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Nadine Labaki)作品

這是一部介於紀錄片和小說之間的黎巴嫩作品,作品原名為《Capernaum》(音譯為“迦百農”),在法文和英文中有“混亂”意思,內地引進後更名為《何以為家》,曾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等好幾項大獎。

在拍攝這部作品之前,製作方有長達3年的實際觀察與調研,拍攝歷時6個月,超過500個小時的拍攝素材,2年的後期製作,總共耗時5年才全部完成。導演啟用了生活在當地並有影片中經歷的人作為演員,用他們最本能的反應,詮釋了生活在戰亂中底層人們真實且殘酷的一面。

然而展現這種現實困境並不是導演的最終目的

,透過影片的力量,為她所看到的社會帶來改變,才是導演真正的訴求。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等好幾項大獎。

一、“家庭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

影片中的男主角贊恩和家人是從敘利亞逃亡至黎巴嫩的難民,沒有合法身份。一家十口人只能擠在租借來的房屋地板上勉強度日。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一家人擠在地板上睡覺

贊恩有八個兄弟姐妹,一大家子的生活費用就靠著贊恩的父母製作販賣一些違禁品,或是讓贊恩給房東家的雜貨店幹活來換取住宿的地方和生活用品,有時贊恩也會同兄弟姐妹在大街上販賣些便宜的果汁賺些錢貼補家用。

生活貧苦,而贊恩的父母又只會抱怨咒罵,因此與兄弟姐妹一起敲鼓唱歌說話是贊恩唯一會感到溫暖的事情。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跟薩哈一起說話玩耍,臉上和眼神都洋溢著溫暖

艱難的生活日復一日。

但此時的贊恩還懷揣著希望,他想要跟同齡的小孩一起上學,可是父親並不認可他的想法。恰好十一歲的妹妹薩哈到了生理期,贊恩十分緊張,因為一旦父母知道了這件事情,那麼很快薩哈就會被賣作人婦。

為了保護薩哈,贊恩准備帶薩哈離開。他拿上錢和衣服,從雜貨店裡偷了一些食物,甚至還找好了逃離的車。

只可惜他晚了一步。父母早已經答應了房東,把薩哈送給房東的兒子。贊恩不願意讓自己的妹妹淪為奴隸,他的反抗和保護薩哈的舉動換來的卻是父母的拳打腳踢和惡語相向。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為了留住妹妹薩哈奮力反抗卻被父母惡語相向

贊恩不能接受父母的做法但又無可奈何。生活在底層的他,

渴望從親情得到救贖,卻求而不得。

他選擇逃離原生家庭,

逃離這個沒有溫度,沒有歡樂,沒有愛的家。

二、"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

影片中的另一條線索是拉希爾,一名來自衣索比亞的非法移民,未婚懷孕生下了約納斯。由於害怕自己和孩子被移民局帶走,所以每天在工作時將孩子隱藏在購物車裡。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拉希爾在洗手間把約納斯藏在購物車裡

在與離家出走的贊因相遇時,拉希爾盜用的身份即將到期,她必須要付一筆高昂的費用給人販子,來重新辦理一份身份證明。為此拉希爾收留了贊恩幫助她照顧約納斯,以便讓她可以更好的工作,儘早攢夠錢。

與贊恩的父母不同,拉希爾非常疼愛約納斯

,為了換取一個身份證明,得以讓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撫養其長大成人,拉希爾努力工作,傾盡所有,

甚至不惜剪掉了自己的長髮來籌錢。

或許有人認為剪掉頭髮不算什麼,那可能是忽略了非洲人髮質的獨特性。

《遇見非洲》這本書裡曾寫道:全世界各個人種中,非洲人髮質有著獨一無二的特徵,他們的髮質非常粗糙,呈螺旋狀捲曲,濃密蓬鬆且易受損,更糟糕的是,

許多非洲女性的頭髮無法長長,“長髮及腰”對她們來講是遙不可及的夢。

而拉希爾正是擁有一頭讓非洲女性都夢寐以求的長髮。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拉希爾的及腰長髮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拉希爾流著淚忍痛剪掉了自己的長髮

在跟拉希爾和約納斯的朝夕相處中,拉希爾對自己孩子的愛讓贊恩也感受到了溫暖,也讓贊恩逐漸融入了這個家庭。

好景不長,在拉希爾一次外出時,被移民局逮捕。

贊恩抱著嗷嗷待哺的約納斯,兩個孩子,在大街上找了拉希爾一天一夜。

贊恩想,大概是拉希爾不要她的孩子了,並且認為拉希爾作為母親比自己的母親還要壞,竟然忍心拋棄這麼小的約納斯。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認為拉希爾拋棄了約納斯

贊恩只能把家裡僅有的糖粉拿出來,用冰塊沾著同約納斯一起舔食裹腹。

身無分文的贊恩為了養活自己和約納斯,開始從藥店騙取止疼藥製作販賣違禁品,他用父母曾經養活他的方式來對待約納斯。

當贊恩再也無法養活自己時,不得不選擇把約納斯交給人販子。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需要思考該怎麼養活自己和約納斯

三、“家庭不單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託處。”

贊恩回到家中,想要拿取自己的身份證明,不料卻得到妹妹薩哈去世的噩耗。年僅11歲的薩哈因為懷孕導致大出血,又由於沒有身份證明而被醫院拒絕接診,最後死在了醫院的大門前。

不僅僅是薩哈,贊恩家裡所有的人都沒有身份證明。

薩哈的離世成為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無處宣洩的情緒衝破了理智壁壘,贊恩不顧父母的阻攔用尖刀刺傷了房東的兒子,也因此被房東一家起訴送進了少年監獄。

此時贊恩的母親來監獄告知他,自己又懷孕了,他即將再擁有一個妹妹或者弟弟。贊恩回想起自己和薩哈以及約納斯的種種遭遇,他無法接受一個新的生命來到這世上就是為了繼續承受這些苦難的事實。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再也無法忍受內心的痛楚

他想要改變現狀,他想要讓自己得到救贖,他想讓自己的兄弟姐妹得到救贖,他想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救贖,

他想要自己選擇接下來的命運。

於是贊恩鼓起勇氣打電話到電視臺請求援助,以拋棄兒童罪起訴自己的父母生下了自己並且以此要求父母不要再生孩子,告誡所有的人,不要再給這人間增添悲劇。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在法庭起訴自己的父母

結語:“一個人的悲劇,往往是個性造成,一個家庭的悲劇,更往往是個性的產物。”

贊恩的父母用5只雞便將11歲的薩哈賣給了房東的兒子,還認為那是對薩哈最好的安排,並且口口聲聲的說著:我自己也就是這麼過來的,那麼我的孩子也只能這麼過。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的父親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

贊恩在雜貨店工作時,曾經提出想要跟同齡的孩子一樣去上學,父親直接否定了他這個想法。母親雖然沒有否定他,但並不是認同上學真正的重要性,她只是認為上學可以讓贊恩偷學校的物資來滿足家裡的需求。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的父親拒絕讓贊恩上學

贊因的父母從影片的開始到最後,都深深的認同自己就是個奴隸,

就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只配過最糟糕的生活,於是每天只會無所事事,打罵孩子。他們

把自己的貧窮和無能怪罪於這個社會,這個世界。

卻從來沒有嘗試要拼盡全力去改變這一切。

“貧困只是症狀,而奴役才是病根。”

許多貧窮的人,並不是因為貧窮才淪為生活的奴隸,而是因為心被奴役才貧窮。而人們有的時候只看到窮人在物質生活上的悲慘,卻沒有意識到這是精神墮落的必然結果。

就像贊恩的父母,從未真正為自己去努力創造,只會抱怨這個世界對他們的不公,自甘墮落。

《何以為家》:揭露貧窮的真相

贊恩的母親在法庭上稱自己像奴隸一樣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我們可以選擇接下來要走的路是繼續墮落還是勇猛前進

。做對選擇,並堅持走下去,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贊因是智慧的也是幸運的。

影片的最後交代了贊恩的狀況:一家人都移民到了挪威,贊恩也開始了求學之路。目前,導演和團隊成員正在製作一部關於贊恩一路經歷的紀錄片。

相信苦難洗禮過後,總會有暖陽,

正如贊恩在遊樂場乘坐摩天輪一樣,

人生漫漫,高低起伏總有時,但願能常懷美好的希望,當越過生命的最低處向上走時,必會迎來曙光。

我是鳶媽,喜歡閱讀、電影、音樂。願成長路上能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