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普洱茶專家理論的謬誤是這樣發現的

在2008年秋季,筆者透過多次而反覆取兩份相同的高溫炒青熟透、乾燥透的新散茶,分別置於溼度85%以上的高潮溼環境和溼度在65%以下乾燥環境。等到潮溼環境那份散茶明顯重度黴變,而乾燥環境的那份則無絲毫的黴變。兩份同取來同時、同樣沖泡對比得知:黴變茶體的泡渣帶黑色,湯水顯紅色;未黴變的茶體泡渣仍是黃色,湯水也仍是黃色。繼而得知:凡是變黑色的茶體都是黴變茶;湯水顯紅色的茶也都是黴變茶。

但這種黴變成份是均勻性、整體性,並且是從外向內黴變的,不是星羅棋佈般分散間雜性黴變的。

在2012年春季,筆者就將同樣、等質量的鮮葉,分成用高溫炒青熟透、拋抖散氣透、揉制透、抖散透和乾燥透所得的毛茶,和以低溫炒青或高溫短促炒青,致半生不熟,因而揉制不透、乾燥不透的毛茶,放置於同樣乾燥環境中。經過四年後,同時、同樣沖泡,發現前者如數正常;亦即泡渣仍黃色,湯水仍鮮黃色;而後者則整體性漂浮,各茶體由內向外,均勻黴變,泡渣顯黑色,湯水顯紅色。

由此得知:炒青整體性、均勻性未熟透而乾燥不透的茶更易黴變,並且是各茶體都均勻性、整體性、由內向外的黴變。

因而,整個茶業界的茶農、茶商及消費者等各階層,都誤以為,茶品黴變,都是因儲存失誤所致,這實際是個大誤區。

毛茶初制的工藝錯誤,初制失誤,是茶品黴變的更重要的前提原因。

此原因使毛料多在製出後的十天內,未及蒸壓以前,就提早黴變而鮮為人知。

2016年春季至2017年間,筆者從已經存放十四年至十五年的一餅2002年的秋茶內,先後多次取同泡茶。先後當著外界茶客的面,盡力將它分散,然後選蓋碗趁沖洗之機讓它自由沉、浮分離,將漂浮者除盡。倒盡蓋碗內的湯水後,再持尖夾從沉底而剩餘的那部分中挑揀盡黴變過的黑色茶群,得到幾乎毫無黴變的A蓋碗內那黃色或黃褐色部分,和B蓋碗內那黴變過的黑色成份。然後再衝洗過一道,分別沖泡,得到各自對應的A杯內的鮮黃色茶湯和B杯內的紅黑色茶湯。並且多次重複同樣的操作,結果也都是同樣的。

由此可知:一是取自同一餅同年期限的茶餅的同泡陳化(老)茶中,

並存著仍然保持正常的黃色或黃褐色部分的茶體和已經黴變成黑色的茶體

。二是

已經變黑的茶體的湯水都是紅色的

,也就是

雜帶黑色茶體的茶群的湯水都顯紅色

;而

未黴變成黑色、仍保持黃色或黃褐色的茶群的湯水都是鮮黃或金黃色

,也就是

不雜帶黑色而呈黃色或黃褐色的茶群的湯水都是黃色或黃褐色的

。三是

保持正常的黃色或黃褐色部分的茶體和已經黴變成黑色的茶體之間,是分散性相互間雜的,不是各自分別存在於茶餅內的。

從而得知,同餅十四至十五年期限的茶餅內的同泡陳化(老)茶中分出的,B杯子內的雜黑色而湯水呈紅色的茶群,是黴變過的茶群。而A蓋碗內的黃色或黃褐色而湯水為鮮黃色的茶群,是未曾黴變的茶群。但是,其B蓋碗內的黴變成黑色的成份,並非均勻性、整體性黴變,也就是並非連片集中地單獨存在於茶餅內,而是星羅棋佈地分散間雜性黴變,分散間雜於仍保持正常的黃色或黃褐色的茶群之間。它顯然不是因保留的外在環境潮溼而受潮所引起的黴變,而是因為先前炒青未熟透、沒有(也不易)乾燥透徹,使部分綠色茶體先前就暗藏超標的水分所致。而A蓋碗內的黃色或黃褐色而湯水呈鮮黃色的茶群,是高溫下炒青至熟透,並且乾燥透徹,因而才保持原黃色或黃褐色的茶群。

因此,凡是泡渣為黑色的茶體,不管其存期是幾年,也不論是否經“發酵”,都是黴變茶;湯水明顯紅色的茶體,不管其存期是幾年,也不論是否經“發酵”、都是黴變茶。只有無論存期是幾年,自身都保持黃色或黃褐色,湯水也呈鮮黃色或金黃色的茶體,才是未曾黴變過而仍保持正常的茶體。而且還得知,用高溫翻滾式炒青炒熟透、拋抖散氣透、揉制透、抖散透和乾燥透徹所得的毛茶不易黴變;而低溫炒青或高溫短促炒青,致半生不熟,因而揉制不透、乾燥不透的毛茶,很容易黴變。並且其黴變是整體性、均勻性、從內向外的。

茶界專家突出強調“低溫炒青”,不可高溫炒茶,即不宜有噼啪爆鳴聲;炒青“只宜七八分熟,不能熟透”;“不能曬乾燥透,須保留約8%上下的水分”,以保持酶的活性,“有益於後期轉化”,這都是錯誤的。而其所謂“保持酶的活性,有益於後期轉化”,實際不是“保持酶的活性”和“有益於後期正常轉化”,而是“殘留多餘水分”和“暗中自動由內向外黴腐化’’,以致暗中自動變成今所謂的“熟茶”。可見,在幹倉暗中自動黴變、腐爛成今“熟茶”,就是專家所謂“轉化好”的真實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