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人無癖,則無趣

(本文由物道原創,點選上方關注)

人無癖,則無趣

清人漲潮曾在《幽夢影》寫道: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

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

喬木不可以無藤蘿,

人不可以無癖

。”

人不可以無癖,無癖則庸庸然百無聊賴,生命寡然無味。

人有癖,功夫花在所癖之事上,物我兩忘,不是高人,便是妙人。

“詩魔”白居易詠道:“人皆有一癖,我癖在書章”。

人必有良癖,而後有所成

人無癖,則無趣

人無癖,則無趣

➊ ➋ 圖片來源於「文人空間 攝」

人無癖 無真我

古代名士常有怪癖,癖中方顯真性情,這是沒被世俗沾染的本真的自我。

諸如陸羽之茶癖,米芾之石癖,倪瓚之潔癖……袁宏道雲:“

皆以癖而寄其塊壘俊逸之氣者也

。”

魏晉名士嵇康癖好鍛鐵,光著膀子汗流浹背,全無一點文人雅士的樣子,他卻樂在其中。

爐膛熊熊烈火照亮了黑暗的天地,鐵錘鏗鏘中捶鍛出錚錚鐵骨。就連達官顯貴來拜訪,嵇康也不加理會。

人無癖,則無趣

➊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位詩人說嵇康鍛鐵:一腔憤懣在火爐裡煅燒,鍛造出一種孤傲不羈的荒誕,揚錘不輟,輟不下的是你的叛逆,你的反抗。

人有一癖,以寄真我,執著本心,不趨俗流,遠勝於被世俗名利泯滅了個性的“眾人”

人無癖,則無趣

人無癖,則無趣

➊圖片來源於「文人空間 攝」 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人無癖 無深情

明末散文家張岱有句名言:“

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交,以其無真氣也

。”

一個無癖無疵之人,四平八穩,總是缺了點個性,索然無味。就如泛泛浮萍,茫茫然而來,茫茫然而去,無依戀,無深情,亦無真氣。

而有癖好之人則是情痴,用情至深不顧世俗眼光,為所愛之事隨心而為,活得深情而純粹。

人無癖,則無趣

人無癖,則無趣

➊ ➋ 圖片來源於「文人空間 攝」

鄭板橋癖好蘭竹,“專畫蘭竹,五十餘年, 不畫他物”,他以蘭竹為知己,常常在畫中訴衷情。

有趣的是他在畫上題詩:“

君是蘭花我竹枝,山中相對免相思。世人只作紅塵夢,哪曉清風皓露時?

對物尚且如此深情,待人又怎會薄情寡義?“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一枝一葉都牽動著鄭板橋對百姓的關切之情。

斯人雖已逝,深情卻長留。

人無癖,則無趣

➊圖片來源於「文人空間 攝」

人無癖 無深趣

人無癖,則無深趣。正如袁宏道所言:“

餘觀世上言語無味,面目可憎者,皆無癖之人耳

。”

一個人若沒有癖好,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便如一口乾涸的古井,在庸常的時光裡荒蕪,了無生趣。

而有癖好的人,對生命有一種執拗的熱忱,專注於一事一物,從中得到無窮樂趣。於是,瑣細庸碌的生活也變得生趣盎然。

人無癖,則無趣

人無癖,則無趣

➊圖片來源於「南方天天 攝」 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大玩家王世襄一生癖好無數,大鷹、蟋蟀、明式傢俱……為了馴服大鷹,他六七夜不睡覺,把鷹熬到聽話為止。

為了抓蟋蟀,“一不怕苦,而不怕死”,帶著乾糧在山野之中伏三五天。還翻閱歷代蟋蟀譜,逐字逐句地改訛勘誤,編成堪稱蟋蟀百科全書的《蟋蟀譜整合》。

人人皆笑其冤,他卻自得其樂,“

大凡天下事,必有冤,始有樂。倘得來容易,

俯拾皆是,又有何樂而言

梁啟超說得好:“

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

”,所以,人還是要有癖好,以此為趣,快樂度一生。

人無癖,則無趣

人無癖,則無趣

➊圖片來源於「小飛視界 攝」 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世人但有殊癖,終生不易,便是名士

。”

人生何其短,擇一事成癖,擇一事終老,足矣

人無癖,則無趣

➊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物道: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裡,找回你想要的精緻生活。

人無癖,則無趣

微信搜尋關注:物道(ID:wudaoone) 微博:@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