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婚姻故事》是2019年上映的一部好萊塢影片,故事講述了一對夫妻離婚中發生的故事。電影獲得了奧斯卡、金球獎、金獅獎的提名,豆瓣8。6分。雖然是一部文藝片,但也在好片雲集的2019下半年突出重圍讓人印象深刻。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電影中妮可和查理是一對生活在紐約的夫妻,查理是舞臺劇的導演,妮可是他的女主角,他們有一個8歲的兒子亨利。妮可出生在洛杉磯電影世家,20歲時因為出演青春電影成為小有名氣的女明星,在生活了無生趣時來到紐約意外的邂逅了查理,對查理一見鍾情;查理也第一眼看見妮可,眼睛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就這樣兩個人墜入愛河,並組成家庭。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兩個人把一個小小劇團一起經營的小有成就,就這樣一個看起來幸福美滿的家庭卻在結婚10年後面臨著離婚。妮可覺得她在和查理的婚姻中沒有了自我,不被在乎,不被需要,它就像是查理的附屬品。她不能接受婚姻變成這樣的面目,一次偶然她接到了洛杉磯電視劇的出演邀請,她便帶著兒子前往洛杉磯和查理的離婚正式拉開序幕。

影片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卻把夫妻間的那種細膩、爭吵、溫情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人們面前,讓觀影的人沉靜其中,看完又忍不住深思。

我會從親密關係的角度深,以及帶給我們的思考來進行展開對電影進行解析。

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這部劇都帶給了我們哪些深思。

01

從親密關係的角度解析,妮可和查理的婚姻怎麼一步步走向消亡

妮可和查理也和追求真愛的人一樣,當初愛的濃烈,濃的可以連續幾天一直呆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妮可說和查理的聊天比性更讓人著迷。而結婚10年他們卻慢慢從無話不說到了無話可說,最後分居一年婚姻走向消亡。

沒有從關係視角看待婚姻,看不到事實背後的關係事件

什麼是關係視角?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說:結婚後,人們就從孤立個體轉變成了關係中的人。

也就是你不再是一個人,做的事、想法、表達等等都不再是你一個人的事實事件,而是關係的事件。

在妮可和查理的婚姻中,很明顯查理就從來沒有把夫妻生活中的事件當成是關係中的事。他總是以自我中心,要求家人配合他。事業上劇團一開始並沒有什麼名氣,他就想利用妮可的名字來進行宣傳。一開始人們衝著妮可的名氣來看他們的劇,隨著時間的消逝,妮可的名字慢慢被人忘卻,劇團被人接受來看劇的人也越來越多。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妮可感到很失落,她想或許她也可以但是查理嘗試一下導演,而查理總是下次吧,下次吧;直到他們最後離婚查理也沒讓妮可實現過。隨著他自己的名氣越來越大,他卻認為這就是他自己的才華的結果,從來沒有對妮可的表演進行過肯定和讚揚。

生活中他大到兒子的事情,小到沙發等傢俱的挑選都沒有讓妮可挑選,全權自己做主。這些事業和生活中的細節讓妮可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為自己活過,她只是搬到了查理的家,只是他的附屬品。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查理的以自我為中心,讓妮可在關係中完全被孤立。她就好像和這個家沒有關係,和查理沒有太大的聯結。而婚姻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戀,當依戀不再,婚姻中的人不再聯結,人和人之間就會變得陌生。

而真正讓人感覺不幸福的不是爭吵,而是冷漠。

關係模式失衡,一味的隱忍、沉默最後失去自我都不是讓關係長久的方式

查理以自我為中心,而妮可卻又只是一味的隱忍、沉默,最後迷失自我。

陳海賢博士說:婚姻是一個整體,需要積極的對稱和有效的互補。

而妮可卻從來沒有對查理訴說過自己的這些委屈。她總是一個人感受,一個人憤懣,一個人偷偷的哭泣。

心理學裡對這樣的行為表述為:人們之所以不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感受,是怕被拒絕。這種怕被拒絕的恐懼,讓人們不敢和愛的人表達自己的需求。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只能透過獨自流淚和冷戰來表達,當妮可對查理已經越來越不滿時,她也依然沒開口,而是選擇和查理分居,分居一年,兩個人的關係並沒有得到任何緩解,在這中間查理更是因為長久分居而出軌助理;這進一步激發了妮可的怒氣。這些不滿和委屈、傷心一點點積壓,當律師關心的對著妮可問:”你還好嗎?“,妮可再也忍不住,在律師面前崩潰哭泣。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親密關係中,關係的模式都必須是相互的,一味的去隱忍、包容、付出並不能讓對方迴應自己。我們也需要把自己的想法、感受都表達出來,讓對方真正的知道我們受傷了,我們是真的很愛他們。

情感賬戶”存款“嚴重不足,婚姻消耗快

在妮可和律師講述她和查理的愛情的故事時,因為和前未婚夫結束了剛剛的戀情,當妮可發現自己對查理一見鍾情後,她沒有經過多一點的相處和思考就選擇了留在紐約,並和查理結婚。可以說她和查理的情感賬戶裡餘額嚴重不足。

美國家庭婚姻情感專家約翰.戈特曼把夫妻之間的感情稱為情感賬戶,每一次增進感情的互動都是往這賬戶裡存錢,每一次消耗感情都是往這個賬戶取錢。

妮可和查理的感情明顯就是賬戶不足,他們一見鍾情,在一起沒多久就結婚。在戀愛最美好的時候往情感賬戶存的錢嚴重不足,而隨著婚後瑣碎的事物,不平衡的婚姻關係,讓這個情感賬戶嚴重透支。最後情感賬戶破產,兩個人的關係也走到了終點。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如果在一開始妮可和查理沒有選擇那麼快的進入婚姻,而是多為彼此的情感賬戶多積累點錢,也許當他們在消耗情感的時候也能不那麼快透支,能給賬戶以時間補給。

婚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它是關係的事,是相互的積極的響應。需要用關係視角看待發生的事實事件,需要維持關係模式的平衡,還需要維持情感賬戶不透支。它需要不斷的經營,需要看到表現裡面的本質。

02

從婚姻故事看到,大部分的婚姻問題都源於溝通問題

妮可和查理的10年婚姻讓我們看到,他們其實都還愛著對方,但是卻因為彼此一個總是傾聽不輸出,一個只輸出卻不傾聽,而讓兩個相愛的人漸行漸遠。從影片中我們可以啟發,對於我們如何在婚姻中做好溝通呢?

1,用關係的語言去傾聽伴侶的“話外音”,巧用語言來增進夫妻情感

當我們和別人交談,人們聽到的只是說話內容。夫妻因為是社會關係中最親密的兩人,夫妻的語言就會和日常交往的說話內容有很大的區別。每一句話都有它對映著內容後面的關係。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兩夫妻會因為孩子去上什麼樣的課外班有爭執,老婆覺得大家都報了奧數,要給孩子也報奧數班。但是丈夫覺得孩子應該先享受童年,應多去運動,應該報一些足球練習之類的專案。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從表面看,我們只是看到夫妻在為孩子的課外專案爭執。而用關係的語言的角度,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夫妻兩在爭執的其實是“你在乎我說的話嗎?”“你認可我說的嗎?”“你是不是能包容我?”等隱藏的關係語言。聽懂了這些關係的語言,我們就知道,爭吵是沒有必要的。去聽懂這些關係的語言很有必要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建議在我我們跟伴侶多說我愛你,少講道理;多聽關係背後的語言,不要被表面內容所矇蔽。

2,運用好“吵架”的藝術,準確傳達自己的感想。

電影中妮可和查理幾乎沒吵過架,電影的高潮部分,兩個人大吵了一架。爭吵過後的兩個人似乎都得到了釋放,最後得以和平離婚,沒有再在法院上唇槍舌劍。

但是他們的爭吵只是純屬的發洩不滿,如果他們當時能不用一些口是心非的話進行爭吵,也許他們可以不用走到離婚。那應該怎麼“吵架”才能利於增進夫妻情感呢?

說出自己真正的感受,不圍繞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進行陳述

要不斷的丟擲對方能接得住的橄欖枝

當自己對伴侶不滿直接告訴對方感受,比如:這件事情讓我很難過,其實我只是想。。。 。。

要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而不是想著對方懂,不懂就算了。畢竟伴侶也不可能對你的所有情緒都懂。溝通的時候多拋一些彼此之間才懂的橄欖枝。

《婚姻故事》:探尋婚姻中親密關係的真諦及對現實的思考

一個諮詢師分享過自己和老婆冷戰的時候,幾天不說話,有一天家人一起坐在沙發上,孩子的東西掉在了沙發底下,怎麼拿不出來。老婆就對孩子說去外面拿衣服架來勾;而諮詢師自己說去拿媽媽的手機去勾。當時她老婆剛買了新手機很是寶貝,這句話一下子就打破了兩個人的冷戰,妻子聽了看著他笑了起來,一來二去兩個人也聊開了。

3,分享脆弱,創造情感聯結

前面我們說到妮可不願意跟查理訴說自己內心的想法,是因為怕,害怕被拒絕,害怕關係破裂。而當查理的回覆也趨於冷漠,那妮可接收到的訊號更是不好的。這些恐懼加劇讓妮可想要保護自己,防禦查理。所以她用分居,提出離婚來保護自己。

而當我們用防禦機制來對待夫妻情感,那聯結就會中斷。我們的外表也會看起來特別強硬而讓人難以靠近。這時候唯有面對自己內心真正的脆弱,去跟愛的人展現自己的脆弱,自己的需要、愛和在乎。只有我們放下防備,才能真正的擁抱愛人。

03

寫在最後

婚姻關係是我們最親密和最重要的關係之一,而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又是依戀。我們都渴望婚姻幸福美滿,但是卻又總是會遇到很多風浪。

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想法。所以對待婚姻我們不能總是希望它是完美的,無暇的,並且絕對的幸福。

婚姻家庭專家米紐慶表示:世界上就沒有完美的婚姻。如果非要說出一種,那應該是有自我修復能力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