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基金專案:塑膠拱形大棚蔬菜立體高效栽培模式

基金專案:塑膠拱形大棚蔬菜立體高效栽培模式

基金專案: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青年重點資助專案(30620092);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資助專案(J15LF52)。

劉素慧等

塑膠拱形大棚是一種簡易實用的保護地栽培設施,雖然在環境調控技術上不如日光溫室,更不及連棟溫室,但其具備結構簡單、建造和拆裝容易、使用方便、一次性投入較少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山東省菏澤縣屬黃河沖積平原,灌溉條件優越,土壤肥沃,人口集中,一般種植經濟作物。近10年來,隨著塑膠拱形大棚數量的急劇增加,一些穩定的種植模式逐漸成形,該研究將詳細介紹青蒜苗-甘藍-豇豆/西瓜間套作高效立體栽培模式,該模式可充分利用大蒜的化感作用,減少下茬作物的病蟲害,進而提高產量和品質。實踐表明該種植模式:平均公頃產

青蒜苗

45000kg,甘藍120000kg,西瓜25000kg,豇豆30000kg。該種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資源,可在勞動力充足的種植條件好的地方大面積推廣。

1拱形大棚

搭建拱形大棚時,要選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可避風的南北朝向地塊。拱形大棚可選擇高強度鋼結構框架,也可就地取材,選擇竹木結構。二者各有利弊,鋼結構投入多但強度大,要注意防腐處理,否則會影響塑膠薄膜的透光率和使用壽命;竹木結構投入少但強度小,需要大量的立柱支撐,立柱的陰影區會降低光照的均勻性和光照度,同時也要注意連線處的處理以免劃傷塑膠薄膜。塑膠薄膜儘量選擇透光率高、保溫性強、高延展性的無滴膜。拱形大棚薄膜的外側無需保溫裝置,即可滿足。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鋼結構還是竹木結構的拱形大棚搭建時都要注意質量,以防惡劣天氣如大風、暴雨等破壞造成損失。

該研究以投入較低的竹木結構拱形大棚為例進行介紹,鋼結構拱形大棚操作更方便。大棚寬10m,長度根據地形而定,一般不少於40m,分4畦,中間兩畦寬3m,邊上兩畦寬2m,起壟作埂。

基金專案:塑膠拱形大棚蔬菜立體高效栽培模式

2茬口安排

10月上中旬,種植青蒜苗,可於12月中下旬上市;甘藍於11月中下旬育苗,1月中旬定植,4月上旬收穫;甘藍收穫後,在邊畦的最外側定植西瓜,在中間兩畦均勻定植6行豇豆,豇豆搭架可藉助拱形大棚結構,西瓜在地面向中間走秧,6月中下旬西瓜成熟收穫,豇豆也陸續上市。

3種植技術

3.1青蒜苗種植技術

3.1.1選擇品種

可選擇粗壯高產的“蒼山蒲棵蒜”“蘇聯大蒜”等;也可選擇早熟的“二水早”“崇明大蒜”等;若要交替上市,前二者均可選擇,分開種植即可。

3.1.2播種

耕地時施 優質農家 肥 75000kg·hm-2,K2SO4300kg·hm-2,磷酸二銨700kg·hm-2。耕深25cm以上,耙透、耙平、畦面平 整,畦梗0.3m。

10月上中旬採取開溝的方法播種,溝深2~3cm,覆土1.0~1.5cm,注意深淺要一致,澆透出苗水。蒼山蒲棵蒜、蘇聯大蒜等粗壯高產品種的行距為12cm左右,株距為2cm,早熟的“二水早”“崇明大蒜”等品種的株行距均可適當減少,然後小水漫灌,澆透出苗水。需要注意的是:若要提前播種,一定要打破蒜種的休眠。

3.1.3田間管理與環境調控

出苗後逐漸加大肥水,墒情好時注意保墒,墒情不好時注意灌水,以保持土壤溼潤即可。結合澆水可按照200kg·hm-2衝施尿素。此後,再追肥1~2次,每次均衝施200kg·hm-2左右的尿素。前期晴天溫度較高,可透過灌溉降溫,也可先扣上遮陽網;

11月中旬左右,根據實時天氣要及時扣棚模,使得白天溫度維持在25℃左右。需要注意:深秋季節要防治蒜蛆;扣棚後溼度大,要防病害。

3.1.4採收

青蒜苗的採收沒有嚴格的標準,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採收上市。採收時,可一次性連根採收,在不影響下茬定植的情況下,也可收割2次,但收割第1刀後,重複以上管理,15d左右可再割第2刀。

3.2

甘藍

種植技術

3.2.1品種選擇

以選擇抗寒性和冬性都強的早熟品種為宜,具體品種可根據市場需求而定。

3.2.2育苗

1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播種前將苗床小水溼透1cm,撒一層細乾土後,再將種子均勻撒播,覆土0.5~1.0cm,種子用量為3~4g·m-2。播種30d左右,2葉 1心時進 行分苗,密度為10cm2·棵-1。定植前7~10d,適當低溫煉苗,利於緩苗和後續生長。

基金專案:塑膠拱形大棚蔬菜立體高效栽培模式

3.2.3整地定植

1 月上中旬,當幼苗6~8片葉時,進行定植。定植前整地,施加有機肥10000kg·hm-2,過磷酸鈣750kg·hm-2,小型旋耕機旋耕20cm,行距40cm左右,株距30cm左右,密度為70000~80000株·hm-2,穴施尿素100kg·hm-2左右,定植後立即澆水。

3.2.4田間管理與環境調控

定植後7d內不通風,7d左右澆水緩苗。連坐期結合灌水衝施尿素150kg·hm-2,葉片抱合前進行適當控水蹲苗,結球期需水量大,5~7d灌溉1次 水,至收穫 前澆水5 次左右,期間追肥3次左右,結球后期應適當控水。

定植後在苗子上方蓋地膜,以畦為單位內設4個小拱棚,晴天上午溫度升高後,將內拱棚的薄膜揭開,溫度下降時蓋上,在保溫的同時儘量增加光照強度。白天溫度高於25℃時,及時通風降溫,夜間溫度高於10℃時,可撤掉內設小拱棚。

3.2.5收穫

葉球結實後,即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採收,帶2片外葉作為保護葉。

3.3豇豆、西瓜/葉菜類種植技術

3.3.1選擇品種

豇豆選擇早熟、抗病、高產、優質、商品性好的蔓生型品種;西瓜耐低溫、雌花節位低、果實發育快、成熟度要求不嚴的早熟品種,如“豐抗八號”“心甜心美”等,可縮短與豇豆共生期,提前上市。

3.3.2育苗與定植

育苗:西瓜和豇豆均於3月中下旬育苗。西瓜採用營養缽或穴盤進行育苗,為提高西瓜抗性也可進行嫁接育苗;豇豆由於根系再生能力差,最好採用護根育苗,播前選擇籽粒飽滿、色澤鮮亮、完好的種子,每缽或穴點3~4粒種子。

定植:西瓜和豇豆可同時於4月中下旬定植。清理甘藍殘茬後,施加複合肥150kg·hm-2,小型旋耕機旋耕後,小水澆透後覆地膜,打孔定植。西瓜定植在拱形大棚外側2個2m寬畦的外側,定植1行,在地上向中間走蔓,株距為40cm左右。豇豆定植在中間2個 3m寬畦內,行距100cm,株距30cm。西瓜和豇豆定植時間最好選擇晴天的下午,定植時要澆定植水。

基金專案:塑膠拱形大棚蔬菜立體高效栽培模式

3.3.3田間管理與環境調控

西瓜定植4d左右點澆1次緩苗水,伸蔓後澆水堅持見幹見溼的原則,雌花開放到坐住幼果這段時間應適當控水,果實生長盛期加大澆水量,保持畦 面 溼潤。西瓜成 熟前8d左右應減少澆水,採收前4d左右不要澆水。幼苗期按37.5kg·hm-2施尿素提苗;西瓜蔓35cm左右時按1500kg·hm-2餅肥或有機肥、200kg·hm-2複合肥開溝 施 入;果實迅 速膨大期 施複合肥450kg·hm-2,該次以磷、鉀肥為主,配施氮肥,促進果實膨大,防治植株早衰。

豇豆的水肥管理堅持促控結合原則,防徒長落莢。前期不澆水施肥,現蕾期若干旱可適當澆小水,開花期不澆水不施氮肥以控制營養生長。當主蔓30cm左右時要及時引蔓,主蔓第一花序下的側蔓打掉。

定植後晴天棚內氣溫會很高,要掌握好放風調節的時間點和放風口的大小,以保證棚內溫度不高於35℃,夜間溫度高於10℃。5月中下旬,根據天氣情況,可擇時去掉棚膜。

3.3.4採收

6月中下旬,採收西瓜,收穫後及時清理田園,根據情況可休閒也可採取遮陽的方式種植菠菜、芫荽等綠葉菜,但對栽培技術要求較嚴格,沒有成規模種植。

採收西瓜的同時,豇豆也進入初果期。結果初期和後期一般3d左右採收1次,盛果期需每天採收。採收時要注意不要損傷花序上的花蕾和嫩莢。