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膠東作家李明老師作品鑑賞:幹老闆兒魚 蒜蓉鮱子魚

膠東作家李明老師作品鑑賞:幹老闆兒魚 蒜蓉鮱子魚

幹老闆兒魚 蒜蓉鮱子魚

1997年,香港迴歸前夕,一天早上我經過當時的北馬路水產市場,看到門口一輛130貨車上拉了一條奇怪的大魚,基本呈圓形,厚達尺許,過路者無不駐步。我倒是認識,是一種鰩,俗稱老闆兒魚,但這麼大的,卻是第一次看到。上前詢問,說是接近一千二百斤,割開買也行,四塊一斤。真可惜,我建議他們聯絡青島水族館看能否製成標本,不知結果如何。

“老闆魚”,諧音“老伴”, 膠東人喜歡這個含意,文登一帶婚宴中喜歡以此為餚,寓意著夫妻攜伴到老。舊時,還做成餚饌,作為新婚洞房後新娘第一餐的必食之物。在蓬黃掖等地,因襲“齊民好逐利”的傳統,重視經商做生意,過去在小孩兒滿月、百歲、週歲的喜宴上,也多用老闆魚宴饗親朋,以寓其長大後做老闆、賺大錢。

膠東作家李明老師作品鑑賞:幹老闆兒魚 蒜蓉鮱子魚

祖母生前喜歡吃幹老闆兒魚。說是它幾乎盡是軟骨,又不腥,用水泡了,切成方塊兒,裹上面糊下油鍋煎炸了,很好吃。過年也講究吃幹老闆兒魚,幾乎家家都有,也是先煎炸了,然後用來燴“年菜”。

為什麼喜歡乾的老闆兒魚呢?原來,它跟鯗魚相似,鮮魚體內含少量尿素很難儲存,放不上一天,就會散發出刺鼻的氨水味兒。

膠東作家李明老師作品鑑賞:幹老闆兒魚 蒜蓉鮱子魚

上面說的,還是舊時的吃法。現在,吃法也有創新,譬如先切塊兒蒸了,蘸蒜泥或辣油吃,或者切小塊掛糊兒炸了蘸椒鹽也不錯。

上世紀九十年代處,我入了水產行業。這期間,餐飲業走過改革開放初期,日漸繁榮,近海漁業資源卻臨近枯竭,一些原來價格極低賤的魚類如扒皮狼、老闆兒魚等卻越來越少、越來越貴了。魚類入餚,是很講究產地和品種的,以鰩魚為例,中國所產就有6科8屬28種,膠東沿海所產一種長尾巴兩邊各有兩個“小短尾巴”的種類味道最美,脊柱上部也是可食之軟骨。

九十年代中期,煙臺忽然出了一道新菜,蒜蓉鮱子魚。由誰創制已經很難探究了,據傳此菜由東營一位老廚師傳至煙臺。先蒸熟,後炒大量的蒜蓉將熟未熟時加老抽,再烹片刻澆上。可是一來二去,有些廚師或者道聽途說不得真傳,就大大走樣了,最可笑竟有如油潑鯉魚之法用熱油澆生蒜蓉的,我領教過幾次,蒜蓉僅一二成熟,還辣的很。

膠東作家李明老師作品鑑賞:幹老闆兒魚 蒜蓉鮱子魚

至若稍後出現的西紅柿燉鮱子魚、鮱子魚燉豆腐,雖然也有風味,卻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