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斯巴達克斯擁兵,曾一度席捲大半個羅馬,為何最終卻吃了敗仗?

古羅馬社會發展程序中,奴隸制出現使得其國家經濟建設逐漸走向繁榮,但與此同時,出於對奴隸的壓迫,部分具有反叛精神的奴隸階層,同樣想過以起義的方式對羅馬進行抗衡。

曾經,斯巴達克斯傭兵對大半個羅馬進行席捲。然而,這支強大的奴隸起義軍,卻最終落敗於克拉蘇與龐培之手。透過對斯巴達克斯進行了解可知,其個人能力較為突出,而英勇善戰的性格特點,則使得他所帶領的奴隸軍風頭無兩。

但羅馬的失敗卻只是暫時,相比於實力強勁的羅馬軍團,斯巴達克斯傭兵並無堅實的物質及思想基礎作為依託。後期,這支曾經大敗羅馬的奴隸起義軍,未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進而覆滅於羅馬歷史浪潮之中。

斯巴達克斯擁兵,曾一度席捲大半個羅馬,為何最終卻吃了敗仗?

一、羅馬共和國發展背景下,奴隸起義爆發

公元前73年,羅馬共和國奴隸制發展達到頂峰,

但就是在這種繁盛局面下,斯巴達克斯起義卻突然爆發,

奴隸階層開始進行反抗。雖然在羅馬共和國發展的程序中,貴族統治集團有著一定的腐敗行為,但他們的無能,卻並未對羅馬政局有著任何影響。隨著奴隸制的不斷推進,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階級劃分逐漸明晰,而透過長時間的洗腦,奴隸階層在思想上對於奴隸主的認同感,得到有效確定。

基於思想觀念上的束縛,大部分奴隸對於反抗一詞並未有確切概念,而當斯巴達克斯決定起義後,其所擁有的傭軍,則只能對部分並未被思想同化的奴隸進行集結。

但儘管如此,斯巴達克斯卻並未放棄對羅馬奴隸主的抗爭。

當初的斯巴達克斯決心起義,與奴隸階層所受到的壓迫有著密切聯絡。

對於奴隸階層,即使在思想上他們對奴隸主已然形成認同,但日常生活中,奴隸主卻將其看作工具一般的存在,並進行無端的壓迫與打擊。

斯巴達克斯擁兵,曾一度席捲大半個羅馬,為何最終卻吃了敗仗?

在奴隸主的殘暴壓制下,大部分奴隸失去反抗意識,但仍有小部分未被同化的奴隸存在。

當斯巴達克斯決心起義後,部分具有著反抗思想的奴隸,則成為其忠實的擁護者,

並跟隨斯巴達克斯四處出征,以求對奴隸主進行有效抗衡,並追求合理的利益訴求。

二、羅馬奴隸制與軍隊建設的先天優勢

短短一年,斯巴達克斯起義軍迅速壯大,這支隊伍由逃亡奴隸、角鬥士及破產農民組成。奴隸軍發展初期,共有士兵一萬餘人,

憑藉著強大反叛精神的指引,他們曾多次將羅馬軍團內的小型部隊成功打敗。

曾經,羅馬政府派大法官瓦里尼烏斯率領軍隊,對斯巴達克斯傭軍進行討伐。然而,基於起義軍的迅猛攻勢,這支討伐軍並未取得任何實質性的勝利。公元前72年,斯巴達克斯的傭軍部隊兵力達到6萬餘人,在這支部隊的不斷推進下,大半個羅馬成為其手下敗將。

斯巴達克斯擁兵,曾一度席捲大半個羅馬,為何最終卻吃了敗仗?

此時,羅馬元老院認識到事情嚴重性,並決心對斯巴達克斯傭兵進行鎮壓。雖然在這一階段內,羅馬軍團節節敗退,但相比於斯巴達克斯傭兵,他們所佔據的發展優勢顯而易見。

首先,羅馬共和國存續期間,奴隸制的出現使得其經濟發展得到有效支援,而基於經濟的有力支援,羅馬軍隊自身實力不容小覷。與真正的羅馬軍團相比,

斯巴達克斯起義軍雖勇猛無比,但卻缺少著一定的規劃性。

在其對羅馬軍隊進攻之初,斯巴達克斯擁軍贏得過無數勝利,但當羅馬軍團真正認識到事態嚴重性,並決心予以反擊時,斯巴達克斯擁軍的劣勢則逐一顯露。

斯巴達克斯擁兵,曾一度席捲大半個羅馬,為何最終卻吃了敗仗?

三、斯巴達克斯傭兵最終失敗的直接因素

透過羅馬元老院的命令,克拉蘇及龐培帶領著強大的羅馬軍團,對斯巴達克斯傭兵進行鎮壓,這場戰爭持續三年後,曾經迅猛無比的斯巴達克斯傭兵就此落敗。對於斯巴達克斯傭兵,之所以最終會迎來失敗的起義結局,與其內部缺陷,同樣有著密切的聯絡。

首先,作為被壓迫的奴隸,斯巴達克斯起義軍的綜合實力並不出眾,而在戰爭前期,出於內心強大信念的指引,他們得以接連取勝。但面對著訓練有素的羅馬士兵,當戰線被逐漸拉長,

由奴隸所組成的軍隊,則並沒有強大的實力作為後續依託。

斯巴達克斯擁兵,曾一度席捲大半個羅馬,為何最終卻吃了敗仗?

其次,在斯巴達克斯起義軍內部,有著許多跟風而至的起義者,雖然在起義初期,他們希望透過起義,對自身權力進行有效爭取,但當其發現起義軍的實力已然無法與羅馬軍團進行抗衡後,便決心透過放棄起義的方式,保證戰後的個人發展。

後期,

當內訌情況出現,斯巴達克斯傭兵部隊逐漸分崩離析,最終無力與羅馬軍團進行抗衡

。在對外作戰的程序中,軍隊內部的和諧至關重要,一旦內訌出現,內憂外患的夾擊情況,將對軍隊戰鬥力造成致命打擊。

羅馬軍團的強大,並非斯巴達克斯傭兵最終失敗的根本因素,斯巴達克斯起義軍之所以無力維繫戰爭,與其內部的動亂有著直接的聯絡。

斯巴達克斯擁兵,曾一度席捲大半個羅馬,為何最終卻吃了敗仗?

後記

透過對羅馬共和國的社會環境進行了解可知,基於穩定的奴隸制發展因素,斯巴達克斯的傭兵數量優勢並不突出。長時間的壓迫,使許多奴隸已然失去了反抗的意識及能力。對於斯巴達克斯傭兵來說,本就在人數上佔據劣勢的他們,卻遇到羅馬共和國內較為強大的軍隊,在這種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失敗則成為一種必然。

一方面,斯巴達克斯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但另一方面,斯巴達克斯對軍隊的統領能力卻並不突出。可見,斯巴達克斯傭兵的最終失敗,有著非常多的誘因,而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其失敗都是一種歷史必然。

參考資料:《斯巴達克起義——奴隸覺醒的悲壯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