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演員請就位》| 底線之上: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第一期《演員請就位》,飽受爭議的郭敬明導演不出意外,又又又被質疑了。但出乎意料的是,郭敬明應對的還不錯。

新人演員郭俊辰和董力演完郭敬明小說改編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片段後,老戲骨李誠儒老師在表達完對年輕演員臺詞演技的不滿後,將矛頭直指郭敬明的原著「家國情懷,忠人義士,我們要寫的東西太多了,難道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再看這種高中生談戀愛……這種就是暢銷書,那我倒問一句,這樣下去,這一輩人起來之後,他們受到什麼教育了。」

《演員請就位》| 底線之上: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路

郭敬明導演,這一次的應對其實還算不錯的,有理有據,而不僅僅是情緒化的表達。首先,他虛心接受了表演中存在不足,並將大部分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然後,郭敬明辯解到《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第一部認真討論校園霸凌的小說和電影,不僅僅是小情小愛。暫且不論《悲傷逆流成河》到底有沒有認真討論校園霸凌,是不是小情小愛,但把話題轉回作品本身,至少做到了就事論事。

但最讓我動容的是最後一段話,「

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是不是我們能夠允許我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型別,這是電影的魅力。

」當然,這句話確實是有拔高李誠儒老師意思的嫌疑,也有邏輯上的漏洞。但我覺得這句話值得我們思考。

《演員請就位》| 底線之上: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路

01

李誠儒老師說的那段話本身並沒有那麼惡劣,語氣還算平和,也沒有人身攻擊,但是這裡面隱含的偏見,讓人聽著很刺耳。

首先,批判至少要做就是論事,就作品論作品。對影視作品的探討沒問題,認為好作品要有深度沒有問題,就作品本身評價好壞也沒有問題。說《悲傷逆流成河》在場上的那一個片段,僅僅表現了小情小愛,沒有深度,這完全沒有爭議。但是,李誠儒老師看了一個電影的一個片段,沒有任何推導就直接擴大到整個題材,一棒子打死了一種題材。

偏見,往往就來自於把部分的特徵粗暴地擴大到整體。

其次,用自以為的一套標準去衡量所有作品。影視作品一定要有深度,要有教育價值麼?所有人看影視劇都是為了追求深度麼?年輕人看電視劇是為了被教育麼?年少的時候,我也特別喜歡自詡有深度和內涵,很少看偶像劇和國產劇,喜歡看日劇和美劇。但神奇的是,我是在最深切感受到美劇對人性探討的深度時,轉向了看國產劇。似乎也是從那時開始,我對電視劇的追求,從深刻轉向了消遣。原因無他,生活太辛苦了,已經不想在影視劇中去追求深刻了,只想偶爾感受下膚淺的快樂。每個人看影視作品的追求不一樣,為什麼要用所謂的藝術和深度,去評判所有的作品呢?九年義務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學、那麼多好書、生活那麼苦,還不夠年輕人受教育?

什麼樣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能產生廣泛的共鳴,是大眾決定的,不是由某一個人,某一個標準決定的。

《演員請就位》| 底線之上: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後,李誠儒老師在單採中為自己著補說「不是說校園戀愛,不能作為文藝宣傳的事情,我只是認為,不能用廉價的筆觸,來引起廣泛的共鳴。」說得很文藝,但是這裡偷換概念了。之前那段話批判的明明是題材,是「小情小愛」,這裡卻變成了廉價的筆觸。什麼叫廉價的筆觸?將自己批判的物件歸結到一個模糊的負面概念,聽眾可以帶入各種不好的方面,比如空洞的臺詞、製作的粗製濫造、沙雕的劇本,這是一句不會錯的話。

02

在文化多元化的表象下,其實暗含著嚴格的文化等級秩序,品味優劣的標準深深根植於社會經驗中。目前社會上隨處可見的鄙視鏈就可見一斑。而郭敬明就處於鄙視鏈偏下端的位置,他常年被嘲的經歷,讓我相信他的這段話是真誠的。他說的這段話,可能這不僅僅是對李誠儒老師的反駁,也是他一直想對所有人說的話。

對鄙視鏈下游懷抱天然的優越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這種優越感讓人很難客觀去評價作品、創作者和觀眾。

這次李誠儒老師會說出上面那段話,其實根源在這裡。

是人就會有偏見,但可怕的是認識不到自己的偏見。

《演員請就位》| 底線之上: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路

郭敬明憑藉新概念作文大賽和《幻城》成名後,一直被群嘲的是抄襲、文風矯揉造作、商業炒作等等,這些尚可以算理性探討。但可怕的是,當慢慢的大家似乎接受了郭敬明很low的設定,郭敬明的一切都是錯的,甚至連身高都會被群嘲。儘管我認為這次郭敬明的應對還算不錯,但並不是為了洗白郭敬明,也不能洗白郭敬明,

抄襲是洗不白的,文風矯揉、文章內涵空洞也都是存在的,不會因為這一次應對而有所改變。這是兩個問題,我們用兩分法來看待。

03

雖然我也一直不太喜歡郭敬明,不喜歡他的作品,也覺得這一期他的點評很尬。但就事論事,他最後那段話「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給我的觸動太大了。

我並不是說這句話上邏輯毫無瑕疵,這句話至少是有前提的——在底線之上。

其實,

本文的最後這一段已經不是在討論郭李之爭

,應該說是由郭敬明的這段話想到的,我之前一直在關注的問題。在這個槓精橫行、網路暴力隨處可見、惡意舉報開始興起的年代,尤其是

在創作領域,這句話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因為「我不喜歡的東西,就不應該存在;我討厭的東西,就不應該有人喜歡」這種想法,在這網際網路時代,是真的很容易從觀念轉化為行動。討厭的公眾號被封說活該,網文作者被罵到退圈,偶像明星因惡意舉報而退賽。這些都是現實發生的事情。

《演員請就位》| 底線之上: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幾年重新開始玩微博,關注了一些喜歡的網文作者。之前一直以為看小說是歲月靜好,沒想到微博上處處血雨腥風。在網際網路時代,創作者與觀眾的距離越來越近,作者可能需要直接面對成千上萬的負面評價,若都是理性評價便罷了,但誰能說自己是完全理性的呢?文學作品本來就是主觀的,有人喜歡,必然有人不喜歡,尤其是網路文學,本身沒什麼硬性標準,大家也只能從純感受上去談,若摻雜了偏見或過激的負面情緒,吐槽很可能就演化成謾罵了。

三觀不正,劇情狗血,人設不好,角色太渣,喜歡的角色寫死了,甚至劇情不如意,作者都可能會被罵,我關注過的網文作者幾乎無一倖免,甚至還有上升到人身攻擊的。現在很多作者寫文都戰戰兢兢的,在寫文之初,就把能想到的所有雷點都列出來,甚至直接把整個梗放在前面,反覆提醒,請介意者慎入,還要反覆強調作品不代表作者個人的三觀。不僅作者,推薦文章的人、評論的人都可能會被罵。

在法律和道德的底線之上,你不喜歡的東西,也請允許它的存在,

不是說要你接受它,也不是說不能批評它,而是不要以一種必須消滅它的態度,對創造者及其讀者採取過激的言行。當然反過來也是,不要因為自己喜歡,而對所有批評它的人,採取過激的言行。

無視之可以,批評也沒問題,但請不要謾罵,不要人身攻擊,不要不正當舉報。創作是自由的,對作品的探討和批評也是自由的,但請正視自己可能存在的偏見,讓社會多一點彈性。最重要的是,

保持理性,堅守底線,不要傷害別人

《演員請就位》| 底線之上: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圖片來源:《奇葩說》第五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