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好節目點贊

昨晚看電視,被舞蹈節目《只此青綠》感動,它跟2016年邰麗華領舞的《千手觀音》有異曲同工之妙。觀者在獲得美的享受的同時,還為其傳達的文化價值和藝術精神鼓舞。最讓我喜悅的是,作品所體現的創新性。

開場的歡鬧,結尾的歌曲,舞臺上已經成為傳統。歌曲聯唱,載歌載舞的節目,一堆人上臺,花花綠綠,蹦蹦跳跳,每人就唱一兩句,還沒被看清臉孔就匆匆下場,最熱鬧的是戲曲聯唱之類,幾個人還同時咿咿呀呀地唱,看著看著,就恍如置身車水馬龍的街頭而走神。最怕的是讓非專業者做專業之事,不是唱歌的偏偏上臺唱歌,只因是當紅流量明星,這就像道德品質不過關偏偏要跟人說教一般。

為什麼這型別節目在舞臺上能佔多數?可能節目組是想取悅大眾吧。但這未免太小看大眾了。難道大眾真的就不能欣賞高雅藝術嗎?

當我們看到好作品,不是都會被其崇高的藝術美所震撼嗎?對於好的作品,非專業的我們的確說不出個所以然,不會引用什麼專業術語來點評,但情感上心靈上還是能分辨好惡美醜的。因為人性是共通的,好的作品必然能引起共鳴而千古流傳。而媚俗的作品歷來是走不遠的,多了,甚至還會敗壞胃口。要相信我們的腸胃是能承受和消化健康衛生營養食品的,有選擇的話,誰會喜歡吃地溝油炒出來的菜呢?就如閱讀,讀者一旦領略了經典的魅力,就自然拋棄掉街頭的通俗下流讀物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關鍵是經典作品要有人創作出來,有機會深入人心。而這正需要主流媒體的大力引導和為其提供發揮的舞臺。這不得不點贊把《只此青綠》創作出來並完美演繹的團隊,更點贊把這節目帶上舞臺的伯樂們。

今年開心麻花的小品《還不還》,刻畫了老賴的形象,諷刺了人性的弱點,搞笑之餘耐人尋味,但也有遺憾:結尾老賴就因為老同學的幾句話而幡然醒悟,決定還款,這一結局就缺乏邏輯。畢竟是長期的老賴,不是新手,哪有那麼容易被改變?而他的同學還一再上當?

而賈冰、沙溢的那個小品《發紅包》,沙溢飾演的那個買車人更是讓人莫名其妙,邏輯上也有點站不住腳。

反而是賈玲的那個小品比較接地氣。賈玲飾演的婆婆為了讓物件有好感,故意裝成別人而不敢做自己,這種小人物的小心思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挺常見的。每種性格都會有人欣賞,真誠做自己,特別是在當今這個數字時代,這個主題還是挺有啟發性的。

溫拿五虎齊上,共唱《朋友》,歲月流金,經典依然,好動人的節目。

韓紅唱歌時,旋律靜靜流淌,身後的伴舞也是高難度的,唯美溫馨。

姜昆的相聲,讓我看到傳統藝術家的研究精神,活到老,學到老,讓我們瞭解方言背後的文化,說廣東話的我也才知道其中的竅門,慚愧。打破束縛,研究跨地域文化背後的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有趣有益。

希望未來的節目,藝術上能多點創新,思想上能多點深度,藝術家們能多點走進生活,勇敢地創作,而我們的社會也能更寬容。為好作品和背後匠心獨運的藝術創作者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