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流浪地球”經歷曲折精彩展示

“流浪地球”  經歷曲折精彩展示

《流浪地球》的誕生並不順利。無論是後期的演員流失還是說合作商撤資都給這部劇造成了不小的曲折。

最開始的時候,吳孟達先生剛剛拿到劇本,在合上書頁後,他的臉上寫滿了震驚,不敢相信這是中國人寫的。後來進組的時候,心中依然懷著疑惑。

在瞭解到導演、編劇、演員、監製……都是中國人的時候,他開始有了興趣。

那是一個沒有人相信中國人,可以拍出科幻片的時代。

但郭帆導演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在大約1995年的時候,當年十五歲的他,看了卡梅隆執導的《終結者2》,頓時驚為天人,於是就下定決心:自己也要拍一部科幻片。

在當時,連許多中國影視從業人,都不知道“特效”是什麼的時代,毫無疑問是每個少年都有過的,無數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一。

但在現實的壓力下,郭帆導演並沒有去第一時間考電影學院,而是上了海南大學法學院,但在法學院上學的時候,他一直都記得年少時候的那一個夢。

在畢業七年後,郭帆導演埋頭苦讀,最終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的管理系研究生。

雖然不是導演,但終歸是更近了一步。在大學期間,郭帆導演對一部自編自導的短片動畫印象深刻,那就是看哭了很多人的《李獻計歷險記》。這是一部有著那個時代詩意的短片,講述了一個時差症患者,不顧一切想要追回那個自己失去的女孩,裡面充滿著病態,但又非常深情的愛情,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當時的環境並沒有任何拍科幻片的條件,郭帆導演最終選擇把這部《李獻計歷險記》,改編搬上大熒幕。

但沒有成功,票房口碑雙撲街。

在三年後,他又拍了一部青春片——《同桌的你》,但依然失敗了。豆瓣評分只有5。9分,連及格線都不到。在接連的失敗後,郭帆導演咬著牙,既然自己追求夢想會輸,迎合市場也會輸,那乾脆就管他三七二十一,追求那個夢。於是郭帆導演就開始籌備,準備做一部科幻電影。

和之前兩三個月就拍出來的電影不同,郭帆導演這次非常用心,從每個角度都儘可能做到最好,雖然“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辦法讓它更接近完美。

作為一個科幻迷,“大劉”劉慈欣的名聲自然是如雷貫耳的。

不過因為《三體》的版權已經被遊族買下,於是郭帆就開始從劉慈欣的其他小說裡尋找靈感,最終確定《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有一個史詩般的背景,儘管他也許有些地方不符合現實當中的科學。但如果像某些人期望那些,要完全符合的話,劉慈欣不應該去寫小說,他應該去拿諾貝爾獎。

科幻小說的本質在於,幻想與思考可能發生的未來。在這方面,《流浪地球》毫無疑問是合格的。離開了太陽系,人類與地球就像是兩個流浪者,在浩瀚而危險的宇宙裡,尋找著生存的可能性。郭帆導演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籌備著一部真正屬於中國的科幻電影。從0到1,比從1到100,要艱難得多。

他們要從頭定一套規則,從一片平地開始搭建出一個宇宙,同時也要花費很大的一筆錢。就在郭帆導演和整個製作組兢兢業業的創作電影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萬達要對《流浪地球》撤資了。這讓原本就捉襟見肘的資金,變得更加短缺。

說句題外話:萬達從《流浪地球》裡撤出去的資金,投了《情聖2》。

主演是吳秀波和白百何,結果現在雙雙出了醜聞,《情聖2》也算是徹底撲街,本來是一本萬利的成功投資,現在全打水漂了。

就在這絕望之際,郭帆導演實在沒辦法,甚至決定要提前上檔,在2018年暑假檔沒有製作完成的情況下,倉促上映。但這時候,他們遇到了一個貴人,也就是剛剛因為《戰狼2》大火的吳京先生。

聽說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連萬達都撤資的《流浪地球》,沒有任何可能的前景,除了早已過氣的吳孟達以外,其他演員都是從來沒有聽過的,導演郭帆只有兩部撲街的作品,是從零開始製作的,國內團隊沒有任何製作經驗,所有人都不相信中國能夠拍出來科幻電影。

就是這樣一個情況,吳京當時看完了劇本,直拍大腿說:“太牛逼了!”然後就找郭帆喝了一頓酒,接著就到劇組客串了。雖說是“客串”,但吳京的戲份足足有三十分鐘,快趕上男女主角了,他在劇組拍了幾天後,說這也太窮了吧,於是就自己投資了幾千萬進來,絲毫不怕打水漂。

又拍了三十天,郭帆導演找到吳京,說實在沒錢了,您能不能不要片酬。吳京笑著說:“導演你不會是個騙子吧。”但還是豪爽的同意了。

因為吳京是個人創作者,和其他追求盈利的公司不同,他覺得劇本牛逼,覺得電影好,就願意為它承擔如此大的風險,這是一種勇氣與電影藝術的追求。

終於,就在這磕磕絆絆中,《流浪地球》終於在大年初一上映了。在上映前,我就預言過:“《流浪地球》可能會成為春節檔的黑馬。”實際上它也確實做到了,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豐收了,連在國外都受到了很多人的讚譽。這一部沒有任何一個流量小生的電影,只有吳京和吳孟達這兩個沒什麼票房吸引力的咖,成了春節檔的一頭票房巨獸。

其他電影,哪怕是質量不錯的《瘋狂的外星人》,票房也是一天比一天低,像《新喜劇之王》那樣的,更是斷崖式下跌。

但《流浪地球》不是,第一天它的票房是1。7億,第二天就上漲到了2。3億,到了第三天更是橫掃《瘋狂的外星人》,直奔票房第一,拿了3。1億的票房。這就是口碑為王的時代,在貓眼上的票房預測,《流浪地球》的總票房可能是53億。

那個後進場,一心想做好電影的吳京,賺得盆滿缽滿。

那個先進場,卻退場了的萬達,最後是血本無歸。這樣的例子在過去兩年比比皆是:比如一堆流量小花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戰狼2》面前慘敗;喜劇《唐人街探案2》和《捉妖記2》原本是奪冠熱門,但最後還是《紅海行動》殺出重圍;大IP《愛情公寓》,也是被《我不是藥神》打得七零八碎。

當年,馮小剛口中那個“垃圾電影是因為有垃圾觀眾”、阿里影業那個“不用編劇,只用IP”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接下來的國產電影會越來越好,每一個用心做電影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如果你想要怎樣的世界,就用實際行動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一味地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

有人會說,我前兩天寫《流浪地球》的文章過譽了,但你要知道,《流浪地球》在我心中代表了太多太多。

那時候《流浪地球》還不是黑馬,如何讓它成為黑馬?

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口口相傳。

這部電影成了,那接下來的國產電影,就會徹底改變,無數好電影會突出重圍;如果失敗,那又要回到過去那個時代。我當時沒說的是,你選擇去看《流浪地球》,而不是爛片,就是你對這個世界的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