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十二公民》:明明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十二公民》:明明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電影《十二公民》是由導演徐昂指導的一部情景推理影片,曾經獲得2014年的羅馬國際電影節最高獎。

影片一開始,一位40多歲的河南籍男子被人刺死在家中,嫌疑人是他的親生兒子,20歲左右,早年被一名富商收養。

富二代,20歲,殺父,這幾個關鍵詞觸動了大眾最敏感的神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被媒體拿來做討論,甚至於被高校用作期末考試的試題。

在一所政法大學內,12位學生家長組成的陪審團,在聽取了學生的模擬法庭審理後,將對本案作出“最終的判決”。

這12位學生家長來自社會的不同階層,他們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保險推銷員,計程車司機等等,他們必須達成最終的一致意見,即12:0,才能夠結束本案。

這個特殊的法庭,被安排在一個學校廢棄的倉庫。

《十二公民》:明明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這部片子具有魅力的一點就是:沒有什麼變化的背景和道具,全部的場景都侷限在這個倉庫,故事的推進完全靠演員的演技和臺詞,以及對案情的分析和推理,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底。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劇情的推演不著重於案件本身,而是在於這12個人對案件的不同的看法和變化。他們各自的觀點,也折射出他們自身的經歷和命運。

開始的時候,也許受大眾輿論的影響,除了8號陪審員(他是一名檢察官)以外,其餘的十一人全部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罪,直到最後,12人全部認定犯罪嫌疑人無罪。他們的最終判斷決定著犯罪嫌疑人的“生死”。

《十二公民》:明明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這個思維和認知的變化,就是全劇的看點,充分說明了:人的認知其實並不首先來自於事情本身,而是來自於各自的生活經歷,成長環境,內心的渴望,以及他人的影響。

這些因素,是我們的人生的寶貴財富,但從某個方面來講,也是我們客觀看待問題的障礙。

這12個人之間互不相識,他們和犯罪嫌疑人之間也不認識,他們之所以作出判斷,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自己的主觀因素。

1、成長環境

6號陪審員是位醫生,他對8號陪審員說:“我讚賞你的態度,但是我不同意你的結論。”

所謂的讚賞態度就是他欣賞對方對生命的尊重,作為醫生,他的改變是因為在工作中看到了太多的死亡,決定生死的那一刻,他還是傾向於生。

2、生活經歷

4號評審員曾經坐牢,被判了8年,然後一年半的時候,告訴他判錯了。

所以說,他知道一個人受冤枉是多麼痛苦,對別人來說是萬一,而對當事人來講,就是100%的錯誤,所以他以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不能輕易冤枉一個人。

《十二公民》:明明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所以他也改變了判斷,認定犯罪嫌疑人無罪。

3、內心的渴望

10號陪審員對外地人有著明顯的偏見,他把房子租給外地人,收著房租,過著清閒的日子,但由於外地人努力奮鬥搶佔了本地人的資源,甚至於強佔了他兒子考大學的名額,和他兒子形成鮮明的競爭關係,他因此對外地人有著刻骨銘心的仇視心理。

所以,對這個河南的富二代,他有著幾乎本能的排斥心理,對外地人他就沒什麼好感,骨子裡就認為這個富二代有罪。

3號陪審員也一樣,實際上他跟自己的兒子有著解不開的情節,兒子叛逆跟他不合,離家出走,妻子因此跟他離婚,他一個人辛苦勞作都不知道為了誰,他心中思念著兒子,就把這種仇恨傾洩轉嫁到這個有殺父嫌疑的富二代身上,認為這個孩子就是不忠不孝,所以說他也認定這個孩子有罪。

《十二公民》:明明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4、他人的影響

2號陪審員,是個商人,他是隨大流那一類的,因為他要做老好人,他不希望隨便得罪人,所以一開始,他的意見就是和大多數一樣,他也沒考慮案情,也沒有進行有效分析,就認定嫌疑人有罪。

最後大家一致認定那孩子無罪,也是受了彼此的影響。

觀念的產生,雖然基於個人本身的因素,但是最終還是受到周圍環境和眾人相互之間的影響。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會拿出自己認為牢不可破的理由,實際上縱觀這些理由,他們都是出於自身原因的考慮,根本就沒有客觀地站在案件本身去考慮問題。

《十二公民》:明明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這些主觀的影響會改變我們對問題的認知,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修行,就是要克服掉這些主觀的臆斷對我們認知的障礙。

每個人終究是活成了自己的樣子,而這些自我意識也帶給我們很多偏見,甚至於執念,會讓我們先入為主,自以為是,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裡,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當事實和我們的認知發生矛盾時,我們甚至於不加思索就縮排自己認知的殼中,固執己見,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源於我們自己的世界,這就是每個人的短板,我們之所以要修行要學習,就是克服這些偏見帶給我們的狹隘和無知。

本來犯罪嫌疑人距離犯罪只有一步之遙,因為只有一個人支援他,可最後12名陪審員全部認定他無罪,這就從另外一個層面維護了他的權利。

《十二公民》:明明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最終,人民檢察院也因疑罪從無,撤銷了對他的起訴,一個月以後真兇落網。

事實終於浮出水面,從一開始的輿論導向,要直接起訴富二代,到最後這個富二代無罪釋放,說明人的認知,有非常重的從眾心理,因為該事件挑動了人們最敏感的神經,最終還是理智戰勝情感,事實代替衝動。

從11個人的振振有詞,到最後全部傾向於支援這個富二代,每個人都在這種改變中看到了自己的薄弱和偏執,這種偏執才是人與人最大的差別,也是人最可悲和可怕的地方。

之所以可怕,在影片中就可以看出來,如果他們一直堅持自己開始的觀點,那麼這個富二代將會被蒙冤,社會輿論的壓力,輿論的導向將會完全改變他的命運。

十二公民,也是生活中12種人物的代表,實際上按照筆者的理解,加上兩個證人,其實有14種人的認知。

《十二公民》:明明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兩個證人說出的話,都是站在他們自己的角度說出了實情,實際上這些實情都值得推敲。

一位證人年紀比較大,有點瘸,反應也不怎麼靈敏,當他有人採訪他的時候,他就顯得特別的精神,走路比平常利索多了。

實際發生的事情和他感受到的東西,都有些出入。

他說他聽到有人喊我要殺了你,然後一秒鐘以後有人倒地,15秒以後他走到門口看到犯罪嫌疑人下來。

實際上,當時噪音很大,他不可能完全聽清楚別人的聲音,從房間走到門口最起碼要47秒的時間。

他反映的問題和實際的情況有出入,並不是說明他在刻意撒謊,而是他希望以最利索最能幹的形象出現在別人面前,他希望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從屋裡出來也許實際上確實用了四十幾秒的時間,但他在心理上就認為只用了15秒,這是他對自己的認可,他希望自己能呈現出更好的狀態,變得精神和利落。

另一個目擊證人是女性,她近視,在沒有戴眼鏡的情況下,看見別人殺了人,這本身就站不住腳。

看得不真切,但是為了美,她也是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別人看,所以這位女士一直都沒提自己近視的事情。

這兩位證人都認為他們說出了事情,實際上他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作為證人,他們的認知並不是100%的正確,因為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100%的事情。

我們認知的世界,只是我們狹隘思維中的世界,並不是世界的本身,我們終其一生,不僅要完成認知自我的世界,也要走出自己的世界,看到外面的天空。

我想這就是這部劇帶給我們的積極意義。

各位親,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