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明風華:那些熟悉的情節都有來源,但不是每個典故都甩得漂亮

每一部電視劇中,我們都能在一些情節中找到莫名的熟悉感。

這些熟悉感可能來自於現實中流行詞彙。比如前段時間熱播大劇《慶餘年》中,範閒常用那些詞彙

“智商盆地”、“大尾巴狼”。

它們猶如無形的繩索將觀眾的心緊緊拴住在劇情走向中。但是在歷史劇中卻不能依樣畫葫蘆,採用同樣的方式。

無論是歷史正劇還是戲說劇題材,本身帶有歷史嚴肅性與厚重感

。但引入流行詞彙就好比指望二哈為你看家護院一樣——整部劇情都會和你家一樣被拆的乾乾淨淨。

所以借用典故往往是歷史劇不二選擇。

最近風靡熒屏的《大明風華》正是借用歷史典故來點綴它的劇情線,但結果卻是譭譽參半。

1。錦上添花,往往奼紫嫣紅

相聲中好的包袱靠逗哏給出,但是要擊中觀眾的心坎必須靠捧哏出色的吐槽反擊。

歷史劇中典故運用也是如此。

皇長孫繼位後與二位叔叔之戰在即。軍中將士多數本是一家,如今身處陣營不同,卻要同室操戈,手足相殘,於情不忍。免不了相互之間私下通訊。

加之漢王縱橫沙場多年,軍中威望手下將士皆強於侄兒朱瞻基。將士眼中勝利天平是傾向於漢王一方,自古就有“良禽擇木而棲”,所私下裡向漢王投誠信件數不勝數。

所以當朱瞻基發現自己軍中將士與敵軍有書信往來時候,

觀眾都猜到接下來劇情:效仿官渡之戰時曹操所為,燒燬通敵書信並對一切涉及人員既往不咎。

大明風華:那些熟悉的情節都有來源,但不是每個典故都甩得漂亮

效仿曹操燒燬書信

曹操當時形勢與此時劇情多有相似之處:同樣軍心不穩。但是也有不同之處:敵我雙方實力懸殊並不大,且都無十成把握消滅對方。

但是雙方主要人物個性不同:孟德掌權多年更為老謀深算,征戰沙場已有數年;

反觀朱瞻基剛剛繼位只是一隻剛剛成年的小狐狸,身為三軍主帥經驗更是屈指可數。

那編劇如果照搬這個典故,那麼這個包袱就抖得過於生硬。就好比過年回家相親和女生吃飯,一番“舔狗”下來,只得到對方“嗯、好的、是、啊”這樣回覆。

所以神轉折就出現了

:將士剛剛離開營帳,朱瞻基立馬用箭將燒燬一半的書信從爐火中挑出。恰好被返回樊忠所見,場面一度尷尬。

大明風華:那些熟悉的情節都有來源,但不是每個典故都甩得漂亮

火中取信

朱瞻基順勢要求樊忠信中所涉及人員,謹防衝營事件再次發生。

這樣行為其實才更符合皇長孫人設:年輕浮躁,善於心計。

造反失敗後漢王被罰圈進府中,于謙被派往監督讀書養性。

但是自古老話說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思維定式靠書本卻是難以解決。

就好比女人愛逛街化妝,男人愛遊戲私藏小金庫。這是改變不了的現實。

漢王這輩子進入造反的圈子出不來,則孔孟在其眼裡就是虛偽的很。那麼這一段對話也是借鑑金庸老爺子《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帶黃蓉找南帝救命情節:

大明風華:那些熟悉的情節都有來源,但不是每個典故都甩得漂亮

漢王說孔孟

乞丐何成有二妻,鄰家焉有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又何必紛爭說魏齊。

學以致用,就是要實事求是,生搬硬套就落於下乘。

2。雖有瑕疵,但更貼切主題

鐵憨憨老二與慫奸奸老三合謀造反失敗,兩人跪在殿外等候。老爺子大發雷霆,揮劍走向二位王爺。

但虎毒不食子——再如何不孝他們也是自家兒子,且自己與侄兒建文皇帝的醜事已被天下人詬病許久。所以老爺子手中出鞘的刀刃卻遲遲不能高高舉起。

兒子不打不教不成器。如不懲戒,怎能以儆效尤!怎能教育太子爺!

所以老爺子準備開天牢,但太子爺卻立馬握住這滿刺的荊條。

大明風華:那些熟悉的情節都有來源,但不是每個典故都甩得漂亮

太子爺手握荊棘

這一幕卻是熟悉不過,當年老爺子父親朱重八也是用了同樣辦法教育大哥朱標。歷史總是在不斷重演,不僅是情節而且還有相似的人物。

看到這一幕觀眾都會吐槽:都是一家人同樣的套路,

難道朱棣不知自己大哥朱標和父親朱元璋之間這段往事嗎?朱高熾亦不知?

朱棣年小朱標五歲,洪武二十五年四月(1392),朱標病故。時年,朱高熾正是舞勺之年。所以對於這段往事父子應該有所耳聞。那如此看來此處編劇考慮欠妥?

不,其實這裡恰恰影射朱家兩代人相似的歷史。

看完這劇情你會想起或者被人提醒翻開那段歷史。你就會有驚人的發現:

朱棣像極那時朱元璋,同樣疑心多慮,殘忍狡猾。畢竟都是創業第一代,深知取得如今一切不易。也捨不得手中尚未焐熱的權力,怕這天下丟在自己兒子手中,驗證民間那句俗話“富不過三代”。

朱高熾如同那會朱標。身為長子也是太子,需要監國,又要維護兄弟間和睦。而且在與父親政見不合的時候得小心翼翼處理。

所以這段典故借鑑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老大朱高熾仁義,更是影射老爺子朱棣心病所在:

朱家不能再出手足相殘之事;自己必須成就偉業,否則百年之後愧對自己父親大哥。

即使此處典故借用處理痕跡重了些,但是兩相比較,功大於過。

3。火上澆油,反而引火燒身

倘若借用典故一不小心不能契合劇情進度,那麼整段故事就會如同雞肋一般: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老爺子朱棣率兵北伐韃靼,正遇瓦剌代表也先前來覲見,假意附和明朝。為了展現大明君威出現歷史上曹操見匈奴使臣一幕:

大明風華:那些熟悉的情節都有來源,但不是每個典故都甩得漂亮

老爺子裝老兵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為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為了劇情鋪墊藉此典故引入也先,後期英宗代宗之間糾纏——土木堡之變,也源於此人。

永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422-1424)三次北伐,但戰果慘淡——除老弱平民外並未有其餘收穫。尤其最後一次北征更是一無所獲:

“彌望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轍馬跡皆漫滅,疑其遁以久”

劇中將三次北征合併為一次,此時瓦剌首領為脫歡(也先父親),馬哈木早已經過逝(劇中並未)。試想一下如果你外出打獵,數時辰皆無所獲已然急紅了眼。這時一隻兔子蹦蹦跳跳找來,且說和你一起去打野豬。

你是準備去繼續找尋那虛無縹緲的野豬?還是把這隻兔子打了牙祭?

要是不殺兔子,這次出來耗財耗力耗人一無所獲,難道真當蒙古草原為自己後花園出來散心了嗎!

而且曹操自認為面目醜惡,所以換人。而朱棣則是自以為年邁所以換人,

難不成各國使者都是眼瞎耳聾之輩?不知大皇帝面目尚可還不知大皇帝年歲嗎?

后皇太孫朱瞻基——明宣宗繼位後,北征蒙古(1433)大敗瓦剌。瓦剌首領脫歡死去,也先逃離。併發誓用剩下十三騎,十三把馬刀,從西北再度起家,席捲天下。

大明風華:那些熟悉的情節都有來源,但不是每個典故都甩得漂亮

也先發誓再度起家

這段也是編劇改編,並引用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家典故。

不過數字改變一番,從十八套盔甲改為十三,敵人卻依舊是大明。

但是那會與現在宣德時期明朝實力國力都不相同,也先必須憑藉這些兵馬要在十餘年間統一西北,征服兀良哈可謂是傳奇副本。想當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也用時二十多年。

編劇為了凸顯也先梟雄本色,兩次借用典故。但是過於誇大其實力,反而顯得失真。倘若真有如此實力,大明王朝在土木堡之變後早就滅亡。

結語

善用典故如借舟渡海借路翻山,山海皆如平川。而囫圇吞棗如平地雲梯,即有路卻不知往何處。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