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禿尾巴老李”家在濰坊?

在我國山東和黑龍江地區有一流傳很廣的民間故事——“禿尾巴老李”,關於“禿尾巴老李”的家鄉,更是遍佈山東數十處地方,僅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就有即墨、莒縣、文登、諸城四處,另外在山東省新泰市更是有一個龍廷(停)鎮,下面還有龍溪(棲)莊、龍池廟、龍堂(躺)山等與禿尾巴老李傳說深度關聯的地名,在東三省也有諸多相關傳說和遺蹟,可見禿尾巴老李頗受人民群眾的歡迎。不過梳理各種版本故事的脈絡,卻也大同小異。

“禿尾巴老李”家在濰坊?

故事的前半段頗為相似,傳說中禿尾巴老李的母親在河邊洗衣時,發現樹上有大如雞蛋的李子,採食之後方孕。(另一說法為其母在某龍王廟燒香後有孕),懷胎14月後於一狂風暴雨的天氣中產下黑色小龍,在家人驚駭異常中小黑龍破窗飛走,小黑龍因飢餓每晚在夜深人靜之時偷偷回家吮吸母乳,事情雖頗有古怪,但母親的愛子之情超越了恐懼。但小黑龍之生父(有曰其兄)對小黑龍驚懼、厭惡異常,遂設下埋伏,待一晚小黑龍再次潛回家中吃奶之時突然襲擊欲斬殺小龍,奈何小黑龍躲避及時最終尾巴被斬斷,於劇痛中騰雲而去。

“禿尾巴老李”家在濰坊?

故事後半段至今流傳在濰坊市坊子區民間的版本如下,小黑龍逃到了高密縣李家莊,變成迷路的書生模樣,被一李姓老叟收養,小黑龍感念收養之恩,就把自己的身世告訴老叟,老叟恐洩露訊息,決定另找地方為其療傷。爺倆駕車外出向西一路尋找到了石溝河村,看到陡崖懷抱的一汪碧水不錯,就住了下來,小黑龍感動不已,遂拜叟為父,改隨李姓。如今在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經濟發展區石溝河村西南角有一長10餘米,寬4米,深約數米的狹長碧水,被峭巖陡壁懷抱,潭底有諸多小泉,水清碧綠,細流涓涓,終年不息,當地百姓稱此灣為“龍潭”,即為當年小黑龍療傷、修煉之處。在龍潭東端,現尚有清晰可辨的車轍和馬蹄印跡,據傳為當年禿尾巴老李義父駕車送他進潭養傷時所留。禿尾巴老李在潭中一邊養傷,一邊修煉,三年後,傷愈藝成,在一個雷雨之夜叩別義父,躍出龍潭,騰雲駕霧,向東北方向而去。

“禿尾巴老李”家在濰坊?

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的龍潭

“禿尾巴老李”家在濰坊?

禿尾巴老李一路電閃雷鳴到了東北一條白江,一頭紮了進去,但其不知此江長期被一條白色惡龍霸佔,要是不給他祭品,要麼不下雨,要麼發洪水禍害人,百姓深受其害。白龍正在水府養神,猛聽得水聲大作,一條無尾黑龍闖入,心中大怒,天昏地暗扭打在一起,由於小黑龍力氣小,被白龍打得遍體鱗傷,逃出水府,化為黑衣少年昏倒江邊。

被一採藥老人發現後,背到家中悉心照料。老人原來是山東人,逃荒到東北,在深山老林中靠採藥打獵維生。這幾年由於小白龍作妖,周邊住戶大都搬走了。小黑龍聽了老人的話,山東老鄉倍感親切,詳細敘說了自己的家世。最後爺倆又商量了如何戰敗白龍、治理水府、造福百姓的計劃。

考慮白龍神通廣大,自己可能無法單獨對付,便請老人幫忙,待與白龍鬥法時,老人守在江邊,江裡冒出黑沫,就往裡扔饅頭,江裡要是冒出白沫,就往裡撇石頭,冒黑沫就是禿尾巴老李浮出水面,需要補充體能,饅頭就等於“加血”,白沫是白龍需要補充營養,給他砸石頭,輕者擾亂他,重者硌其牙,降低他的攻擊力。

計劃已定,兩人著手準備物資,白天撿石頭,晚上蒸饅頭,物資儲備充足了,禿尾巴老李顯出真身,衝入江中。每當黑沫從江裡湧上來,老人就扔幾個饅頭進去,白沫兒上來,老人開始往裡撇石頭。

經過一整天的惡鬥,黑龍終於打跑了白龍,禿尾巴老李成為了江裡的新主人,不但江周邊開始風調雨順,當有漁民來打漁捕撈時,他更保證江面風平浪靜。以至於聞說東北人出船,船上沒有山東人就不開,因為禿尾巴老李對老鄉很好,讓山東人上船,就能保住一船人的性命。北大荒也慢慢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物產,為了紀念禿尾巴老李,這條大江就正式改名為黑龍江。

“禿尾巴老李”家在濰坊?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內容涉及天文、地理、農事、民俗等各方面,並且隨著清末山東人闖關東的人口大遷移,得以進一步向東三省廣泛散播。禿尾巴老李以勤勞、善良、忠厚、賢孝、行俠好義、懲惡揚善著稱,某種程度上也是山東人內在性格品質的體現。

當前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在積極發展文旅產業,據瞭解正在坊子區建設的觀和鳳凰裡田園小鎮專案也在積極挖掘整合各類民間歷史文化資源,禿尾巴老李是否能融入專案中,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喜歡民間文化的朋友有啥建議感想,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