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八輪融資,估值30億,笑果文化一家獨大,李誕的野心藏不住了

| 作者:秋葉大叔 | 編輯:林琳

第四季脫口秀大會剛剛落幕,網上熱度不減,大家津津樂道楊笠的女權觀點,周奇墨的神來之筆,徐志勝的暴力醜學,何廣智的顏值逆襲。

不過,大家對李誕的關注卻越來越少了。

他好像變成一個純粹的主持人,有時更像嘉賓,光芒被眾多明星IP掩蓋了。

沒有出彩的段子,沒有創新的炸場,曾經的脫口秀大王難道不擔心自己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嗎?

但如果我們把眼光投向李誕背後的笑果文化,就會發現,李誕現在的姿態,才更像一個喜劇領域的IP航母領軍人物。

要知道,中國不缺喜劇人,但真正的喜劇IP還太少,而能夠打造IP的好平臺則更加稀缺。李誕在接受採訪時打過一個比方:

自己講是刀,主持是鞘,刀和鞘誰更厲害?古龍小說中寫,最好的鞘足夠牛逼,就不需要套刀了。只要看到鞘,就知道這個人惹不起嘛。所以要從“刀”轉變為“鞘”。

這不止是在說主持這件小事,李誕最終的“野心”,是將自己和笑果文化作為厲害的刀鞘,讓它吸引更多的好刀。那麼,笑果文化是怎麼一步步實現的呢?

1、以IP滋養IP

要說中國的脫口秀興起,其實2010年就已有苗頭,不過當時的演員只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的固定場所,小範圍演出,遠無法像今天這樣為大眾所喜愛。

2013年,在美國成名的脫口秀演員黃西回國舉辦了數次專場,但影響也十分有限。

八輪融資,估值30億,笑果文化一家獨大,李誕的野心藏不住了

不是人們不需要快樂,也不是演員沒有技巧,一切還在等待一個爆發的時機。

2017年,騰訊影片和笑果文化聯合推出《吐槽大會》,把明星拉下神壇,大家互相吐槽,觀眾一看可太有趣了,節目爆火,單期播放量最高破2億。

八輪融資,估值30億,笑果文化一家獨大,李誕的野心藏不住了

這檔節目的走紅使脫口秀成為大眾熟知的一種喜劇形式,而李誕,也成為了喜劇領域的頂流明星。

資本的腳步是迅速的,2017年的4月、5月,笑果文化拿到了2億元融資。這一年,有個喜劇演員叫石介甫,成立了個單立人喜劇俱樂部,在7月份也拿到了200萬元的投資。

這就是今天脫口秀行業內公認的“南笑果,北單立人”的局面。

八輪融資,估值30億,笑果文化一家獨大,李誕的野心藏不住了

不過,兩家公司基本沒有可比性,笑果文化經歷了八輪融資市場,估值高達30億,而單立人兩輪融資估值也還沒過億。

笑果文化成立初期的發展迅猛與李誕個人品牌的知名度密不可分。

李誕在《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頻繁登場,高產出、高質量的喜劇段子令人捧腹,以至於很多人只要一看他小眼睛一眯,就馬上想笑。

他強勢出圈,跨界參加《奇葩說》,帶著佛系的笑容與黃執中辯論,又圈了一波粉。

很多人一開始喜歡上看脫口秀,就是直奔李誕而去的。

八輪融資,估值30億,笑果文化一家獨大,李誕的野心藏不住了

但是,僅靠一個IP無法撐起笑果文化長足的發展,更不用說帶動整個行業的進步。《脫口秀大會》前兩季,整個節目組其實都很發愁,

“全國也就那麼二三十個演員,根本經不起激烈的賽制去玩。”

後來,《脫口秀大會》推行“素人機制”,從各個角落挖掘有潛力又有意願的脫口秀人才,甚至引進主業並非脫口秀的參演者,哪怕你一輩子只能講一次段子,也過來玩一下吧。

靠《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兩個知名IP,笑果文化得以不斷吸納人才,到了第三季、第四季,全新的IP不斷湧現,”又喪又酷“的李雪琴更是成為全網頂流。這些優秀的人才又確保了源源不斷的內容輸出,形成了笑果文化強大的底氣。

當然,笑果文化一家獨大的局勢,其實也是行業的缺陷,但短期無法改變。

它已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IP製造迴圈機制,新人要想成名,就很難透過笑果文化以外的平臺。

比如單立人旗下曾培養出楊笠、Rock,周奇墨、徐志勝,但他們最後全部都透過《脫口秀大會》才成功出圈。

而單立人也想透過喜劇綜藝取得突破,參與了《週六夜現場中國版》《誇就對了》《聽姐說》等節目製作,但都難以取代觀眾心目中笑果文化兩檔知名IP節目的地位。

2、內容為王,節目第一

2016年,郭德綱接受某雜誌的專訪時說過一句話:

“我特別悲哀,因為我把這行壟斷了。我特別理解這種孤獨,一點意思都沒有。”

這話可太凡爾賽了。可德雲社當年還真是喜劇界的碉堡,似乎無人可攻破。

今天,郭德綱終於不再孤獨了,談到喜劇,人們更多會想到李誕和他背後的笑果文化。

原因不難理解。今天的觀眾喜歡有綜藝感的節目,而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們綜藝感不足。

有人說,人家是相聲演員,當然天生缺乏綜藝感,但我覺得不是,哪有人是天生就會的呢,還不都是訓練出來的嗎?

從賽制設計、演員指令碼、到舞臺效果,你願不願意為了綜藝感去徹頭徹尾地改變,這才是關鍵。

《德雲鬥笑社》的導演曾經執導過《極限挑戰》,這是一檔大型真人秀綜藝,他嘗試將《極限挑戰》的經驗運用到《德雲鬥笑社》中,覺得應該產生不錯的綜藝效果。

結果一點兒也不好,包括郭德綱自己,都很難融進綜藝氛圍中。

八輪融資,估值30億,笑果文化一家獨大,李誕的野心藏不住了

同樣的矛盾其實也曾經發生在笑果文化。

第二季就有演員指著導演的鼻子開罵:“你為什麼要把脫口秀變成一個比賽?”

同時,由於脫口秀的性質,笑果的節目一直都是編劇中心制,先保證內容為王,在這樣的模式下,導演對節目的設計也不得不讓位於編劇的思維,有時就難免發生衝突。

李誕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召集大家開會,找了一根馬克筆,在白板上寫下四個字“節目第一”。

“節目第一,大家的委屈爭吵才有第一,節目不好,我們只會一團和氣地死掉。”

之後,《脫口秀大會》就是導演與編劇佔有同樣的分量,編劇負責段子,導演負責節目效果,大家一起碰撞,很多好內容都是導演團隊與編劇團隊、演員共同的結晶。

八輪融資,估值30億,笑果文化一家獨大,李誕的野心藏不住了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就像我常說的那句話,

個人品牌真的不是一個人的品牌。

很多擅長做內容的人,特別容易陷入一種誤區,以為只要產出好的內容就無往不利。在老掉牙時代,這種思路也許還行得通,但在這個時代顯然不行。

你看到呼蘭段子中的“消費主義”“直播帶貨”直戳年輕人痛點,看到何廣智寫的密室逃脫經歷特別真實,看到周奇墨在決賽中的表演形式驚豔全場。

但你看不到,他們的背後,是創意——編劇——導演——表演——反饋——調整,一整條完整的內容生產鏈。

在這個時代,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打造IP都必須擁抱平臺。你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瞭解遊戲的規則,瞭解自身的短板和增長模式,才有可能搶佔到一點先機,而這些方面,平臺比個人擁有太多優勢。

3。“破”平臺,產不出好IP

我記得李誕曾在《奇葩說》說過一句話,他說,笑果是家破公司,不像一家公司,而是一個興趣小組。

這句話挺符合人們心目中對脫口秀演員的印象,小眾,隨性,有個性,人生處處有靈感,想到什麼寫什麼。

但事實上呢?當喜劇變成一門商業,喜劇演員變成了員工,一切就得有商業的規則對吧,這點李誕心裡可明白著呢。

首先,李誕在弱化自己的IP形象,力推更多的IP產生。

李誕一個人火,不能說明脫口秀火了,只有王勉火了、李雪琴火了、周奇墨火了,更多人火了,這個行業才是真的火了。

這樣的訊號,才能讓新鮮血液願意流向這個行業。

正如笑果文化副總裁劉麗娟所言,笑果文化想做的是一個以內容驅動的喜劇公司,要做完整的產業鏈,而不是隻輸出李誕一個大IP。

其次,笑果不是師徒制,而是採用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

就拿池子來說,他是李誕的好朋友,他們曾是脫口秀界有名的兄弟,平起平坐的同事,在公司裡誰也管不住池子,只有李誕能管住他。

八輪融資,估值30億,笑果文化一家獨大,李誕的野心藏不住了

但是,池子跟笑果文化解約時訴諸法律,李誕全程並未出面,也沒有用情分去挽留。

要管好一大群性格各異的內容創作者,就要讓他們與公司有共同目標,如果目標產生分歧,對整個團隊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最重要的一點,笑果打通了商業閉環。

很多人還認為喜劇的成功重在技術的傳承,喜劇學徒就是要守住寂寞,苦等出師。

但笑果文化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它打造了國內唯一一家涵蓋線下演出、劇場經營、藝人經紀、內容營銷與線上綜藝的公司。

這樣的平臺,相當於實現了在脫口秀領域的自產自銷,意味著

一個新人到我這裡來,我可以從培訓到造星全方位地提供支援,這是同類型公司目前難以達到的內容製作模式。

八輪融資,估值30億,笑果文化一家獨大,李誕的野心藏不住了

今天,很多脫口秀演員的生活境遇已經發生質的飛越,笑果文化以及脫口秀行業的發展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如果你要打造個人品牌,一定要選擇高速發展、有成熟經驗的IP孵化平臺,只有這樣的平臺才會有孵化新秀的迫切,你才會得到更多的支援。

而且,你不能光看創始人某一個人的IP光環,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否打造了更多的個人IP,這才是對你有用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