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公文“大手筆”如何練成?堅持這三個習慣你也能成功

大家好,我是河圖。

我曾經有幸多次受邀給新任公務員培訓公文寫作課程。在課上,我被提問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成為公文“大手筆”。年輕人積極進取的心態是好的,但想在公文寫作這條道路上走得快、走得穩,必須要持之以恆、腳踏實地。今天,我在這裡分享三個方法,如果長期堅持,一定受益匪淺。

在體制裡,很多剛剛接觸公文材料的新人,往往都存在一種心理,那就是

急於求成。

恨不得馬上接過大材料,好大施拳腳,向領導和同事證明自己。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寫材料是急不來的,需要慢慢積累,慢慢沉澱。正所謂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機關內的一些“大筆桿子”也都是從小材料開始寫的。

雖說成功之路漫長,但是如果掌握一些方法,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分享給大家三個方法,如果能夠長期堅持,養成習慣,

寫作能力一定能夠得到提升。

公文“大手筆”如何練成?堅持這三個習慣你也能成功

勤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知識是日積月累的,公文寫作也是如此。

剛剛走進文字崗位的人,都要經歷一段適應期。在這個時期裡,很多人都很迷茫,不知道從哪入手。

適應期對於新人來說,是掌握情況,打好基礎的最好時期。

在這個時期,新人大都比較輕鬆,領導一般不會給我們安排很多工作,而是讓我們儘快熟悉工作環境,以便更好地進入“角色”。

新人們在適應期裡要做的事,就是

積累

積累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也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在體制裡,幾乎所有的文字材料都要以推動工作為目的,以實際情況為基礎,不掌握基礎資料,即使寫作能力再強,寫出來的材料也是空洞。

在公文寫作領域,需要積累的東西很多,我認為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政策方針和重要言論類

主要包括黨和政府制定的方針政策、工作目標、工作任務,領導人的一些重要言論,黨務報刊中提到的一些重要論述。這方面的積累尤為關鍵,可謂基礎中的基礎,千萬不能記錯。政策方針、重要言論類的資料經常是在材料中原文引用,目的是為了拔高文字高度,提高政治站位。

2.名言佳句

主要是指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中出現的具有啟發意義的佳句。名言佳句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璣,意蘊深刻。與政策方針類不同的是,引用是名言佳句往往是材料的亮點,或增加材料的文采,或做論點引出下文,或做論據支撐論點,適當引用名言佳句往往能為文章增色不少。

3.基本情況類

可以分為

地區基本情況

部門基本情況

地區基本情況是指所在地方的歷史、文化、地理位置,行政區劃、地域特色,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農業農村基本情況、未來幾年的規劃等資訊,熟練掌握這些情況,一是能夠讓新人對於今後寫材料的方向有一個大體的把握;二是在寫一些大型材料的時候也能用上這些資料。

單位基本情況是指單位的業務科(處)室的工作職能,任務目標,有條件的話最好找一下近兩年的工作總結和工作安排,以及單位領導佈置工作的重要講話。

積累的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讀書看報、閱讀檔案、參加會議、下基層調研。透過適應期的積累,能對政策方針、重要言論、單位地區基本情況和運作方式有個基本的理解,這樣才能讓新人更好地適應單位的氣候,進入到自己的角色中。

公文“大手筆”如何練成?堅持這三個習慣你也能成功

勤動手

有了知識的積累後,下一步就是儘快上手“公文材料”。可以先從小的“豆腐塊”開始寫起。比如通知、簡報、個人總結等。這樣,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久而久之就掌握了公文寫作的基本套路和規律,慢慢摸出其中門道。下面,我會對通知、會議紀要和資訊類等小文體作簡單介紹。

1.通知

公文寫作的新手,可以從通知開始寫起。別小看通知,能把它寫好並不容易。

通知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部署任務,安排工作,所以通知的字數不宜過長,能把事情說明白即可。所以,通知的語言儘可能的樸實,要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內容要全面,不能模稜兩可,讓人讀過之後存在歧義。

2.會議紀要

會議紀要是對某次會議的情況及議事情況的書面文字記載,是傳達政令、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重要文種之一。會議紀要包括開頭、主體和結尾三個部分。開頭部分要交代會議的時間、主題、參加人員(有的也放在結尾)、主持人。主體主要記錄會上傳達的精神、研究的事項、進行的決定。可以用“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強調”作為每個自然段的開頭。內容要記述清楚,表達要準確。結尾以概括性的語句或領導講話結束即可。

3.資訊類

資訊類材料已經和正常公文很接近了。不同的是,資訊的體積更小,語言更精煉。但是別看資訊“塊頭小”,蘊藏的能力可一點都不小。資訊材料是領導決策的重要依據。上級部署傳到基層離不開資訊,基層的動態傳到上級離不開資訊。可以說,資訊就是聯絡基層和上級的橋樑和紐帶。

那麼,如何寫一篇能夠引起領導足夠重視的資訊呢?

一是注意選題。在資訊的選取上,要挑領導關心的問題、群眾關心的問題。比如大事、好事、壞事、難事、新鮮事等,只要對領導有幫助,都可以選擇。

二要注意真實性。文字工作者作為領導的“幕僚”,作用就是領導手腳的延長,耳目的延伸。領導沒時間去的地方我們去,領導沒聽到的聲音我們轉述,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保證資訊的真實性,幫助領導掌握第一手真實資料。

三是要把握資訊寫作的結構。資訊材料多的幾百字,少的幾十字。資訊的開頭要直接了當,開門見山。有的採取承接式開頭(主要是承接題目,正文直接就是內容,一是、二是)、鋪墊式開頭(一句話交代時間地點目地)、歸納式開頭(歸納重點)。資訊材料的開頭不能用大材料的“帽段”,因為篇幅限制,有了“帽段”就會顯得冗長,囉嗦,這是資訊材料比較忌諱的事。

在資訊材料中,層次更加分明,句與句的邏輯更加緊湊,每句話咬的都很緊。這就需要做到明確主體,理清邏輯,適當使用邏輯關聯詞,這樣才能在有限的篇幅裡,體現出層次的美感。

公文“大手筆”如何練成?堅持這三個習慣你也能成功

勤比較

在公文寫作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總結。不進行總結,工作就不能算是全部完成。寫完一篇材料後,領導點了頭,認可了,還要進行最後一步——把完成稿和最初稿拿出來,進行比較。

1.比較寫作思路的差異。

由於我們和領導的站位不同,領導往往比我們看到的更多。文字工作說到底還是為部門服務、為領導服務,掌握了領導思路對於我們工作開展是十分有利的。

2.比較材料結構和內容差異。

要逐行逐段、逐字逐句地檢視領導修改的地方,與自己的初稿進行比照分析,看看領導為什麼改,自己那樣寫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以便從中受到啟發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