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週一我剛把院線前瞻發出去,低頭看了一眼UP主微信群,

《獵狐行動》撤檔

。。。。。我當時的心情啊如下圖: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撤檔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地圖有誤,有說是幕後的耳東影業融資爆雷,有說是製作未完成,沒肝完您定什麼檔啊!影評人就可以隨便糊弄麼!嚶嚶嚶

沒新片那就聊一部我期盼已久且剛出了支援的好片子吧,

由趙婷導演,“科恩嫂”麥克多蒙德主演的《無依之地》。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本片在影迷圈裡成名已久,去年9月以黑馬姿態拿下威尼斯金獅,目前為止已橫掃多個專業影展,大家都在紛紛猜測它在奧斯卡上能走多遠。(肯定辦肯定辦)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另一個吸睛點自然是女導演趙婷

,她是從中國走出去的,現在還是不是中國籍不太清楚。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趙婷之前一直默默無聞,雖然已拍過兩部長片,但都偏文藝看過的人較少,此外她還有個身份:

宋丹丹的繼女。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在第二部長片《騎士》獲獎時丹丹姐還發微博祝賀,口氣裡是滿滿的自豪。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趙婷14歲赴美讀書,她和李安還不太一樣,安叔是先拍華語片,然後走向國際,而趙婷起手就拍西語片,沒有太多“中西身份”屬性,看得出她已經完全融入美國社會,

華裔在好萊塢一直很邊緣,能走出來需要異乎尋常的才華與努力。

趙婷家庭非常優渥,爹媽都不是一般的有錢,但《騎士》的8萬美元製作費全是自己籌來,自強自立,讓人敬佩,接下來的新片是漫威群星薈萃的《永恆族》。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看到有人說《無依之地》是挖美國的“陰暗面”,我覺得這個詞用得不恰當,應該是美國的

“另一面”

,走在軍事科技時尚尖端的是美國,蕭條破敗也是美國,哪一面更陰暗,還真說不準。

英文片名

Nomad Land

,Nomad這個詞看字面我以為是“沒瘋的人”,原來是個整詞兒,

意為“遊牧者”“流浪者”

,《無依之地》的主角是一群無家可歸的人,他們開著房車在美國大地上游蕩,靠打短工為生。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那他們是不是就不想要家呢?也不是,片中角色反覆強調,他們不是Homeless,而是“Houseless”,沒房子和沒家是兩個概念。

為什麼沒房子了呢?大多是因為產業破敗導致的失業

,片首就交代了背景。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恩派爾位於內華達西部,離舊金山不遠,完全是個因產業而興的小鎮,只有不到一千居民,我剛才去查了下,工廠倒閉後恩派爾已在美國行政區劃上消失了。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女主弗恩與丈夫原是石膏廠職工,現在廠子倒閉、丈夫因病去世,弗恩過上了房車遊牧生活。

剛開始在倉庫收拾東西,科恩嫂抱著丈夫的一件夾克哽咽,電影是個很奇怪的東西,有時不需要任何鋪墊,

牛B演員就是能讓你一秒鐘共情

,而不好的演員,張牙舞爪費盡力氣也沒用。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我剛才還跟夕陽聊,科恩嫂演得太自然真實了,

完全就是個底層打工人,一場戲就足以把角色立住。

《無依之地》的結構是西部公路片,但沒有任何英雄主義,

全片色調泛著藍光,無處不在的蕭索淒涼。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弗恩的第一站是亞馬遜,這裡經常會有一些臨時工職位,弗恩的工作是打包裝箱,同事也都是與她同類的遊牧者。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晚上游牧者們就鑽進自己的房車,美國有很多房車營地,每天交十幾美金,就能得到水電等服務。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你想要免費的也可以,

我聽說沃爾瑪就允許房車停泊過夜,還能蹭個廁所。

底層群像是通過幾個配角表達出的,第一位是弗恩的朋友琳達梅,她工作了一輩子,艱難熬過08年金融危機,上網一查,自己的社保賬戶裡只有500多美金,於是成為了一個遊牧者。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當她說到“邊旅行邊工作”時,眼裡噎著淚花,誰不想安定下來享受家庭溫暖啊,

但她沒什麼其他選擇,只能把心酸當快樂了。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弗恩其實有其他選擇,有天在超市裡碰到熟人,電影裡沒明確交代,我猜應該是前夫的姐姐之類,很真誠邀請她來住,但弗恩明確拒絕,

她與丈夫感情很深,每天看著家人反而是一種折磨。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亞馬遜可能是在高峰期才僱臨時工,非常不穩定,弗恩只能再去找活,她挺有能力,當過代課老師文化素質不底,但美國現在的經濟形勢沒什麼她能幹的空缺。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此處有個很動人的細節,從辦公室出來,弗恩看到一隻被遺棄的小黑狗,看得出她很想收養,但猶豫再三隻能離開,她掙扎在溫飽線上,自己也是勉強能活,更別提養寵物了。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這些遊牧者們也並非一直孤獨,他們會不時隨機聚在一起,畢竟有零工打的地方也不多,美國民間組織發達,片中出現一個白鬍子大叔,他說現在的美國像泰坦尼克號一樣沉淪,我們要自救,反抗資本的壓榨,拒絕當人肉乾電池!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但人是要吃飯的,即使是零工,不還是社會肌體上的一環麼?不可否認有人就是喜歡這種遊蕩生活,在聚會時興高采烈得向大家介紹生活經驗。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但要是深入問一問,

在篝火前的人大多都能告訴你一個讓人心碎的故事。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重點表現了一位叫斯萬基的老太太,醫生告訴她得了絕症,只能活幾個月,她歸置歸置準備去阿拉斯加等死,那裡有她最美好的時光。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無依之地》裡沒有常規戲劇衝突,裡面沒有誰是反派,

牽動所有人的力量是生活之難。

原著是一本紀實文學:

《美國房車流浪者調查》

,改編時去掉了其中的種族對比內容,導演說是想表達更普遍的人類生活狀態。

但《無依之地》的誕生,無疑跟美國近20年的現狀息息相關,八、九十年代是拍不出這種電影的,那時候美國的相對實力太牛逼,富足能把矛盾掩蓋住。

自從2016年特朗普上臺,建制派精英們都在反思,到底是什麼力量將這個體制外攪局者送上大位,陸續出現了好幾本暢銷書,跟《無依之地》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我看過其中兩本,一是

《鄉下人的悲歌》

,主角是繡帶州的底層工人階級,也就是俗稱的“紅脖子”,他們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前幾天衝進國會的大多就是這批人。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二是《掃地出門》

,透過刻畫八個普通美國家庭,反映大城市(密爾沃基)的住房現狀,簡直觸目驚心,2009-2011年間,每8戶就有一戶被房東掃地出門的經歷,停水停電停煤氣,你不走也得走,現在這個數字肯定更高。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兩本書都瀰漫著絕望氣息,貧窮真的可以遺傳,大家經常聽到說美國窮人吃著救濟,家裡卻有平板、大電視、最新的遊戲機,他們只是單純的好吃懶做麼?

作者在書中給出另一角度的解讀:

當你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時,最理性的選擇是及時行樂,那些富人眼中的娛樂品,也許就是窮人的必需品。

《無依之地》裡的遊牧民、《掃地出門》裡的房客、《鄉下人悲歌》中的紅脖子,他們數量龐大,但在媒體上近乎失語,

能做的只是默默改變著美國的底色

,川普的上臺讓精英們大吃一驚,可見美國社會斷層多麼嚴重,上下層之間完全割裂。

她拍出了光鮮美國的另一面

我19年去了一趟美國,只是沒呆幾天,遠談不上多瞭解,親身印象中美國的普通老百姓都很熱情友善,飯館裡的服務員笑臉盈盈,與每個熟客打招呼,但那是在西雅圖、美國最富裕的幾個地方之一,那些產業破敗、失業遍地的州我沒見識到。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沒有推薦給每個人去看的意思

,《無依之地》是那種特別平淡的電影,你要是想看個精彩起伏的故事,那不必了。

包括上面提到的兩本書,可讀性也並不高,

底層沒有轟轟烈烈的垮塌,只有悄無聲息的衰敗。

最後感嘆一句趙婷厲害,能把如此平的故事拍得雋永有味很不容易,怪不得會被漫威選中拍

《永恆族》

,對她的新作更加期待了。

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