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真對詩道駿言大博士對韻的帖文的即性留言

這是我前幾天針對詩道駿言大博士關於韻的帖文的即性留言回覆,又稍微做了下修改編輯,個人看法未必對!

我來說說韻的問題吧,韻是古人寫詩賦的另一套獨立語音系統,是來自於現實語言交流系統又不完全一樣,是有別與說話的,是政府對詩賦等文學規定的一套硬性標準,以主流語言語音為主兼顧其他方言,是個綜合語音系統,這個系統只針對詩賦等文學。為什麼政府要這麼硬性規定呢,因為中國大一統後地域太大,語言方言眾多,不如此文學將雜亂不堪,標準不一將無法交流莫衷於是。就比如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和文字車軌,一切都是為了交流方便。寫詩賦的韻一但固定下來就以韻書的形式頒佈,輕易不會變更,這就相當於律法,除非主流語音出現了重大改變,政府才考慮重新訂正韻書。平時的交流語言系統隨著中外的國內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民族大融合,語音也是始終處於變化之中,彼此融合彼此影響,比如象現在漢語的外來音譯詞等,這就是為什麼古今人們交流的語言語音發生了很大變化,而韻書卻變化很慢的原因。韻書只是獨立與實際交流語言之外的書面語言系統,只有做詩詞賦的時候才能用到它,因為它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標準準則,即使需要改動也是由官方政府權威機構訂正改編,個人是沒有權力也沒有能力改編的,就比如現在實行的中華新韻通韻,就是政府頒佈的韻書,這就相當於律法,不按標準的就是出律,而是不能以各地方言音各自為準。還有就比如我們現在使用的簡化字不也是政府以字典的形式頒佈,新中國之前都是用繁體字,即使有個別簡化字也是在不合規私下使用的,正規檔案都是標準繁體字。先秦就有了《爾雅》,這是最早的對各種文學作品中方言字的雅言解釋,也就官方政府通用語標準解釋。韻的使用就象古人現實說話中可以南腔北調,但是一寫文章就必須使用文言文,從先秦一直延續到五四運用。古人講無韻不成詩賦,韻不符合標準作的詩賦也是不被認可的,叫作落韻。韻是詩賦是否合格的一個指標。

真對詩道駿言大博士對韻的帖文的即性留言

真對詩道駿言大博士對韻的帖文的即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