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文/木舒

辣筆小尖椒專欄作者

臨近雙十一,公司裡

小姐妹們都很焦慮。

每天幾個購物app輪番著刷,反正一點虧都不能吃。

昨天,我看著手機裡一排購物app,突然陷入恍惚,然後問了大家一句:你們還記得「聚美優品」嗎?

霎時間,辦公室陷入一片寂靜,然後姐妹突然大喊了一句:“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一句話,把全辦公室

人都拉回了那個年代。突然被提及的名字,讓所有人都陷入疑慮中:“陳歐去哪了?”

這個當初被譽為“最耀眼的80後企業家”,

包年

掛在熱搜、新聞、節目上的“明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消失了。

擁有4000多萬粉絲的他,清空了微博裡所有的印記。跟著消失的還有他的聚美優品,在如今遍地開花的網購圈子裡,市場份額僅剩0。1%。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時間穿梭在陳歐身上留下了很多故事。

他是一個能一次次抓住風口,卻總是守不住江山的男人。

他怎麼成功?為什麼失敗?前路又在何方?

今天我們「消失的boss」第一期,就用他來做開端。

01

每次寫企業家,都要先把雷軍的那句話拿出來打個底:“站在風口,豬都可以飛起來。”

豬都能飛起來,但為什麼成功的人只有少數?

因為大部分人沒有敏銳的商業嗅覺,總是後知後覺。

但你不得不承認:陳歐是自帶商業頭腦的。

他可以在大四玩《魔獸爭霸》時覺得遊戲平臺

做的

太爛,就和朋友搞了一個線上遊戲平臺GGgame。

他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發現國外遊戲都開始植入廣告了,但國內還沒有,又做了家Reemake公司做廣告植入。

而在電商興起後,他又敏銳的發現電商中,大眾沒有可信賴的專業美妝平臺,就創辦了聚美優品。

你不得不承認,陳歐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的人:他善於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尋找空白市場。

他也是一個執行力非常強的人,找到了風口之後,立刻就大膽

做第一人。

但是,創業容易,守業難。

你會發現,他的幾番創業似乎都有點“虎頭蛇尾”了。

GGgame剛上線的時候異常火爆,迅速成長為全球數一數二的遊戲平臺。但在這樣關鍵的時刻,他選擇把平臺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自己去斯坦福大學讀MBA了。

書是讀完了,但GGgame在資本注入後,控制權也沒了。

賣掉了手裡的股份,他開始做Reemake公司,但事實證明廣告植入這個模式在國內行不通,所以又飛速

以失敗告終。

拿著剩下不多的錢,他又迅速的投入了電商平臺的建設。

但他的電商不一樣。

2010年,淘寶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綜合賣場,京東正在從3C零售向綜合網路零售商轉型,兩大巨頭都在往綜合賣場轉型,但陳歐偏偏在此時要搞單一的垂直電商。

他力排眾議,就是要做美妝,幾天搞出了一個叫“團美網”的網站,然後屯了一堆化妝品,開始在團美網上以低於專櫃很多的價格搞促銷。

事實證明,誰不貪便宜呢?

團美網迅速崛起,幾個月註冊使用者超過百萬,第一年銷售額就突破5億,陳歐的倉庫越來越大,也被資本市場所看到,團美網還改了一個更“文藝”的名字:聚美優品。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但這還不夠,還需要更“火爆”。

於是那時,那句經典的廣告語:“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出現了,徹底的引爆網路。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男人做美妝,高學歷長得帥還年輕,陳歐迅速成為了輿論尖尖上的偶像企業家,眾多女性的夢中情人。

他開始在各種新聞、節目中出現,“陳歐體”也成為了當年的年度最熱網路詞彙之一。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沒有一家企業不需要流量,聚美優品在陳歐的賣力包裝下,僅僅用了三年,年銷售額就達到了60億,然後風風火火

去了紐交所上市。

2014年,陳歐31歲,成為了紐交所200多年曆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2015年他又以11億美元的身家成為了亞洲十大年輕富豪榜的第六名。

但是,上市是爆點也是轉折點。

年少成功,又是一位享受著“明星”待遇的企業家,那時開始,聚美優品也走向了衰敗。

02

後來我曾仔細研究了一下聚美優品為什麼會失敗。

總結了一下硬性因素就是兩方面:信任危機、單一領域

“聚美優品”,重點就在那個“優”,但是最後毀掉他的,恰恰就是因為假貨。

在聚美最火的那些年,先是有自稱前員工的人爆料:聚美優品真假摻賣,90%都是假貨。

沒過多久,又有網友出來直接貼出了和專櫃產品的對比,直指假貨屬性非常明顯。

緊接著,一眾一線大牌,直接出來打臉陳歐:從來沒有和聚美優品合作過,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平臺在賣自己的貨。

之後的聚美就和假貨分不開了,聚美供貨商禕鵬恆業賣假貨的新聞登上頭條,陳歐又和網紅留幾手在網上因為假貨撕逼。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為了挽救公司形象,陳歐後來只好將假貨的鍋都甩給“第三方商家“,怒砍掉聚美的第三方專案,改為只自營。

但是,對於那時的聚美優品來說,從第三方商家處得來的盈利已經佔很大的比重了,這一切割,再加上已經深入人心的假貨危機,聚美的股價最誠實:

2015年12月底,聚美優品股價從最巔峰時期的39美元跌到了5美元,跌幅接近90%。

其實,歸根結底來看,聚美的失敗關鍵點就在於,他們的產品制度出現了問題:

一是沒有和品牌商打好關係,品牌商既不入駐還當眾打臉。

二是無法保障正品和質量。

三是在出現假貨後,售後服務和公關都非常的消極。一直是不承認,不是我,都是假的,死不認錯的態度。

說白了,購物平臺賣的就是信任,口碑太重要了。而事情鬧到了輿論上,無論是真是假,最後都會給大眾留下一個假貨的印象。

陳歐其實當時該選擇的是低調處理然後嚴肅審查,而不是再用自己的流量給自己點火。

另外,垂直領域也是他的一道“硬傷”。

陳歐當時創業的時候是想要做“專”,但是,事實證明劉強東比他有遠見多了,京東早早

就開始瘋狂轉型就能證明:想賺大錢,單一的垂直領域真的不行。

其實陳歐後來也想過轉型:上市後聚美優品曾試圖轉海外購,還曾想跨界母嬰,但是,淘寶的海淘和京東的海外購,瞬間就將他的路堵死了。

另外,一直抓住風口的陳歐還錯過了一個關鍵性的轉型,那就是PC端到移動端的轉型。

手機淘寶可以說救了阿里,但聚美優品卻沒有可以救他的app。

就這樣,幾番重擊之後,2016年,陳歐的財富直接暴跌64%,那年也是他第一次提出私有化。但是因為給出了遠低於發行價的7塊錢收購價,被小股民瘋狂怒噴,最終失敗。

但在今年,聚美優品還是最終私有化後退市了,陳歐的上市之旅終於結束了。

而除了兩個“硬性因素“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隱形因素“,那就是陳歐本人。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有同樣的感覺:

相比較一位企業家來說,陳歐更享受做一個被光環所籠罩,被眾人所崇拜的“偶像”。

從他為自己做代言廣告開始,到出入各種節目,還去演電視劇,你就會發現,他很享受站在舞臺中間,立人設,輸出自己的觀點,被崇拜。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確實,創始人的流量真的可以反哺自己的公司,但是,當這個天平太過傾斜時,就陷入了“網紅化”的趨勢。

他會下意識的開始更關心自己的流量人設,而忽視企業的管理了。

這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聚美優品變成了靠老闆流量的“網紅企業”,而不是靠過硬供應鏈“優品”。

這就很像如今的李佳琦和辛巴。

一個是在為產品買單,一個是在為人設。

但從聚美優品後來的境遇中來看:瘋狂最後終究還是會迴歸理智,人設再強,最終還是要靠質量取勝。

03

聚美優品就像是一輛過山車,帶陳歐衝上了高峰,但高峰之後緊接著就是俯衝式的回落。

但他的腳步並沒有停止。

這裡又出現了一個我覺得很奇怪的點。

他為什麼要不停

轉行?

在此之前你就會發現,陳歐的三次創業全是不同方向,之後也是一樣。

他先是成立影視文化公司,開拍電視劇,為了造勢還參加各種綜藝,但他當初的流量沒有了,沒掀起什麼水花,還因此被股東怒噴“拿著錢不幹正事”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之後他又搞起了空氣清淨機,當然也失敗了。

如果說如今他再一次“翻身”,那我覺得還是得益於“流量”。

那時,共享經濟剛火的時候,陳歐花了3億收購了街電,做起了共享充電寶的生意。

這時,王思聰發了條微博說: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王思聰那時算是流量霸主,共享充電寶這個詞瞬間上了熱搜。而陳歐的迴應,也是他最近一次出現在熱搜上。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而從現在來看,陳歐的街電

做的

確實不錯,至少不是曇花一現。

如今街電以40。5%的市場份額佔據共享充電寶行業第一。

「消失的BOSS」系列之:陳歐去哪了?

王思聰不會吃翔,而陳歐想靠街電重回自己曾經的巔峰,在我看來也不太現實。

他需要的或許還是“轉行”,抓住下一個風口,才能絕地反擊。

他更需要的是專注於一個方向,深入研究,而不是再隨著風口搖擺了。

而在這背後,我覺得如今清空微博,消失的陳歐也挺好。

至少這是他放棄自己“網紅思維”的第一步。

流量是個好東西,但被流量綁架就會處處受限。

就像如今的流量明星遍地,但是職業生涯很短暫一樣,想要突出重圍,只有憑藉過硬的技能才行。

企業家迴歸於企業本身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做出好的產品之後,再談流量,或許此時的流量才更有價值。

不過,寫到最後,還是想說一句佩服。

因為陳歐大起大落之後,今年才37歲。

而誰又知道,十年後二十年後,會是誰的天下呢?

你覺得呢?他還會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