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王孝忠|餈粑

作者/王孝忠

做餈粑、烤餈粑是我老家的習俗。記得1956年那個時候,農村實行了農業合作化,農業生產形勢好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過春節的氣氛也歡樂了。那一年,我們王家嘴屋場上家家戶戶做餈粑。哪家做餈粑,全屋場的人都來幫忙。一邊做一邊吃飯糰,可能要吃掉三分之一。但邊吃邊做,其樂無窮。餈粑一般分兩種:一種是粘米和糯米混合的,一種是純糯米的。有的人家特別講究,餈粑做好後,還要點些紅、印上花。印上花的叫印花餈粑,是要送人的、是要待客的。餈粑上印的實際上是農民的一顆純樸的心,一份真誠的情。

白菜薹煮餈粑是頂級的綠色食品,不過我們老家的餈粑大部分是春節期間來人來客烤著吃的。圍火爐烤餈粑可以說是一道風景線。餈粑在炭火、柴火、灰火上一烤,然後拿在手中幾拍幾拍,吃起來又香又糯,放些糖,就又甜了。邊吃餈粑,邊講白話,比《圍爐夜話》還有趣。那個年代,我們王家嘴屋場有個小陽戲班子,瞎子皆伯伯教茂爹、紹爹、保哥、美哥和我二哥背臺詞、對唱本就是在圍爐烤餈粑中進行的。這個小陽戲班子唱過《薛剛反唐》、唱過《四郎探母》、唱過《武松打虎》……這麼多戲的排演廳就在我家那個破堂屋的火爐邊。那個年代過春節,有唱陽戲的、有玩獅子的、有打三棒鼓的、有唱漁鼓筒的,加上鞭炮陣陣,真是一片歡樂。天下和順就在於民樂啊!

時代發展了,農村變化了,王家嘴基本上沒有做餈粑的了,烤餈粑的也很少見了,要吃餈粑都要到鰲山小街上去買了。前些年春節回家,我就到鰲山買過幾次餈粑。做餈粑、烤餈粑、買餈粑有多少鄉情、鄉音、鄉愁,我也說不清。

王孝忠|餈粑

王孝忠|餈粑

王孝忠|餈粑

王孝忠|餈粑

王孝忠|餈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