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擁有數千年的茶文化發展歷史。但若問茶何時興起,中國的茶史上給出的答案是——唐朝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唐朝時,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熱衷於飲茶,成為一種風尚。

唐代封演便在他的《封氏見聞記》中感嘆道:“古人亦飲茶爾,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

茶有醒酒去膩,止咳消食等多種功效,茶的興起,離不開它獨特的功效。但,除了茶葉本身的功效外,主要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盛唐氣象

唐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國力最強盛、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的時代。

它的政治、文化影響遠遠超出國界,乃當時出類拔萃的世界性大國。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其時,個人、國家都處於欣欣向榮的上升階段,整個社會的基調是昂揚進取的,並且充滿了自信,這便是被人們譽為“盛唐氣象”的文化精神。

它使得茶文化能夠吸取自身發展所必需的各種營養,迅速地完善自身,發展壯大。同時,國家的統一、交通的發達,以及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也

為茶葉的生產與傳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茶與坐禪

在南方飲茶風尚不斷髮展的基礎上,茶在北方也廣泛地傳播開來。除了當時經濟、文化繁榮的原因外,

佛教禪宗的興盛與影響也是飲茶風習由南方迅速擴充套件到北方的一個重要原因。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提到:“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學禪提倡打坐,晩間不食不睡,茶既解渴又能破睡,所以特別受僧人的歡迎。同樣因為這個“破睡提神”的道理,唐代科舉制度的實行也對飲茶風尚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史籍上多見為舉子送茶、“煎麒麟草”的事蹟,舉子來自四面八方,

飲茶風尚也就傳播得更廣。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唐代貢茶與唐代茶業

唐代茶事興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朝廷貢茶的出現。

因為宮廷大量飲茶,加之荼道、茶宴層出不窮,朝廷對荼葉生產十分重視。唐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唐代宗在浙江長興顧渚山開始設立官焙(專門採造宮廷用茶的生產基地),責成湖州常州兩州刺史督造貢茶並負責進貢紫筍茶、陽羨茶和金沙泉水事宜。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詩人有“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的吟唱每年新茶採摘後,便晝夜兼程送解京城長安,以便在清明宴上享用,即“先薦宗廟,後賜群臣”。

唐李郢的詩句“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說的就是這事。這些都刺激了唐代茶葉生產的發展。

到了中唐時,茶葉的加工技術、生產規模、飲茶風尚以及品飲藝術等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並廣泛地傳播到少數民族地區。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正如《封氏聞見記》中所說:“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按此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於塞外。”

正是在這一時期,茶始有字,茶始成書,茶始銷邊,茶始徵稅。

唐代飲茶風俗、品飲技藝都已法相初具,並深深影響到後世。

製茶法與飲茶法的提升

製茶與飲茶法唐代雖有散茶,但基本上以餅茶為主。

餅茶加工程式可以分解為七道工序,大致可分為採、蒸、搗、拍、焙、穿封。

具體的做法是:採摘新鮮的茶葉,先放入甑釜中蒸,然後把蒸過的茶葉用杵臼搗碎,再把它拍(壓)製成團餅,以炭火焙乾以後,用竹篾或皮繩穿起來封存。拍製茶餅需用一定的模具,這模具叫做“規”,“規”通常為鐵製,有圓型或方型,因此拍出來的茶餅形狀各異。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唐代人講究“煮茶”或“煎荼”,先把茶餅放在火上炙烤片刻,後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入茶羅篩選,符合標準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備用,另外還要準備好風爐燒水,茶釜中放入適量的水,煮水至初沸(觀察釜中之水如蟹眼)時,按照水量的多少放入適量的鹽。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到第二沸(釜中之水如魚眼)時,用勺子舀出一勺水備用,儲放在熟盂中釜中投放適量的荼末。等到第三沸(觀之如騰波鼓浪)時,把剛舀出備用的水重倒入茶釜,使水不再沸騰,起到了“止沸育華”的作用。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這時茶就已煮好了,準備好茶碗,把煮好的茶用勺子添入茶碗,只見碗中飄著湯花,正如晉代杜育在《薅賦》中描述的一樣:“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而將這裡煮茶法用到極致的便是唐代茶聖【陸羽】,而陸羽的著作《茶經》問世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茶之所以會在唐代興起的關鍵原因。

千年前中國飲茶興起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下一篇文章,將帶大家瞭解這位傳奇茶聖與他的傳世之作《茶經》對中華茶文化的貢獻。(點讚的人多小編明天就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