他們心心念唸的西歐申根區。

一時間,波蘭政府出動了大批軍警,在兩國邊境地區荷槍實彈地對著那群攜家帶口,寒風中瑟瑟發抖的難民,不斷喊話讓他們馬上撤回,趕緊斷了越境波蘭的念想,態度極為強硬,更別提向這些手無寸鐵的難民們提供必要的人道主義援助了。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波蘭-白俄羅斯邊境

對此,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白俄羅斯是個自由的國家,外國遊客們對那裡感興趣,我能怎麼辦?我並不能禁止他們去那裡,我很樂意幫助波蘭解決邊境危機,但我不能那麼做,因為我得先保護人權,我是民主人士。”

照說,按常規路線,難民們多會選擇橫穿土耳其或者跨越地中海去“投奔”歐洲,原本和白俄羅斯沒有任何交集——看地圖,北上白俄羅斯去西歐的話,要經過波蘭走,走上老遠,才能到達目的地,算是兜了一個大圈子。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那邊,盧卡申科笑了——不礙事,就從我這兒走,白俄羅斯給你們提供“優質服”務。

要說最悲催的,當屬這次被夾中間的波蘭,不僅早就和東邊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公開反目,在西邊的那些闊氣國家的眼中,歷來也不太受待見,甚至可以說得上是歐洲發達國家們“地域黑”的主要嘲笑物件之一。

典型的,就是,自2004年波蘭加入歐盟後,很快就被打上了一個“偷車賊”的標籤。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原來,一小撮波蘭人“巧妙”地想到了一個快速“發家致富”的方法——從德國、荷蘭、丹麥家偷車回來賣。

因為,波蘭成為歐盟成員國後,享受到了一系列邊檢方面的簡化政策,這麼一來,他們偷車運回國的操作變得方便又快捷——等那些車主發現車沒了時候,自己的車可能都已經被開到波蘭境內了。

不過,老實說,偷車的並非都是波蘭人,也不乏斯洛伐克人和羅馬尼亞人,甚至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人。但在德國等一些西歐人眼中,東歐口音的窮人和騙子,總會被下意識地先給歸成——波蘭人。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即便只是一小部分波蘭人,敗壞了自己民族的名聲。

另外,在英國、德國和其他歐洲發達地區,波蘭的打工者包攬了大量當地人不願意乾的髒活、累活,比如建築工人、水管工、油漆工、清潔工,以及屠宰場的小時工這類拿著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活計——這些波蘭勞工的待遇,可能還不如直接拿補貼的中東難民。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德國的屠宰場流水線上的員工,很多都是工資低廉的東歐人,加班還不按規定給加班費

更何況,跟豬肉相關的屠宰產業鏈,對中東難民來說,他們肯定是碰都不願意碰的。

不容忽視的,還有一些波蘭人在紅燈區從事著皮肉生意。

這裡就以性交易合法化的德國(必須是按規定註冊登記後才算合法“從業”)為例。

根據2018年德國媒體報道的資料,包括未註冊的“非法妓女”在內,德國全境的“性工作者”數量約在40萬至100萬之間浮動,每日能為120萬客戶“提供服務”。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德國紅燈區

可是,德國人口也就八千多萬,這近百萬名性工作者,按人口比例算的話,也太離譜了吧。

很明顯,這些性工作者,大多都不是德國人,她們中,外籍人士佔比超過了其中的八成,而這些外國“賣春者”們,又大多來自於東歐。

作為較早就加入了歐盟的東歐國家,有時候,波蘭人往往又很容易被打上東歐妓女的標籤。

即便實際上,最近這些年,性工作者的佔比中,波蘭人在持續下降,取代她們的,多為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大量來被誘騙來的巴爾幹半島女性。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這些國家的女性,是西歐紅燈區從業者的主要來源地

但是,歐洲人一聽到東歐口音的“性工作者”,仍然很容易先入為主的猜測——這是個波蘭人。

就這樣,波蘭作為一個歐洲勞務輸出大國,被它西邊的那些歐洲富裕國家,硬生生地給歸成了窮鬼、小偷、騙子、愚蠢的苦力和妓女,並且還不妨礙他們同時

心安理得的用著波蘭的廉價勞動力,聽著肖邦的音樂。。。。

而在它東邊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眼中,波蘭又是個懦夫、無恥之徒和牆頭草。

在整個歐洲人看來,波蘭人也總被認為缺乏情趣,不愛笑,太過沉重,並不算是個受歡迎的角色。。。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當今的華沙,“資本主義”大樓和蘇聯式的“社會主義科技文化宮“突兀地並肩而立

要說者大波波為何兩頭被集體鄙視,打上了非常不體面的“刻板印象”,確實也離不開它坎坷的歷史和一向不怎麼成熟,甚至說的上荒唐的政治外交風格。

原本,老早前的中世紀,波蘭也曾經相當風光,是東歐地區最強大的存在。

只是,隨著沙俄和普魯士的不斷做大,近200年間,波蘭經歷了數次亡國,以至於被稱作了“歐洲大國墊腳布”。有句戲言說——“波蘭就是歐洲的墊腳布,不論漢斯還是伊萬,出門都要先去踩一腳”。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好不容易熬到了一戰後,數次瓜分波蘭的德意志、奧匈與俄羅斯三大帝國同時崩潰,波蘭人終於實現了復國的夙願。

剛復國的波蘭,一時間,無比激動地在國際社會上到處找機會發聲~哪怕是跟它八竿子打不著話題。

比如,1919年巴黎和會,日本企圖趁火打劫,拿到戰敗國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合。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顧維鈞在會上慷慨激昂據理力爭,十分感人。

演講後,各中小國家都紛紛在公開或私下場合表示了對中國的同情。英美法等掌握話語權的大國,一時間也有所顧忌。

此時,只有一個國家的代表公然跳出來,發表演講,支援日本對山東的要求,反對中國收回主權,這就是剛復國沒幾個月的——波蘭。

尷尬的是,即便波蘭在巴黎和會上如此積極地刷“存在感”,它仍舊還是大國們的蔑視的物件。私底下,時任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甚至取笑說——“給予波蘭獨立無異於給猴子一塊高階懷錶”。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巴黎和會現場

之後,國際會議上沒怎麼找回尊嚴的波蘭,又準備去戰場上大顯身手,重塑自信。

1920年,波蘭趁著俄國革命後的內戰,出兵武裝干涉,還用不平等條約狠狠地訛詐了蘇俄(1922年後才有的蘇聯)一把,拿到了原屬沙俄帝國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

正在內戰焦灼之際的蘇俄,只得暫時嚥下了這口氣,然後伸出熊掌,將這段恩怨,狠狠地記了下來。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1920年代初的波蘭騎兵

畢竟,對於毛熊而言,“你欠我一毛,得還我一塊”,那可屬於它的一貫風格。波蘭這番折騰,真是連旁觀者,都在替它捏著把汗。

那邊,對一戰戰敗的德國,波蘭更是歡實,下手相當狠,不留任何餘地。

強行割了德國一條狹長的領土—但澤走廊和但澤自由港,這使得德國被一分為兩半,中間沒有任何的相連之地。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甚至,在上世紀20年代中期,波蘭復國後發展得還不錯的時候,畫家出身的波蘭元帥愛德華·雷茲·斯米格維還曾說過一段特別令人“振奮”的狠話——“波蘭要與德國戰爭,德國將無法迴避,一旦發生戰爭,波蘭人將在三天內佔領德國”。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波蘭政府的實際掌權人斯米格維元帥

這麼看,二戰中,波蘭的再次被瓜分,還真有點自食惡果的意味。

畢竟,想要在強國之中立足,自己不夠強大,還容易惹是生非,把鄰居招惹了個遍,這怕是說不過去的。

因此,後人們都看到,二戰中,無論是德國,還是蘇聯,對波蘭的所作所為,都非常的肆無忌憚,帶著明顯的報復心理。

復國後的波蘭,處處洋溢著強烈的民族情緒,出現了一種“星辰大海”的幻想~波蘭人開始夢想恢復舊日疆土,重塑“大波蘭”。

整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波蘭不僅和德國、蘇聯結了仇,與其他中歐、東歐的大小國家也沒好好相處過。

1938年,英法在《慕尼黑協定》中出賣了捷克,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了德國。危機關頭,捷克斯洛伐克曾希望波蘭支援自己。但是波蘭卻趁火打劫,順勢佔領了捷克的切欣地區,捷克斯洛伐克徹底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狀態,絕望的被德國吞併。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1938年,波蘭和德國,在捷克的熱土上,傲嬌地搞過一次“會師”。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波蘭元帥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右)與德國上校馮·施圖德尼茨握手

一年後,風水輪流轉,就輪到蘇聯和德國來波蘭領土上“會師”了。。。。。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被“波奸”簇擁的蘇軍和德軍

二戰中,波蘭再次亡國後,曾經有大量精英人士投奔了英國,論戰鬥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然而。。。他們就因為是“波蘭人”,無論表現得多麼出色,仍舊不免被遭遇各種懷疑和歧視。

在英國皇家空軍堅持作戰的波蘭飛行員,勇敢且技藝高超,成了當年戰績最佳的外籍部隊。但面對那些輝煌的戰績,英國人還是不改對他們輕蔑的情緒,對待波蘭官兵就跟打發要飯的一樣。

這方面,電影《颶風行動》(Hurricane)裡,就曾生動地演繹過相關情節。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颶風行動》英國教官對波蘭飛行員經常夾雜著各種惡語中傷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對他們的職業技能,也相當懷疑

更尷尬的是,戰爭勝利後,這些戰功赫赫的波蘭飛行員,卻面臨著被全部強行遣返的命運——因為,英國人普遍不願意接納這些曾經保衛自己祖國的人。

因為有的飛行員或者他們的家人曾經發表過反對蘇聯的言論,再加上他們在西方盟軍這邊的作戰經歷,回國後,將面臨著一系列政治審查,這導致,有些飛行員有家也不敢回,而英國也不讓留,他們只得帶著一堆勳章,四處流浪。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颶風行動》中,有家不能回的波蘭飛行員

而此時,英國的一些家庭卻被大力鼓勵,邀請那些拉過來做苦力的德國戰俘來自己家“歡度”聖誕節。

戰後的不到兩年內,還有多達24000名德國戰俘選擇留在了英國,結婚並組建了幸福家庭。後來,其中一對作為英德友好的典範,在結婚六十週年,還收到了英女王的親筆信。

可以說,在當年的英國人眼中,曾經的敵人——德國戰俘都比曾經的戰友——波蘭飛行員,要好接受得多。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颶風行動》中,投奔了英軍的波蘭飛行員

二戰後,更令人心寒的是,二戰後,波蘭人對之前猶太鄰居們的做法。

據資料顯示,二戰中,波蘭猶太人只有1/12得以逃生。

然而,戰後,波蘭政府沒考慮,這1/12的猶太人也是需要“回家”的——劫後餘生的波蘭人直接霸佔了那些猶太人的土地、房屋、工廠等私人財產。

結果,一部分拿到好處了波蘭人,為了“保護”已經屬於自己的財物,便對剛剛死裡逃生、滿懷希望重返家園的猶太人舉起了屠刀。。。那些僥倖存活下來的猶太人,只能兩手空空的遠走他鄉,繼續逃命。

比如,1945-1946年,克拉科夫等地曾發生了至少50次針對猶太大屠殺倖存者的謀殺,施暴的目的就是不想歸還猶太人的家產,要阻止他們重返家園。這也促成了1945-1947年和1956-1957年兩次波蘭猶太人向海外移民的浪潮。

比如,電影《沉默的共謀者》說的就是這段歷史。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沉默的共謀者》電影海報

當然,也有不少波蘭公民像電影《鋼琴師》中演繹的那樣,自發捨命救助猶太人,甚至付出了家破人亡的代價,還是非常值得紀念和尊敬的。

可正因為戰時某些波蘭“二鬼子”在出賣、搜捕和屠殺猶太人方面的惡行,以及戰後對猶太人的迫害和打劫,這些歷史積怨,導致半個多世紀以來,波蘭和以色列的關係,一直不太和諧。

說了這麼多,其實不難看出,波蘭之所以愛被歐洲人“地域黑”,除了經濟問題和作為歐盟勞務輸出大國隨之而來的一些不可避免的“誤會”外,更多的,還是離不開歷史原因。

波蘭,為什麼總愛被歐洲人“地域黑”?

波蘭政府的旅遊宣傳廣告中,將性感的波蘭水管工放在中央——波蘭水管工歐洲聞名

畢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在討論一個國家和民族時,很難不涉及到歷史感情,這就好比大多數中國人在看待日本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聯絡著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犯下的累累罪行。

試想,關鍵時刻,波蘭政府倘若稍微講點政治節操、政治智慧,和最起碼的政治良心,他們的國民們,也不至於給周圍的鄰居們,留下如此不太體面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