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澳門記憶】城中淨土 舊西洋墳場

每逢清明,孝子賢孫都去墳場拜祭先人。其實昔日的澳門,居民百年歸老之後,都要由親朋自覓福地安葬,或是教堂一隅,或是荒郊野嶺,但亦衍生土地佔用、衛生等問題,於是澳葡政府著手改善。

1854年,當時還是地處荒郊的聖味基墳場啟用,澳門的喪葬事宜開始轉向集中、系統化管理。

聖味基是聖經中率領天使對抗邪惡的天使長,以此命名或者是希望其保護逝者安寧。不過,由於初時墳場主要開放予天主教徒使用,所以我們更熟悉他的俗稱——舊西洋墳場。

【澳門記憶】城中淨土 舊西洋墳場

由於聖味基墳場啟用初期只對天主教徒開放,因此又被稱為“西洋墳場”。

【澳門記憶】城中淨土 舊西洋墳場

聖彌額爾小堂

墳場內有一座名為聖彌額爾小堂的小教堂,該教堂建於1875年,是現時本澳儲存最好的古建築物之一。墳場內有大量19至20世紀的墓碑與紀念碑,這些墓碑分別具有或融合東西方風格,如象徵哲人其萎的半截羅馬柱;寓意信望愛的天使雕像;又或是以中華傳統方式點綴、彰顯主人生前功績地位的雕塑裝飾。當中更不乏夏剛志等著名藝術家雕刻的作品。

面對死亡這個主題,中西雙方都在同一片土地上透過自己的方式,述說對先人的懷緬與哀思。

【澳門記憶】城中淨土 舊西洋墳場

墓園內風格不一的雕飾石棺,反映了澳門數百年來的多元交融。

聖味基墳場作為本澳首個有規劃的墳場,有許多在歷史留下筆墨的名人在此安息,如率葡兵佔領關閘的軍官美士基打,他就是“美副將大馬路”的由來;清末五品官、天主教徒呂和隆則是第一位在此長眠的華人,有說“和隆街”就是由他開闢;而對澳門近代影響深遠的何賢及崔德祺先生,亦長眠於此。

時至1911年,墳場開放予全澳市民使用,無論生前有何功過是非,都一樣安眠這片黃土之下。

【澳門記憶】城中淨土 舊西洋墳場

時過境遷,昔日荒郊如今豎起渠渠廣廈。在澳門總體人口急增的發展歷程中,聖味基墳場亦不勝負荷,因此政府及民間又陸續增設墳場。在望廈聖母墳場(新西洋墳場)啟用之後,市民就以新舊區分2個西洋墳場,聖味基墳場自然成為大家口中的舊西洋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