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魯迅為何沒能喚醒舊時代: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舊時代若只剩下最後一副硬骨頭,想必一定是魯迅先生的。魯迅的骨頭向來最硬,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和卑躬屈膝,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氣節。

魯迅先生是大家公認的文化鬥士和民族英雄,他的一生蕩氣迴腸,與生俱來的俠骨柔腸,使他認識到

同胞之病不在肌膚紋理,而在心智骨髓

。從此,原本以醫學專業出國留學的魯迅,揹著家裡中途改行,棄醫從文以文筆為武器,開始長達近30年的戰鬥生涯。

魯迅為何沒能喚醒舊時代: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魯迅一生走南闖北,遠赴東洋,嘔心瀝血,奔走呼號,目的只有一個喚醒那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同胞。苦口婆心說過道理,怒目圓睜罵過髒話,絲毫沒有得到來自同胞的迴應。魯迅沒有失去信心,用自己早年學醫的精神,一直不停地努力著,直至1936年10月19日病逝上海。

縱觀魯迅的生平經歷,

他的理想是美好的,他的人格是高尚的,但他的努力是失敗的。因為他沒有喚醒舊時代的同胞

。這是為何?

魯迅為何沒能喚醒舊時代: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亨利柏格森說過,

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對舊時代的中國而言,魯迅與他想要喚醒的人何嘗不是這種關係。

狂人日記原來一個狂人能狂多久

狂人日記為什麼享有極高的盛譽,不僅僅因為它是中國首部白話文小說,更多的是魯迅藉助通俗易懂的文筆,將舊時代進行一番深刻的諷刺。

小說中,魯迅刻畫一個失心瘋的狂人,恬然不知自己身處被吃的危險處境。狂人日記中,那些吃人的不只有狂人的鄉人,連趙掌櫃家的狗都會衝著人狺狺狂吠,時刻做好吃人的準備。

魯迅藉此想要表達,舊時代早已被那些變了味的儒學搞得混亂不堪。所有人都唯趙掌櫃馬首是瞻。此為何意?

魯迅為何沒能喚醒舊時代: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大家回想一下,歷史上宋朝的文化領域曾有一次“飛躍”——理學興起。大儒朱熹透過改良儒學,將它發展成為維護封建綱常的學說,從此中華夏文明進入三綱五常的社會階段。

宋朝是趙氏坐江山,趙掌櫃也姓趙,自然有著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那麼,趙掌櫃的那條狗自然也有狂吠的底氣。

狂人日記是部悲劇的小說,劇情以狂人“失敗”收場。從兄長告訴我“父母要吃我們,我們便無條件將自己獻出”和最後狂人一家吃了“妹妹”的肉,都說明狂人是個失敗者。從側面也反映出,魯迅先生深感勢單力薄,難以撼動已有千年的封建根基。所以,

註定狂人狂不了多久

魯迅為何沒能喚醒舊時代: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少年閏土我平視你為兄弟,你卻自作卑微

作家周濂有句名言,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或許,用來形容魯迅先生和閏土再合適不過。少年閏土是魯迅先生童年的玩伴兒,按照舊時代的說法,閏土家與魯迅家應該是主僕關係,因為閏土的父親是魯迅家的短工,經常去魯迅家裡做點零散活填補家用。

久而久之,魯迅與閏土形成一種良好的夥伴關係。少年純真,總是玩耍的特別好,這段經歷給魯迅留下深刻的回憶。時光飛逝,魯迅外出遊學。數年歸來,閏土也已娶妻生子。

魯迅為何沒能喚醒舊時代: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魯迅還叫魯迅,閏土還叫閏土。只不過閏土沒有少年的英氣,滿臉塵土風塵僕僕。魯迅想要親近閏土,卻

感覺被閏土用一種無形的力量拒之千里之外

。起初,魯迅想不明白。直到,閏土讓兒子水生給自己磕頭,管自己叫老爺。

到此,魯迅大徹大悟。

自己本想平視閏土為兄弟,閏土卻自作卑微,不願意接受這種合理的平等對待。閏土和舊時代萬萬千千的人一樣,他們早已習慣活在卑微的生活狀態,面對突如其來的友好,會變得誠惶誠恐,下意識地選擇躲避

所以,魯迅在文末寫到“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牆壁”。

這堵厚厚的牆壁是一種悲哀的封建秩序,這也是魯迅深惡痛絕的

魯迅為何沒能喚醒舊時代: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後記

魯迅令人敬仰的不僅是精妙絕倫和犀利透徹的文筆,更多的是骨子那股憂國憂民的氣節,值得後人學習。正如魯迅在自嘲小詩寫得那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深沉厚重,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