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與其一頭霧水不如弄個明白——記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張中樞

羅偉鵬、國樑/文

常言道:古玩水很“深”。所謂“深”,其中一種意思是指很難弄明白真偽。不少人玩了許多年,對鑑別真偽還是一頭霧水,收藏了一屋子的現代仿品還當寶貝。而有的人卻遊刃有餘,終成“明白人”。資深藏家、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陶瓷分會副會長張中樞就屬於後者。時隔多日,筆者又和他聊起了收藏的話題。

與其一頭霧水不如弄個明白——記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張中樞

【圖1】寶光四溢的明洪武龍泉青釉大三足爐

筆者:上回你談到誤導新手的唯心主義理論的多種表現。有的讀者打電話跟我說起他們同樣的經歷,對你本人很感興趣,希望你繼續聊聊。比如有的收藏愛好者對古陶瓷表面顯“新”持懷疑態度,你怎麼看?

張中樞:

誤導人的唯心主義理論還有很多。你說的收藏愛好者對古陶瓷表面看似“新”持懷疑態度,是因為他們對古陶瓷經歷的環境缺乏全面、細緻的瞭解所致。學習鑑別古陶瓷不僅要看書,要實踐,更要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才能成為明白人。實際上,對古陶瓷表面看似“新”持懷疑態度,應該歸入“唯包漿論”。不可否認,看“包漿”,也是鑑定是真古陶瓷還是現代仿品的其中一個方面,但並不是唯一的依據。對傳世品而言,由於長期擦拭保養,原來剛出爐刺眼的 “火光”便會日漸消退,日久表面的釉光就會變成柔和的“寶光”【圖1】。但是對於窖藏、出土的古陶瓷,採用看傳世品表面“包漿”的辦法判斷真偽就不適用了。江西省高安市元代窖藏瓷器【圖2】就沒有傳世品的這種“寶光”。其實,“真、精、新”是收藏界行家追求的最高目標,因為“真、精、新”的古瓷器藝術品才具備美感,升值潛力也大。在“尋寶”類電視節目裡,專家常提出的藏品要“真、精、新”,就是這個道理。

與其一頭霧水不如弄個明白——記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張中樞

【圖2】沒有寶光的江西省高安市元代窖藏瓷器

與其一頭霧水不如弄個明白——記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張中樞

【圖3】圈足上有手印的北宋白釉四系瓶

還有一種觀點是“唯價格論”,這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錯誤觀點,持這種觀點的人數眾多,包括部分專家在內。他們以購買藝術品價格的高、低來衡量藏品的真偽,這也是唯心主義的表現之一。前幾年,在收藏類電視節目裡,就常有專家問藏家:“你這件元青花多少錢買來的?”藏家回答以後,專家笑了:“元青花拍了2。3個億,你這個價錢得來的會是真的嗎?”專家的“高論”令人啼笑皆非。不過我注意到,近年來在“尋寶”類節目中專家發表這種觀點時就比較謹慎了,也算是一種進步吧。事實上,一件古陶瓷,比如元青花,是否到代,從眼學鑑定法來說,是看其型、釉、青花髮色、紋飾、胎質、挖足修胎工藝等方面是否符合時代特徵。而至於價格的高低,是受到市場左右的。在大拍上,參拍者都是大款、老總,不差錢。為了得到心儀之物,互相追逐,一擲千金。他們追求的不僅是擁有藏品,還有拍場上一陣陣羨慕的驚歎聲。在這種氛圍下,價格不虛高都難。不信你把那件“鬼谷子”罐擺到地攤上試試看,有誰出這個價錢!這隻能是“到哪座山唱哪首歌”了。試想想,擺攤的攤主,如果當天他賣不出一件貨,口袋也沒有銀子了,他還能堅持非多少錢不賣不成?最近,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搞會員內部交流會,就有人成功舉牌後又頓生疑問:“這麼低的價格到手的難道會是真古董嗎?”這也是由於其對古陶瓷一點不懂,又受到所謂的專家錯誤言論影響所致。

與其一頭霧水不如弄個明白——記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張中樞

【圖4】釉面“淚痕”明顯的東晉青釉羊頭壺

與其一頭霧水不如弄個明白——記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張中樞

【圖5】胎質呈鐵黑色的宋建窯兔毫盞

筆者:那麼,新手學習收藏古陶瓷,應該從哪裡入手比較容易學呢?

張中樞: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一定要從基礎學起,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除了看書學習掌握理論知識之外,一是先從高古陶瓷入手。我就是從高古陶瓷學習研究入門的。高古陶瓷基本上是單色釉,上釉工藝無非兩種:澆釉或浸釉。這兩種上釉工藝很有特點:澆釉工藝由於是一隻手抓著圈足,一隻手在瓷胎上澆釉,掛在器身上的釉一般不容易平齊,有點斜,有的邊緣還有垂釉現象,尤其是元鈞更是普遍;浸釉工藝是使用一隻手抓住圈足,將瓷器(比如梅瓶)倒著浸進釉水裡,稍停一下即拿起來,由於浸沒到圈足,在瓷器圈足上有時候會留下3~4個指印【圖3】。採用這種工藝方法上釉,釉水有厚有薄,不像後來使用吹釉技術那麼均勻,所以燒成後的釉面顏色有深有淺,有的還會有釉水從上往下流動的痕跡,也稱作“淚痕”【圖4】,時代特徵很好掌握。胎泥也主要是“一元配方”,也即是僅使用瓷石作為制胎原料,觀察露胎的圈足,會發現顆粒粗細不均勻。又由於胎泥是就地取材,顏色不一,也比較好認,比如建窯的胎呈鐵黑色,胎質較硬【圖5】;而吉州窯的則是淺黃色,胎質較鬆軟【圖6】。當時由於沒有加入高嶺土,瓷胎硬度不夠,經過高溫烘燒,器型有時候會發生變化,或口型有點“瓢”,或瓶頸有點“歪”【圖7】。只要掌握要領,學會鑑別並不難。二是宜從收藏普通品包括民窯瓷器入手。從2012年12月開始,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兩個月就舉辦一次為會員免費鑑定和會員內部交流藏品活動,不是會員的新手可以加入這個組織,以便參加活動。透過這個平臺,一方面,可以請陳天宗老師把關鑑定藏品。陳天宗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從古陶瓷鑑定專家趙青雲大師,是中國陶瓷館研究員,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副會長兼陶瓷分會會長,既是文博人員還長期深入市場調研,有豐富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是廣西廣大藏家公認的的行家裡手。二方面,新手在那裡透過交流,買到價格適中的藏品,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與其一頭霧水不如弄個明白——記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張中樞

【圖6】胎質較鬆軟的宋吉州窯黑釉雙鳳紋盞

筆者:你搞收藏多年,一定有不少有意思的收藏故事,能否說來跟大家分享?

張中樞:

收藏確實給我帶來很多樂趣。那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旅社看上一個年輕人的一對明代青花瓷鎮墓獸【圖8】,那時候市場上髮色像這樣好、器型獨特的明代瓷器很少見,由於當時口袋錢不夠所以沒買成。回家後感覺也許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於是連忙電話聯絡這位年輕人。他是在回家的火車上接我的電話,但是他答應留給我。不久,他去廣州路過南寧下車送給我馬上又離開了,令我感動不已。時隔多年,到現在我也記不清他姓啥。所以我相信緣分,是你的就跑不掉。



與其一頭霧水不如弄個明白——記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張中樞

【圖7】瓶頸有點“歪”的唐黑釉細頸瓶

有一次,我到旅社看瓷器。一個年輕的女子見我沒有滿意的,她嘆氣了,自言自語地說:“怎麼辦呢?”我看出她有難處,便問她。原來她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我便給了她一點錢救急。她說:“怎麼好意思白要你的錢呢?”我說:“出門在外,誰沒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呢!”過後我也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不久,一個男青年打電話叫我去看瓷器,說是他的女朋友叫他來找我的。我去以後,他拿出一件洪武釉裡紅歲寒三友圖玉壺春瓶,很開門,要價也不高,但可惜當時我沒有錢沒買成。從這件事我體會到,做人要積德,積德就會有好報。

與其一頭霧水不如弄個明白——記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張中樞

【圖8】明代青花瓷鎮墓獸

有一年,我到甘肅參加一個會議。那天很晚才到張掖市,匆匆吃過晚飯,我就往賓館附近的古玩店跑,有五六個外省代表也跟著我跑。這時候店鋪都已經關門,只有幾間還透著亮光。敲開一家店門,我發現一件宋代青白釉仕女脈枕,很精美,只是一個足角有點崩釉。馮先銘在《古陶瓷鑑真》中談到在日本博物館藏有一件。我按捺住激動談好價錢,正準備掏錢,沒想北京的一位女士捷足先登付了錢,我心儀已久的寶貝變成了她的藏品。不過,幸好西北之行還是收穫頗豐,但直到現在我還惦記著那件脈枕,很可惜再無緣得到。

(注:本版中除高安市元代窖藏瓷器圖外均為張中樞藏品)

圖片說明:

【圖1】寶光四溢的明洪武龍泉青釉大三足爐

【圖2】沒有寶光的高安市元代窖藏瓷器

【圖3】圈足上有手印的北宋白釉四系瓶

【圖4】釉面“淚痕”明顯的東晉青釉羊頭壺

【圖5】胎質呈鐵黑色的宋建窯兔毫盞

【圖6】胎質較鬆軟的宋吉州窯黑釉雙鳳紋盞

【圖7】瓶頸有點“歪”的唐黑釉細頸瓶

【圖8】明代青花瓷鎮墓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