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讀老舍《我這一輩子》

讀老舍《我這一輩子》

近幾天受宣傳部楊部長組建的讀書群的影響,又拾起了讀書這個以前是必不可少的“營生”。幾乎是一週一本書。

偶爾在微信讀書裡看到老舍的《我這一輩子》,閒裡偷忙地把書看完了。別人是忙裡偷閒,可我卻是閒裡偷忙,足可以看出,如果我要看書,有的是時間,看書就是最忙的“營生”,也是最大的快樂,當然也有最大的收穫。

記得高中的時候看過老舍先生的《茶館》《龍鬚溝》《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可那時候讀書的功利性比較強,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透過看書學習能在高考時多拿幾分,以便能跳出農門,當個幹部,捧上鐵飯碗,掙上國家的錢。這在當時來說那是光宗耀祖的事兒了。所以也沒有細細品味文章的結構、文章的意境、文章的手法、文章的內涵(所有的文章都是這樣,要是知道也是老師給講的,而且是感覺考試時有用的)。不過有一個印象是,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用百姓的話來完成的。

讀老舍《我這一輩子》

今天看來,看老舍先生的文章,猶如一個智者用大眾的話給你講鬍子裡的故事,給你講白髮中的滄桑,給你講駝背上的堅強,給你講淚水中的心酸,給你講蹣跚時的奮鬥,給你講眼光裡的是非,給你講步履下的曲折……(真是有點鬥地膽了,敢寫這樣的文章,大家見笑了,不過這真是我的感受。)

《我這一輩子》中集合了老舍先生的十幾篇文章,每篇的可讀性都特別強,都能體現出老先生全面掌握了過去社會百姓日子的艱難、制度的黑暗和腐朽社會給人類帶來的摧殘。

讀老舍《我這一輩子》

讀老先生的書,那一句句話非常熟悉,彷彿讓人回到了百姓的身邊,就那麼通俗易懂,就那麼簡捷明快,就那麼得體生動。

比如他形容一個保胎的孕婦,用了“好像因為眨眼多了幾次便流產了。”再沒有更多的筆墨,足可以表明這個孕婦和這個家族為了傳種接代所進行的所有努力。要是普通人不理解,那麼請問問現在急著想要生孩子,但孩子卻老是不給面子來到這個人世的人,她們最有體會,最能理解其中包含的心酸、苦楚、希冀、失望和痛苦。這種寫法是再也沒有相可比擬的了。

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形容了一個人,他是這樣寫的:“一個常穿灰大褂學監,假如你看他從遠處來了,他不過是團蠕蠕而動的灰色什麼東西。”你一看這句話就可以準確地判斷出這是一個老實的人,也是一個厚道的人,最關鍵的是他肯定體重不輕。他“穿灰大褂”是守舊的表現,這種人一般是守規矩的。“是團蠕蠕而動”只能是行動不便,體重所致。“灰色的什麼東西”只能是證明可有可無,要不老先生不會用“東西”這個詞的。後來進一步用“胖胖的,腦後折著三道肉印;我常想,理髮師一定要費不少的事,才能把那三道彎上的短髮推淨。”描寫了他的胖,這樣一寫是多麼貼切,多麼生動,多麼形象。看書後我特別仔細端詳了一些胖子的後腦勺,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有這個明顯特徵,一般都有三道肉印,不是“三”字型,就是“川”字型,而且我還看了一個理髮師在清理這些淺溝時確實比較用心、比較費勁,好在現在不是用刀處理,否則這真還是一道難做的技術活。

老先生諷刺的語言也頗為辛辣。他在同一文章中形容一個手工教師時這樣寫到:“一個用嘴與舌活著的人,除了也是胖子,他和黃先生是人中的南北極。”這裡的黃先生是上段中“常穿灰大褂學監”,兩人的相同之處都是胖,但手工教師卻是“用嘴和舌活著的人”,就這一句話,把一個煽風點火、搬弄是非、陽奉陰違的人活生生地呈現給大家,省了不少的筆墨,描寫的還入木三分,所以百姓的語言是最為生動和形象的。用了“人中的南北極”一句話就說明了兩個人的為人方式,一個厚道,一個尖刻;一個踏實,一個狡詐;一個恆遠,一個陰險。反正你想去吧,一個在天,一個就在地,一個在南,一個就在北。道理再清楚不過了。

老先生在描寫祭墳時的悲傷也沒有更多的語言,只是這樣描述:“墳頭更矮了些,那麼些土上還長著點野花,“美”使悲酸的味兒更強烈了些。”了了幾筆就寫出墳主人地位悲淺,亦無後人,活著與死了都看似在這個世界上是可有可無的人或鬼。

一代先生離世去,留得文章在人間。他寫《我這一輩子》是短暫的一輩子,辛苦的一輩子,無奈的一輩子,可他的靈魂、他的思想、他的貢獻卻是偉大的、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